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重庆发展国际医药贸易新路径的探析
2018-01-05刘伊娜
余 凌,刘伊娜
(1.重庆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400061;2.重庆师范大学商贸学院 400030)
·卫生管理·
“互联网+”视角下重庆发展国际医药贸易新路径的探析
余 凌1,刘伊娜2△
(1.重庆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400061;2.重庆师范大学商贸学院 400030)
地缘经济学通常将内陆地区落后于沿海地区的原因归结于山岭阻隔,交通不便,制约物流发展。而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容易被忽略,即“口岸”功能。口岸不仅是货物与人员进出的通道,更是对各种贸易相关要素的集聚。单纯的硬件建设无法解决这一“硬伤”。换言之,解决“交通”与“口岸”即意味着内陆与沿海在发展外贸方面的优劣势基本消除。“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重庆案例对此提出新解。“渝新欧”铁路的顺利运营及一类口岸的成功获批,标志着重庆比肩沿海的两大基本优势已初见雏形。而目前正在实施的旨在加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互联网+”计划,有望进一步消除重庆相较于沿海的相对劣势。通过分析国际医药贸易发展经验和互联网贸易,结合重庆当地的优劣势条件,可探讨出一条适合重庆运用的在“互联网+”优势助推下发展转口贸易与总部贸易的可参考路径。
1 重庆国际医药贸易现状
重庆作为山城交通不便,经过30年的发展虽已有改善,但相比沿海城市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表现在创新创造能力弱、产业结构失衡、规模短时间内难以扩大等。这些都制约了重庆走向国际医药贸易枢纽的道路。比较突出的有3点:(1)远离海洋,大型集装箱货柜轮无法靠岸;(2)金融体系尚不完善;(3)上市公司资源匮乏,资本市场短板明显[1]。由图1可见,重庆医药品进出口额呈直线下降趋势。2014年重庆医药品进出口总额为11 639万美元;2015年为8 482万美元,下降27.12%;2016年为6 890万美元,下降18.77%;2017年1-6月为3 025万美元,较2016年同期下降5.04%[2]。由此可见,仅发展一般货物贸易,重庆医药贸易举步维艰,相较沿海港口城市有难以克服的劣势。要实现重庆医药贸易的大发展,必须从“一带一路重要门户”的战略定位、先天及后发优劣势、现代物流业和先进服务业发展现状等多种因素考虑,发展转口贸易和总部贸易。
2 转口贸易与总部贸易
2.1国际转口贸易概念和形式 转口贸易指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分两种形式:(1)出口国将商品发往第三国,经第三国(无加工工序,否则应归为加工贸易)销往进口国;(2)出口国将货直接发往进口国,但结算放在第三国,经由第三国进行转口贸易,转口国与出口、进口双方签订合同。转口贸易可以规避部分国家或地区的贸易保护政策,绕过贸易壁垒,避开关税与增值税,省略进出口许可、审价与质检环节,使货物流通速度加快。
图1 重庆市2014-2017年医药进出口总额变化
2.2国际医药转口贸易发展经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口贸易已经成为香港、新加坡、科隆、汉堡、阿姆斯特丹等国际化大运输港的主要医药贸易形式,成为本地区医药板块增长的主要动因。以下是几个较为成功的发展国际医药转口贸易的地区案例:(1)中国香港,中国香港对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承诺和实践是其发展医药转口贸易的先决条件,主要体现在贸易制度、公司治理、外汇制度和出入境方面。(2)新加坡,新加坡坐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港口,并且当局对港口进行现代化改造升级,采用世界先进的管理方式,目前已吸引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专门贸易机构。(3)迪拜,迪拜是世界第三大转口贸易港,周边伊斯兰国家的诸多繁琐限制凸显了阿联酋的贸易便利化优势。
2.3可贸易性和可转口性两大类要素条件 (1)可贸易性要素条件。决定药品可贸易性的要素条件主要为:生产成本(是否有稳定和具备价格竞争力的药品来源地)、流通成本、销售管理成本等内在要素和关税、税收、市场的可容纳性(是否有稳定货物需求地或腹地支持)等外在要素[3]。(2)可转口性要素条件。①硬件条件。是否处于交通要道,尤其是国际货物贸易主航道上;该地区是否已具备物流条件,包括现代化码头、转运站、分拨中心及配套服务。②政策。该地区能否实施自贸政策或通关一体化便利措施;政治经济秩序是否稳定;法律法规是否公开透明;争端解决机制是否与国际接轨等。③服务。是否有发达和完备的金融、保险、信息等服务体系。
