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城化战略下厦漳泉旅游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比较研究

2018-01-05陈岩英张凌云谢朝武

关键词:漳州泉州厦门

○陈岩英 张凌云 谢朝武

同城化战略下厦漳泉旅游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比较研究

○陈岩英 张凌云 谢朝武

同城化有利于促进城市间的资源要素流动和城市功能完善,以厦门、漳州和泉州三个旅游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游客对三个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的感知评价数据,并分别从均值水平、均值差异水平和因子评价三个层次对三市的旅游发展水平进行逐层比较分析,并基于评价频次数据对三地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对厦门旅游发展的认可度最高,对泉州旅游发展的认可较高,对漳州旅游发展的认可度一般,厦门在18项评价指标上都优于漳州和泉州;研究从游客的感知数据中抽取出综合发展与管理水平、体验满意度与前景认知、旅游吸引力与口碑三个结构性认知维度,厦门在三个认知维度上的评分也高于漳州和泉州。研究提出,厦门、漳州和泉州三市旅游业具有同城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动力,三市需要加强战略互动、基础相通和业务共融,需要在产品、形象、营销、交通等各领域建立同城化平台。

旅游发展;同城化;厦漳泉旅游城市群;游客感知

引 言

同城化是相邻城市间的一种整合发展战略,它通过有效利用空间邻近的格局优势,通过资源、市场、人才等城市要素资源的一体化与均衡化来促进城市由单体独立发展向群体多样化发展转变,进而促进城市群和城市圈的崛起与发展。从国外城市群的发展来看,世界级的东京都市圈和韩国首尔圈的发展极具特色,配套齐全。日本在80年代就实施首都改造计划,实现了多中心结构的东京圈,即在东京周边三县创建新都,由多个功能核心城市共同分担东京的经济、行政管理功能,通过疏解核心功能做强*李国庆:《东京圈多中心结构及其对京津冀发展的启示》,《东北亚学刊》2017年第31(02)期,第52—59页。,由此形成了世界级的东京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对于恶性竞争处理得较好,东京圈成立了权威管理机构并完善了法律保障体系。同时,东京都市圈注重新城的建设,并实现新城建设与城际轨道交通的同步发展,由此推动了城市圈的一体化进程。相比之下,韩国的首尔圈特别注重大气污染的治理,韩国政府制定了“首都圈大气法”等法律制度,并设置了“首都圈大气环境厅”来加强大气污染的防治*朴英爱,张帆:《韩国首都圈大气污染治理对策及对我国的启示》,《环境保护》2015年第43(24)期,第70—72页。。

在我国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目前比较成熟的有珠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它们已经成为我国的两个经济增长极。在我国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发展战略的引导下,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受到了广泛关注,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长三角城市群是国内最大的城市综合体,交通基础设施和一体化水平较高,同城化内部效应逐步增强,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次中心的城市层级体系。但由于长三角城市群受到省际、省内双层行政壁垒,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市间的无序竞争,阻碍了一体化的进程。因此,长三角城市群应建立一个高级别的权威协调机构,并加强立法,以此推动城市间的深度合作。同时,上海的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与东京、纽约等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特大城市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凸显其作为龙头城市的地位*郝良峰,邱斌:《基于同城化与产业同构效应的城市层级体系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2(1)期,第22—32页。,需要加强产业的分工协作以及政府间的合作。目前,河北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有望直接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也可考虑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培育新的功能核心城市,带动一体化发展。但近年来,京津冀、长三角等跨省城市群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政府间的协作与治理强化势在必行。

在海西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福建省相继提出了厦漳泉同城化和福莆宁同城化等同城化发展目标,这些区域既是海西经济区的发展重地,也是海西重要的城市旅游目的地。推进厦门、漳州和泉州三个城市的同城化以形成厦漳泉大都市区,是福建省面向跨越式发展所提出的重大战略体系,对三个城市共拓未来发展机遇、提升集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率先推行“旅游同城化”,是推动海西城市群同城化发展的重要先行举措,它既有利于旅游城市群实现合作共赢,也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尤其是厦门、漳州和泉州三个旅游城市,它们是资源禀赋差异度较大、发展过程不同、同城化需求较为强烈的典型旅游城市,在厦门、漳州和泉州三市推行旅游同城化战略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战略动力。为加速同城化发展的进程,2015年福建省出台了《厦漳泉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2015-2025),实现运输方式的衔接优化。随着2020年厦漳泉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厦漳泉交通根据将从原先的“1小时交通圈”转变为“半小时”交通,城市群内的交通便捷度将大大提高。在这些背景下,同城化的战略和理念渐入人心,也成为了厦漳泉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的热点,这为厦漳泉同城化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前提和保障。

