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威

2018-01-05佚名

今古传奇·故事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班加西孟加拉中建

佚名

2011年,利比亚武装动乱。2月15日从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发生反利比亚前领导人的游行示威,然后向周边城市蔓延,17号蔓延到首都的黎波里,开始打砸抢烧中资公司,并开始大规模游行。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张明亮说:“20号得到卡扎菲倒台消息后,经与公司总部联系,我们马上准备撤离工作,连夜开会,当时老党员朱建民说了一句话,我记忆犹新。他说:‘考验党员的时刻到了。当晚就定了撤退方案,没结婚的、年龄大的先走,两名党员和我留下来最后撤离。

“我们22个人分成了四组,晚上轮流值班,整个驻地不允许开灯,值班人员手持钢管木棒,随时观察营地外的动静,我们三个人都给家里写了遗嘱。幸运的是,经过历道关卡,最终挤进了机场,连续折腾了52个小时,终于平安回家了。当一下飞机,看到前来接机的领导和同事时,特别激动,特别欣慰,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回家的感觉真好!”

2011年,利比亚动乱,中国建筑1万多名中国员工和外籍员工,一个不少全部撤回祖国。

2011年2月26日,北京,首都机场。一支排列整齐的队伍出现在机场出口。队伍的前面,高擎着两面蓝色的布,上面用毛笔书写的“中国建筑,感谢祖国”八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中建利比亚分公司首批撤离回国的269名员工。

2011年2月16日,利比亚狼烟四起,一万多中建人迅速地动员起来,他们掩埋电脑、保险柜,封藏汽车,弄来大米、白面、矿泉水储存起来,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部分人员通过游轮顺利撤往希腊克里特岛。在海路运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建筑决定从陆路撤离一部分人员,在征得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的同意后,从陆路往埃及撤离。

24日早8点,时任中建利比亚分公司哈德拉项目实验室主任王守合接到一项任务,要他带269名工人去埃及,从埃及回国。

时任中建利比亚分公司总经理、中建八局副总经理张作合丢给王守合一句话:“老王,我把这269个人交给你了,安全带到埃及,一个都不能少。出一点问题我拿你是问!”

从枪林弹雨的利比亚班加西向东辗转至埃及开罗机场,全程1600多公里。利比亚东部地区已经被反政府武装占据,能不能加到汽油都是未知数。班加西东部的手机信号被屏蔽,通讯出现了真空状态。租来的十五辆车,破破烂烂,千疮百孔,最大的能坐24人,最小的只能坐11人。

路上很冷,在班加西项目营地上,老王和同伴们已经被洗劫多次,衣物所剩无几,冷风阵阵袭来,雨水透过车窗的缝隙不时打在身上。

路霸、天冷,难缠的还有司机的趁火打劫。原先说好给司机预付一半车费,到达边境一公里处再付清余款,司机提出加钱,不给钱就威胁掉头回去。

老王好说歹说,才做通了司机的工作。从班加西到埃及边境,800多公里的路程经过了十几个关卡。关卡武装人员荷枪实弹,坦克、装甲车列阵在路旁,有大战一触即发之感。

25日凌晨一点半,车队来到了利比亚与埃及的交界处,这里聚集了上万的难民,气氛紧张而混乱。

在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大家开始办理入关手续。放行过境的指令下达时,中建队伍被混乱的人群挤散了。情急之下,王守合举起了一面五星红旗,中建人立即向他聚拢过来。

埃及边境的警官疑惑地说:“他们都是中国人?”“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人都是中国人。”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雄壮的队伍唱响雄壮的国歌,歌声回荡在这片遭过洗劫的国境线上空。

在撤离期间,中建队伍又遇到吉林石化公司的7位同胞,他们历尽艰难从大漠深处走到这里。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的参赞说:“老王,能带上他们吗?”眼睛里充满信任和期待。王守合二话没说就接受了任务:“同是中国人,一家人还说两家话!”在开罗,又有两名在埃及探亲的老父亲加入了队伍。

下午四点半,撤退队伍到达开罗。重新清点人数,队列整齐,一个也不少。

在中建劳务人群中,来自越南和孟加拉国的劳务工人分散居住在10个项目部和营区里。

张作合在枪声中去巡查工地和营区,面对孟加拉员工,他说:“请放心,我们一定安全地将你们撤离回国。你们不走,我就不走!最后一个离开这个国家的一定是我张作合!”

在班加西港,最后一批撤离的中建人开始上船。希腊船长拒绝越南人和孟加拉人上船。

张作合与希腊船长交涉,船长态度非常坚决。谈判进行了7个小时,在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中国外交部的紧急斡旋下,终于让希腊船长做出让步,同意越南和孟加拉人上船。

船载着3000 多名中建人行驶在蔚蓝色的海洋上,告别利比亚,远离战火,向和平的克里特岛驶去。

当地时间2011年2月26日晚上,当中央电视台记者在船上采访孟加拉工人时,他们异口同声地高喊:“China,谢谢!”

到达希腊后,中国建筑为越南和孟加拉籍员工购置机票、派出包机。不抛弃、不放弃,中国建筑成功地将723名孟加拉籍员工和233名越南籍员工全部平安送回家。

孟加拉MidEast集团在发来的感谢信中说:“一位获救工人携带妻子和孩子拜访我们达卡办事处,小孩含泪走近并拥抱着我们。那一刻我们觉得,受得起这个拥抱的,是为平安送他父亲回家而做出不懈努力的所有中建员工。”

2011年2月26日凌晨两点半,空客A330包机带着277 名中建员工和中国同胞,腾空而起,飞向祖国首都北京。

首都机场,中建八局员工陈孔瑞背着背包、脸上洋溢着喜悦,面对摄像机激动地说:“一脚踏上祖国的土地,我激动的泪水立马就涌出来了。我们打着的‘中国建筑,感谢祖国,是我们在克里特岛登机前写的,这是我们一万多撤离的中建人共同心声。”

2011年3月5日23点15分,上海虹桥机场,最后一批中建员工撤离回国。

当时,中建八局董事长黄克斯说:“我们在利比亚有10100人,承建利比亚班加西2万套住宅工程,這次我们一个不少地从利比亚撤回一万多名员工,这是伟大祖国的胜利。从这次国家行动中,看到了祖国的力量和伟大,更加坚定了我们走出去的信心。我们随时准备重返利比亚!”

猜你喜欢

班加西孟加拉中建
孟加拉允许贸易商进口70万吨大米
洪涝造成孟加拉损失25.4万吨大米
新年感怀
泥石流
三角板“牵手”直尺
中建五局广东公司“十三五”瞄准新目标:打造“三个数一数二”
一个好人
中建三局一公司:技术革新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