2.4国际总部贸易发展先进经验 总部贸易与贸易型总部相对应。贸易型总部指企业在某地区设立的全功能贸易机构,开展包括采购、分销、结算、物流等各项业务。既有传统的贸易企业,也有依托互联网技术的B2B平台企业。总部企业对该区域的影响表现在:(1)税收。总部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城建税及教育附加等都在注册地,即该总部所在地上缴。(2)产业拉动效应。除了直接推动当地的贸易发展外,还将吸引与之配套的金融、保险、物流等企业集团的入驻,这将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快速形成。(3)消费带动效应。一是总部的商务活动,以及为保障商务活动所必需的各种配套消费。商务活动必然带动办公设备、通讯设施、交通设备等消费和酒店餐饮娱乐业的发展[4];总部云集、吸引各类人才加盟,必然带动房地产业等。二是企业员工的生活消费、住房、通勤、教育、体育、旅游等[5]。
2.4.1从中国香港看国际总部贸易发展分析香港成功原因,可得出以下结论:(1)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自由贸易及政府不干预地区经济是香港从制造业模式升级为服务贸易模式的先决条件。(2)低税率。调查显示,税制简明、税率合理是促成香港成为跨国集团区域总部的首选因素,超过了信息自由流通和廉洁的政府治理。(3)成套的软硬件条件,硬件条件包括机场、码头、公路等;软件条件包括教育、在职培训、专业咨询等。
2.4.2从新加坡看国际总部贸易发展新加坡成功经验主要有:(1)新加坡通过发展自贸区,大力发展金融业及服务业,为总部企业落地运营创造了科学和规范的环境[6]。(2)总部经济与区域经济协作发展[7]。利用周边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明确定位总部与制造基地。(3)制订并落实利好政策和激励措施,如《特准国际医药贸易计划》。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经验对重庆的借鉴意义:(1)发展自贸区将促进总部贸易;(2)自贸区不会针对企业总部的规模和投资金额加以限制;(3)金融自由政策与税收政策的激励作用。
3 重庆发展国际转口贸易和总部贸易的可行性
3.1转口贸易促进重庆医药贸易 根据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及重庆海关数据,在保税区进出境仓储或转口货物贸易额如下:2014年重庆市化工医药中间体贸易额仅为37.46万美元,2015年增长至210.79万美元,2016年进一步上升至3 415.63万美元,化工医药中间体不同类型进出口贸易额,见图2[2]。重庆市产业链完善且拥有较强的医药研发生产实力,在全球货物贸易不景气,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均呈明显下滑的背景下,转口贸易对化工医药中间体的促进作用巨大,优势凸显。若国家进一步放宽医药品进口政策,重庆的医药品进出境贸易将有可预期的飞跃式发展。
图2 化工医药中间体不同类型进出口贸易额
3.2不利条件分析 (1)现代服务业发展处于瓶颈,表现在创新创造力弱、产业结构失衡、规模短时间内难以扩大。如:金融体系不完善,上市公司资源匮乏,资本市场短板明显等。(2)激烈的区域间竞争对重庆不利。人才的虹吸效应明显,重庆大量高端人才被吸收到长江下游地区。成渝两地产业同构(高达90%)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8]。重复建设的长江干线码头,不但忽略了市场需求,也忽略了三峡大坝所能承受的最大通航压力。(3)国际化外贸专业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充实。内陆城市国际化人才大量流入东部发达地区。随着保税港的建立和自贸区的设立,外贸专业人才需求大。国际化专业人才储备需要进一步充实。另外,重庆整体创新能力距离沿海发达省市仍有差距,2016年排名全国第8位[9]。
3.3优势条件分析
3.3.1重庆拥有发展医药转口贸易的可贸易成本要素 与国际水平相比,重庆的人工成本、交易成本较低。其次,重庆拥有发展转口贸易的贸易中心功能要素。在2016年中国各省市区进出口总额排名中,位列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第1位[10],西部外贸中心的地位逐渐显现。
3.3.2拥有可转口性要素优势 (1)独特区位优势。重庆处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联结点上,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经济流通要道[11]。2016年,“渝新欧”货运量高达2.1万标箱,同比增长97%,重庆内陆物流中枢的地位已初现端倪。(2)交通优势。“渝新欧”铁路线、长航“黄金水道”及中国-东盟国际公路物流通道,将重庆的交通延伸至东、西、南3个方向。重庆初步具备转口贸易集散基础。(3)平台优势。形成了水陆空3个国家级的枢纽、3个一类口岸、3个保税区的“三个三合一”等特色鲜明的开放平台。(4)政策优势。重庆是中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省级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拥有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2017年4月1日,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5)人才优势。重庆拥有65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两所医科大学及门类齐全的应用型高职、高专。