综上所述,国外城市群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一轮一体化发展进程,我国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则进入以城市功能为主的产业合作新阶段,而厦漳泉城市群的发展虽然已有显著成效,但仍然处于发展的基础阶段,差距甚大。从现状结构来看,在推动厦漳泉同城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确立城市间的发展地位、发展结构和共生关系,是推动同城化战略实施的关键难题。游客的感知和评价是认识旅游城市发展地位的重要维度,从游客感知的视角来评价旅游城市的结构地位,对于厘清相关城市的发展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本文拟从游客感知的视角来对厦门、漳州和泉州这一重要的旅游城市群进行个体比较,以为三市的旅游同城化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一 文献综述

(一)城市旅游与城市旅游合作的发展

旅游业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具有独特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众多西方国家开始采用发展城市旅游的方式来改变城市的发展格局*law C M Urban tourism:attracting visitors to large cities.London:Mansell,1993,pp.120-125.,以改变西方普遍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由此推动了城市旅游在全世界的快速发展*Berg,L V D,Jan van dcr Borg,jan wmder meer.urban tourism:Performance and strategies in eight European cities.Tourism management,1996,Vol.17(4), pp.311-313.。20世纪90年代,城市旅游与城市旅游发展也逐渐引起众多中外学者的重视。Canestrill & Costa等学者对旅游城市的长远发展能力进行了探索*Canestrill E, costa P.Tourism carry capacity fuzzy approach.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Vol.18(2),pp.377-398.,张广瑞较早对城市旅游的发展条件进行了关注*张广瑞:《简谈国际旅游城市应具备的条件──兼谈北京作为国际旅游城市还缺什么》,《旅游学刊》1994年第9(01)期,第16—20页。。不同类型的旅游城市具有不同的发展动力,如具有较多文化遗产的旅游城市应重视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Caffyn A,Lutz J.Developing the heritage tourism product inmulti-ethnic cities.Tourism management,1999,Vol.20(2),pp.213-221.*Yi Wang & Bill Bramwell.Heritag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priorities in Hangzhou,China:A political economy and governance perspective.Tourism Management,2012,Vol.33(4),pp.988-998.。显然,城市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是多元化和差异化的,如文化空间和创意对城市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Alvarez,Maria D.Creative cities and cultural spaces:new perspectives for city touris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e,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2010,Vol.4 (3),pp.171-175.,豪华游轮旅游对于沿海旅游城市发展具有显著影响*Marsh,Elizabeth A.The effects of cruise ship tourism in coastal heritage cities:A case study of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2,Vol.2 (2),pp.190-199.。当然,城市旅游发展具有较强的空间属性*吴承照:《城市旅游的空间单元与空间结构》,《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49(03)期,第82—87。*陆林:《都市圈旅游发展研究进展》,《地理学报》2013年第68(04)期,第532—546。,它对区域经济也具有明显的贡献*Russo,Antonio P and Borg,Janvander.Planning considerations for cultural tourism:a case study of four European cities.Tourism Management,2002,Vol.6,pp.631—637.,它可帮助城市建立更具权威性和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形象,从而形成新的城市名片*Hernandez-Garcia,Jaime.Slum tourism,city branding and social urbanism:the case of Medellin,Colombia.Journal of Plac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2013,Vol.6(1),pp.43-51.。这些研究表明,旅游城市发展受到多元因素的驱动和影响。

