中国引领生态环境治理
2018-01-05赵慧
赵慧
跑环境口的记者可能比普通公众更能深切感受到,天上发生的变化一定来自地上的作为,地上有作为,天上才有显现。
进入采暖季,北京空气质量连续多天保持优良状态,没有出现去年同期那样的大范围雾霾、多城PM2.5爆表的情况,这让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多年来第一次在供暖季享受到了“北京蓝”。
跑环境口的记者可能比普通公众更能深切感受到,天上发生的变化一定来自地上的作为,地上有作为,天上才有显现。靓丽“北京蓝”之下,是无数人的努力作为。即将过去的2017年,正是中国生态环境治理颇有作为的一年。
这一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第一阶段完美收官,蓝天保卫战初战告捷;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出台,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年底,塞罕坝林场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地球卫士奖”,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再添中国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伴随中国自身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中国生态治理体系的逐步建立,以及对减排等国际承诺的坚定落实,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蓝天保卫战初战告捷
过去多年,雾霾已成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民众的心肺之患,特别是每年秋冬采暖季,“雾霾迷城”似乎已是北方多地常态。
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明确经过5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2017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之年,能否完成大气十条定下的初期和长远目标,能否打赢大气污染防治这场攻坚战,采暖季大范围雾霾会否重演,2017年无疑是关键一年。
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定下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蓝天保卫战,由此也与居住属性、数字家庭、人工智能等一同被称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
如何打好蓝天保卫战?作为环境监管部门,环保部今年可谓火力全开,全年几乎未有停歇,被媒体称为“最忙部委”。针对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环保部从4月开始即对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26城市)启动了强化督查,为期一年,5600多名环境执法人员参与,督促地方清理整顿了一大批“小散乱污”企业。
进入采暖期,环保部又马不停蹄开展了秋冬季攻坚行动,从全国抽调环保人员下沉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各省份县区,曝光大量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监督各地有序开展散煤清洁替代工程。
12月,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因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未完工而影响居民取暖的问题,环保部又第一时间对“2+26”城市冬季供暖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确保居民温暖过冬。
努力作为带来积极成果。1-11月,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PM10浓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20.4%,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浓度比2013年同期分别下降38.2%、31.7%、25.6%,下降幅度均大幅高于考核标准。
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在11月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大气十条考核目标有望圆满完成。重要的是,在污染治理过程中,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垃圾分类破题
不是处处有污染,但任何地方都会有垃圾。能否科学有效处置垃圾,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从2000年开始,我国开始在全国试点推行垃圾分类,但17年过去,城市垃圾分类始终停留在小区,有亮点,无体系,概念化、口号化的垃圾分类备受公众诟病。
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
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终于开始破题。3月,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
国家层面路径明确之后,年底之前,绝大部分省市出台方案推进地方落地,2017年也因此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分类元年。
在上海、北京等地,机关单位率先探索垃圾强制分类,并逐步引导居民自觉开展分类;深圳在过去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活垃圾八大分流体系,并率先从以往鼓励为主转变为全面强制。
常住人口仅678万的宁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银川是住建部首批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之一。银川以湿垃圾利用为抓手,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减量,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厨余垃圾资源利用,将商超、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作为垃圾分类的重点区域。
相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艰难破题,乡村垃圾分类则以一村一镇自觉的探索而走在前列。北京辛庄,一个普通的京北小村,从2016年4月开始,在一群外来志愿者的推动下开始农村垃圾分类试验。
我曾多次到辛庄采访,与其他村庄相比,辛庄的确道路干净,村容井然,最醒目的是家家户户屋外都摆放着两个分类垃圾桶。每天,伴随着村歌《辛庄人》,村里的垃圾车会挨家挨户收运垃圾,已成乡村一景。
实践一年之后,辛庄的垃圾可以被细分成42项,八成以上垃圾实现资源化,只有约两成的不可回收垃圾交由市政处理。
更为重要的是,辛庄的垃圾分类试验引来更多村庄效仿,与其一河之隔的桃林村紧随其后启动了“垃圾不落地”工程,河北涞水县的南裕村村干部们也前来取经。
伴随垃圾分类的全面实施,传统环卫业也将迎来新时代。过去几年,面对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现象,一些地方加速布局的垃圾焚烧产业也受到空前压力,究竟是优先发展焚烧还是优先分类回收,各地需要探索合理路径。
但无论选择怎样的路径,垃圾收运、分类系统建设必须尽快提上日程,备受诟病的垃圾分类后混装现象亦不应再打击公众的积极性。事实上,垃圾分类远非小事,一个人如果可以做到不乱丢乱放垃圾,一个城市如果可以为每一种垃圾都找到其合理的出口,社会文明程度就一定会大大提升。
从这个角度看,涉及垃圾分类、回收、处置、填埋、焚烧等多个细分领域的城市垃圾处置体系必须建成,城市垃圾处理也必将引领一场革命。
塞罕坝中国案例
12月6日 ,在肯尼亚召开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被授予2017年“地球卫士奖”。
“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奖项,在颁奖现场,满头银发的陈彦娴作为三位代表之一上台领奖。我曾在现场聆听过陈彦娴的讲演,这位19岁就进入塞罕坝林场的老人是第一代塞罕坝建设者,毕生奉献给了林场,与其他6位女同学一起成就了“六女上坝”的传奇。
与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公里的塞罕坝,一度是浑善达克沙漠的一部分。从1962年起,一代代塞罕坝人肩负“为北京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坚持在高原苦寒地区植树造林,营林护林,55年来,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2%增加到80%,林木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有效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
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原本“飞鸟无栖树,黄沙满天飞”的荒原沙地,变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场,使得在自然状态下至少需要上百年才能修复的塞罕坝生态重现生机。
如今,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总价值达202亿元,每年带动当地实现社会总收入超过6亿元,林场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杰出体现,不仅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也为世界生态环境治理再次贡献了中国案例。
十八大以来,中国深入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从生态文明上升到“五位一体”国家战略,到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从引导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到积极控煤减排践行承诺,从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努力完善生态环境制度和法律体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