3.3.3互联网平台成效显现 重庆市政府将发展“互联网+”作为“十三五”重点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大数据及电子商务。2015-2016年,市内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企业活力增强,为“互联网+”助力转口贸易提供了基础。具体体现在:(1)2014年重庆国家级互联网直连点开通,成为国家通信网络一级节点。其意义主要在于大幅提升区域内互联网接入速度与稳定性。(2)交易规模持续增长。(3)市场主体不断壮大[12]。(4)跨境电商成倍增长[12]。
4 以转口贸易为核心多点发力,促进重庆医药贸易
4.1打造重庆转口贸易和总部贸易的建议 重庆的外贸和工业一样,长期依赖传统模式。尤其是在国际医药贸易新形势下,“互联网+”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快速培育竞争优势。
4.1.1培育重庆转口贸易的可贸易性和可转口性要素 (1)培育可贸易性要素。作为内陆城市,重庆的可贸易性要素必须体现“创新”“稳定”与“规模”。例如,充分利用成功运营的中欧班列及国际出海大通道,切实降低物流成本;其航空、铁路、水港三合一枢纽口岸功能,可辐射中西部地区7个周边省份,辐射总人口达2.5亿。具体建议:①充分依托“渝新欧”货运大通道及铁空联运,实现“4小时”医药航空经济圈。②探索对国外权威医药临床检验报告的认可。目前制约医药品进口的主要瓶颈在于为获得《进口药品注册证》而在国内进行的长达数年的临床试验。任何的临床试验对国外药品出口商或国内进口商而言都是财力与时间上的巨大挑战。应加快调研,局部放宽当前政策限制,对权威第三方医药临床检验结果予以认可,对符合条件的药品予以放行。权威第三方临床试验结果须经所在国药品监管部门认证,以此减轻医药贸易企业负担。③重庆医药业在研发能力与生产规模上都明显落后于欧美,缺乏核心竞争力,仿制药比例较高。建议由政府牵头,联合数家规模药企组建医药联盟,先期以1~2种专利到期仿制药为拳头产品打入非洲医药市场。中非贸易存在非方外汇严重不足,无法结汇的现实,可以易货贸易方式换回非洲制药原料。以拳头产品投石探路,抢占非洲仿制药市场,扩大重庆仿制药出口。④完善转口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目前的综合服务平台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手续繁琐、通关不畅的问题。建议加快完善平台建设,实现海关、国检、国税、外管、电商企业、物流企业、支付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简化相关手续和流程,促进在线通关、检验检疫、仓储物流、结汇退税等全业务流程的协同发展。⑤突破国际电子支付问题。建议推出跨境支付“单边结算,双边共赢”试点,将跨境支付的收付体系境内外分开。⑥完善大数据统计。建议在国家层面制订转口贸易和总部贸易数据规范,建立起针对转口贸易和总部贸易的专门数据统计服务体系,为碎片化进出口订单的报关、清关、退税等提供统计服务,促进交易量、贸易额等数据透明化,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2)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大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克服内陆劣势,完善转口物流体系。通过“渝新欧”和重庆机场、长江水运和陆上通道的连接,拓展货运大通道。
4.1.2通过发展总部贸易提升政府和企业的创新力及产业优化 (1)政府需营造“互联网+”发展良好环境。①对职能部门公务员进行电子政务业务培训。培训不应局限于网上政务,而应拓展建设线上融通平台,包含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供求搜索匹配等综合业务功能。②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对于提供“互联网+”虚拟服务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和专项扶持。③培育壮大总部贸易线上平台和龙头企业。对总部贸易企业给予“两免三减半”等优惠政策;对总部贸易线上平台给予税收减免等支持。④电子商务软硬件的快速建设。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进程。完善国际医药贸易中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对目前尚未解决的跨境电商受阻于进口药品许可等问题,加快从操作性与合规性两方面进行调研。(2)政府为贸易总部集聚创造良好环境。①培育特色优势医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医药产业,构建可延续的,具备增长潜力的医药产业开放系统。为地方争取价值量高的医药品订单。②通过对传统外贸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其成为医药品转口贸易业务中的主要骨干力量。加大高校,尤其是医药类高职院校医药贸易学科建设力度,培养医药贸易专业人才。优化人才引入政策,吸引国际人才。