随着城市旅游的发展,21世纪城市旅游合作的发展议题开始受到重视,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Angella指出,城市间的旅游营销合作应加强社会融合,强调达成一致目标、减少搭便车行为,以获得稳定的合作关系*Angella F D’& Go F M.Tale of two cities’collaborative tourism marketing:Towards a theory of destination stakeholder assessment .Tourism Management,2009,Vol.30(3):pp.429-440.。Fyall提出加强目的地内部和目的地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Fyall A & Garrod B Youcheng Wang.Destination collaboration:A critical review of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a multi-dimensional phenomenon.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2012,Vol.1(1-2),pp.10-26.。Habibah等人的研究发现,城市与城市间开展旅游合作的关键成功因素包括领导力,双向和共同的愿景和目标,社区参与和社会文化联系,连通性、可达性以及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Habibah A,Hamzah1 J,Er A C,etc.City-City Tourism Collaboration in the Straits of Malacca Development Region:Key Success Factors.Asian Social Science,2013,Vol.9(13),pp.42-52.。城市旅游合作的理论发展为同城化的发展实践提供了基础性的指导。

(二)同城化与旅游同城化的发展

我国同城化发展的实践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以长三角区域的起步发展比较有代表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1世纪我国的城市群培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同城化发展实践呈现踊跃发展的态势。自2005年深圳市正式提出同城化战略后,广州与佛山,西安与咸阳,长沙、株洲和湘潭,厦门、漳州和泉州,上海与杭州等多个城市群相继提出并实施同城化战略。同城化的理论研究与同城化的实践发展相生相随。随着同城化实践的不断兴起,国内学者纷纷从人文地理、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视角对其审视,强调了同城化的空间优化*邢铭:《沈抚同城化建设的若干思考》,《城市规划》2007年第31(10)期,第52—56页。、优势互补*李恒鑫:《城际铁路对城市圈同城化的促进作用》,《综合运输》2010年第17(04)期,第36—40页。、文化认同*谢俊贵、刘丽敏:《同城化的社会功能分析及社会规划视点》,《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08),第82—86页。等功能特点。事实上,同城化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形态,它是具有较强互补效应且空间上临近的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及其腹地小城市的整合发展战略,它强调打破行政区界限,构建区域统一市场,重新分配城市功能、建立跨界协调机制*徐涛、魏淑艳、王颖:《同城化概念及其界定问题探讨》,《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1期,第56—60页。,以实现政策与设施共享、产业协调发展、市场相互融合*衣保中、黄鑫昊:《我国同城化发展的现状及其效应分析》,《理论探讨》2012年第6期,第85—89页。,并进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010年国家旅游局领导人曾指出*邵琪伟:《高铁时代促使中国旅游出现同城化应》,http://travel.ce.cn/news/hyxw/201006/12/t20100612_21508889.shtml, 2010年06月12日.,在城市群的同城化发展过程中,旅游业既是同城化发展的推动力量、也是同城化发展的受益产业。可见,旅游城市的同城化发展开始引起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旅游同城化是同城化发展的先行军,旅游同城化的发展受到旅游资源、空间格局、政府目标、旅游市场等众多因素的驱动,它可以划分为优势互补型、依附型、同质增强型、跨界合作等类型*刘法建、章锦河、张捷、陈冬冬:《旅游同城化的概念、策略及案例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31(3)期,第168—172页。。随着旅游同城化实践的发展,学界对旅游同城化的驱动因素和类型划分③、动力机制和合作模式*杨锋梅、曹明明、邢兰芹:《旅游同城化的动力机制与合作模式研究——以太榆同城化为例》,《经济问题》2013年第35(10)期,第121—124页。、同城化的空间结构*卢雪英:《同城化背景下厦漳泉地区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1(12)年,第187—190页。*郝滢洁:《中国三大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对比研究》,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吴国清:《都市旅游圈空间结构的生成与网络化发展》,《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24(3)期,第100—108,125页。等展开了丰富的研究。从同城化视角来审视城市群发展的成果也逐渐增多,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关注广佛地区的治理*李郇、谢石营、杜志威、吴蕊彤:《从行政区划调整到同城化规划——中国区域管治的转向》,《城市规划》2016年第40(11)期,第72—77页。、长株潭一体化进程*曾群华:《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的同城化研究》,《求索》2016年第36(2)期,第128—132页。、长三角城市层级体系、厦漳泉产业分工与合作*王海燕、许培源:《厦漳泉同城化中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2(3)期,第118—125页。*石正方:《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厦金合作析论》,《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第32(6)期,第35—43页。等领域。学界对旅游城市群的竞争力评价*刘燕婷、甘巧林:《东部3大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力研究——主要旅游城市群的比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第55(11)期,第122—126页。*侯志强:《中国旅游城市群竞争力比较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33(02) 期,第42—46、61页。、大型展会与旅游城市群的互动关系*马勇、李芳:《上海世博效应与湖北长江旅游城市群互动发展创新思考》,《世界地理研究》2010年第17(03)期,第44—48页。、旅游城市群的入境旅游发展*郑鹏、马耀峰、王洁洁、李天顺:《1995-2007年中国三大城市群入境旅游发展时空特征分析——基于Theil系数的差异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31(04)期,第 168—172页。、同城化管治的危机应对等方面也投入了较多研究力量。