4.2“互联网+”对国际医药贸易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拥有的“无障碍”特点,可助力重庆克服先天地缘不足,构建国际商贸新模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使供应链优化贸易流成为现实。互联网技术使跨境支付和结算变得极为便利,催生专业跨境支付业务,倒逼金融业向更深层次发展[12]。为了在“互联网+”时代发展对外贸易,企业被迫谋求转型,高新技术成为主宰未来国际医药贸易的关键。而“互联网+”对医药贸易的推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地新药开发,二是医药品供求关系确定。
4.2.1“互联网+”促进新药开发 专注新药研发的创业公司运用线上平台技术,可扫描药物靶点匹配的医学文献。如梅奥诊所与nference公司共同创立的新兴医药研发企业Qrativ公司,通过线上平台直接访问梅奥诊所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数据,在新药研发上取得突破。nference公司利用其人工智能软件平台nferX,整合呈指数级增长的生物医学知识。该软件平台使用先进的神经网络(浅层和深层学习模型),自动从商业、科学和监管文献中提取知识,从而实现生命科学生态系统中的研发、战略和运营等多种应用。重庆拥有两所医科大学及多所大型医院,知识及数据储备巨大。可效仿美国成功模式,先期由政府联合医疗结构及药品开发企业,通过BT模式建设专业人工智能软件平台,帮助药企进行原创性研发。
4.2.2“互联网+”精准定位供求关系 通过建设专业的医药贸易线上平台,利用互联网开放、平等、互动等特性在传统产业的运用,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整合,理清、细分医药供求关系,实现对传统的规模化、粗放化、低端化医药生产方式和结构的转变,提升药企及医药贸易企业的效益。
“一带一路”战略为重庆发展医药贸易带来新的机遇。为了促进医药转口贸易与总部贸易的发展,重庆应积极培育地方口岸的可贸易性和可转口性两大要素。同时,在积极申请设立重庆自贸区的基础上,创造有利于总部企业入驻的良好经济和社会环境。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转口贸易”“总部贸易”的发展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重庆需要充分吸收并积极尝试地方间可能的合作。“互联网+”能够促进医药贸易并提高竞争力[13],加速商品、服务等各种资源在地区间的流动,重庆应充分利用“互联网+”。
[1]周迪.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45(3):134-135.
[2]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海关.2017年上半年市场运行数据[Z].重庆:2017.
[3]林峰.上海发展转口贸易的相关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9,40(5):84-87.
[4]黄育华.关于总部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04,16(5):14-17.
[5]赵弘.论“总部经济”与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J].投资北京,2003,16(3):13-16
[6]江若尘,余典范,翟青,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36(4):65-71.
[7]顾犇.总部经济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的联动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2,27(2):45-46.
[8]李迎春,胡江霞,牟文琴.成渝经济区产业同构现象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4,12(4):41-45.
[9]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6[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10]中国商务部.2016年全国对外贸易统计[Z].北京:2017.
[11]刘玉.浅析“一带一路”对重庆国际物流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6,12(13):173-174.
[12]王清,杨依婷,贺倩.“互联网+”模式下我国外贸模式的创新发展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中国商论,2014,23(5):81-84.
[13]张潘.“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45(14):1-2.
余凌(1983-),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国际化医贸易研究。△
,E-mail:editorial2002@vip.sina.com。
10.3969/j.issn.1671-8348.2017.36.045
F763
B
1671-8348(2017)36-5175-03
2017-08-18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