(三)城市旅游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的感知评价

旅游同城化的理论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其中,旅游发展水平是影响旅游同城化发展的重要实践维度和理论研究维度。旅游发展水平是决定同城化发展的基础条件,而对旅游城市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是旅游城市规划、旅游城市管理、发展战略制定等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对城市的旅游发展状况进行正确和科学的认知。1998年,Bramwell对英国谢菲尔德市旅游产品开发计划的影响进行了评估*Bramwell B.User satisfaction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in urban tourism.Tourism Management,1998,Vol.19(1),pp.35-47.。Pearce尝试评估了巴黎旅游发展中的公共干预因素*Pearce D G.Tourism development in Paris:Public intervention.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Vol.25(2),pp.457-476.。Li评估了香港新界单姓村庄发展旅游的潜力*Li Y P & Lo R L B.Applicability of the market appeal—robusticity matrix: a case study of heritage tourism.Tourism Management,2004,Vol.25(6),pp.789-800.。Lei采用能量流理论分析了1983年到2003年20年间城市演变和旅游发展的特点*Lei K & Wang Z S.Emergy synthesis of tourism-based urban ecosystem.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Vol.88(4),pp.831-844.。相比之下,国内学者也做过大量类似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于旅游城市生态环境*马艺芳:《旅游城市生态评价方法比较分析与实证研究——以广西桂林为例》,《林业资源管理》2009年第2期,第76—82页。*张鹏、郑垂勇、田泽:《我国主要旅游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及差异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第141—144页。、品牌标识*曲颖、李天元:《基于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过程的定位主题口号评价——以我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例》《旅游学刊》,2008年第23(01)期,第30—35页。*王京传、李天元:《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研究——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例》,《旅游学刊》2012年第27(02)期,第43—51页。和旅游竞争力等方面的评价*戚能杰:《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特区经济》2006年第24(01)期,第208—209页。*章仁俊、陶晓燕、朱九龙:《基于改进的AHP法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21(09)期,第103—105页。,在评价方法上主要偏向于层次分析法等方法*闻飞、王娟:《中国热点旅游城市旅游国际化水平定量评价研究》,《人文地理》2012年第27(02)期,第145—150页。*刘佳、赵金金:《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水平评价与测度——以青岛市为例》,《经济管理》2012年第34(06)期,第102—110页。。

从游客视角来评价旅游城市是一种重要的评价维度。Jutla比较了游客和城市居民对城市风景特征的感知差异*Jutla Rajinder S.wnscape Character through Residents’and Tourists’Perception.e-Review of Tourism Research (eRTR),2005,Vol.3(4),pp.90-96.。Dolnicar & Huybers则认识到,不同游客对城市旅游形象的感知也具有差异性*Dolnicar S.& Huybers T.Different Tourists-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Different Cities Consequences for Destination Image Measurement and Strategic Destination Marketing.In J.A.Mazanec & K. Wöber (Eds.),Analysing International City Tourism.Vienna/New York:Springer,2010,pp.127-146.。游客在感知城市旅游形象时,区域形象、风景形象、文化形象和服务形象是四个主要的维度*Shu L B & Zhang H L.Study on Tourist Perceptions of Urban Tourism Brand Image in Ningbo.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 Sciences,2012,Vol.4(23),pp.158—165.。在国内,亦有学者探讨了外国游客对我国旅游城市的认知*李振亭、李君轶:《不同群体入境游客对我国旅游城市认知研究》,《特区经济》2007年第25(05)期,第186—187页。*高军、马耀峰、吴必虎、郑鹏:《外国游客对华旅游城市感知差异——以11个热点城市为例的实证分析》,《旅游学刊》2010年第25(05)期,第38—43页。。总体来看,从游客视角对旅游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还较为鲜见,这尚待学界投入更多的研究力量。

事实上,从游客视角来评价旅游城市发展水平,可以帮助旅游城市了解游客对其发展水平的认知,并有针对性地完善旅游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改善旅游城市在游客心目中的印象,提高游客满意度进而赢得更多的客源,并推动城市旅游发展。因此,基于游客感知视角来评价旅游城市发展水平,有利于为同城化发展中的旅游城市提供更具市场导向的定位依据和策略依据。

二 研究设计与调研

(一)案例地概况

厦门、漳州和泉州是本研究的主要载体,它们既是福建地区的知名旅游城市,也是福建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三个城市地域邻近、产业互补、文化相近,因此三者所构成的区域被广泛称为闽南金三角。厦门、漳州和泉州是海西地区独有的一个旅游板块,三个城市地理相邻、方言相通、民俗相近,三地的旅游资源同中有异、各有特色。厦门具有良好的滨海旅游资源和城市旅游环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具有较高的旅游人气指数;漳州具有世界文化遗产——土楼;泉州是东亚文化之都,具有多元的宗教、建筑和文化资源,古泉州(刺桐)史迹也将于2018年代表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地有望形成国内难得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圈。在三地的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虽然三地各自发展、各自为政,但三地的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和交通条件逐渐影响了三地旅游业的结构地位,厦门在事实上形成为闽南地区的旅游门户入口。

表1 厦漳泉旅游景区与旅游接待规模的比较分析

来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

如表1所示,以2016年为例,三地在5A和4A景区的数量上差别不大,但三地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厦门的接待规模和旅游收入排在第一,其次是泉州,再次是漳州。厦门作为海西建设的龙头城市,具备明显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交通优势,它在城市环境、安全管理、旅游形象、旅游吸引力等方面也都高于泉州和漳州,这造成了厦门与泉州和漳州在旅游业发展上的差距。但同时,这些差距也为三地旅游同城化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前提,即推动由厦门一个中心城市带动2个次中心城市(泉州和漳州)及其腹地小城市的发展成为了可能。在此基础上,旅游同城化能够有效促进三地旅游产品和线路的整合,并带动三地间实现客源互通,并促进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二)测量量表的设计

本研究主旨在于分析和对比厦门、漳州、泉州等三个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程度与水平,同时揭示旅游者感知旅游地发展水平的结构维度。问卷共包括旅游发展评价和制约因素评价两个模块。根据理论考察的结果,游客感知视角的城市旅游发展水平评价并没有成熟的量表可以参照,也缺乏公认而成熟的结构维度。因此本研究通过基于游客和专家的开放式访谈确立了综合发展、综合管理、旅游吸引力、前景认知和体验满意度等初始维度,并拟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来确立最终的评价维度。初始维度的题项设计参考了相关文献成果,其中综合发展水平、综合管理水平的评价参考了徐小波、赵磊、吴必虎等*徐小波、赵磊、吴必虎、刘滨谊、钟栎娜:《城市旅游绩效、要素结构与发展模式关联——基于49市的比照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16年第31(08)期,第1322—1338页。的相关研究,旅游吸引力水平的评价参考了李蕾蕾*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旅游学刊》1998年第1期,第46—48页。的研究,前景认知水平的评价参考了刘军胜、马耀峰*刘军胜、马耀峰.:《目的地旅游供给游客感知评价与行为态度的比较研究——以西安市为例》,《经济管理》2017年第39(07)期,第134—148页。的研究,体验满意度评价参考了Oliver*Oliver R L.Satisfaction:a behavioral perspective on the consumer.M.E.Sharpe,2010(2),pp.285-286.研究。旅游发展评价模块共包括18个测量题项,分别是旅游地吸引力、景点吸引力、旅游形象、旅游口碑、旅游地成熟度、旅游地发展程度、硬件水平、服务水平、安全管理水平、行业管理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城市环境水平、居民好客度、旅游业发展前景、旅游业的重要性、体验满意度、重游意愿、推荐意愿等,问卷通过5点利克特量表来调查受访者的态度,分数越高,表示游客对项目的认可度越高。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评价是通过单题、以多项选择的方式调查游客是否认为三地存在“旅游景点不丰富、缺乏品牌性的旅游吸引物、宣传推广力度不够、门票价格太高、交通太过拥挤、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的诚信和素质有待提高”等现象。本研究以厦门作为案例地对问卷进行了初始调研,回收初试问卷120份,初始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通过指标检验,可以进行正式调研。

(三)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为系统搜集游客对三个城市的评价感知数据,研究人员分别以三个地区的4A和5A级旅游景区作为具体调研场所进行了正式问卷调查。其中,厦门以鼓浪屿、南普陀、集美鳌园作为调研场所,泉州以开元寺、清源山作为调查场所,漳州以南靖土楼、云水谣、云洞岩作为调研场所。调研过程均采用拦截式问卷调查法,当场发放问卷、当场回收问卷。本研究共向三地投放800份问卷,最终回收问卷780份,问卷回收率为97.5%,其中有效问卷760份,有效回收率是95%。其中,厦门有效问卷264份,漳州有效问卷256份,泉州有效问卷240份。760份样本的结构构成基本符合三地旅游者当期的来源特征。

本研究使用了Excel进行数据登陆,并使用SPSS17.0进行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表明,问卷整体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值为0.932,大于0.7的门槛值,霍特灵T方(Hotelling’s T2)检验的F值为50.918(P<0.001);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KMO的检验值为0.933(P<0.001),巴特类球形检验值为3891.24(P<0.001)。这些数据表明,调研问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研究使用了方差分析法来比较游客对三个城市评价均值的差异。同时,为衡量三个旅游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本研究使用了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因子分析的基本矩阵模型是:

X=AF+ε

(1)

式中,X是可以直接观测到的n维变量向量,A是待估的因子载荷矩阵。F指代不可观测的因子向量,表示原始变量中不能被因子解释的特殊因子。假设在旅游城市发展水平的评价中有n个表示评价指标的原始变量,则n个变量可以由k个公因子F1,F2,…,Fk表示为线性组合,由此就可得出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假设旅游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为Y,在因子分析中共抽取出h个因子,则可得出旅游城市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

(5)

式中,权重Wi是各因子的方差贡献占所选因子总方差贡献的比重,Fi是公因子在第i次分析中的向量分值。具体的分析过程包括:第一,构建因子分析的矩阵模型;第二,对调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确定18个问项所反应的因子结构,从而确立公因子的数量;第三,提取因子分析中的载荷矩阵,并提取和计算公因子的得分;第四,计算评价构面的综合得分,并计算三个城市各自的综合得分;第五,对三个城市的维度评价和综合评价分别进行比较排序。

三 基于游客感知评价的厦漳泉旅游发展的多层次比较

基于游客对厦门、漳州和泉州三地的旅游评价数据,研究分别从均值水平、均值差异水平和因子评价得分三个层次对旅游发展水平进行逐层比较,并基于评价频次数据对三地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游客对厦门旅游业发展水平感知总体较好,明显占据优势,厦门在三市旅游业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

(一)厦漳泉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游客感知评价

从游客感知的视角来看,游客对厦门的旅游业发展水平持较高的认可度,各要素累计的总体评价均值达到3.982。其中,游客对旅游业之于厦门的重要性评价值为4.409,游客高度评价厦门的城市环境水平(4.229)和旅游业发展前景(4.254),并认为厦门拥有优质的旅游形象(4.106)、旅游口碑(4.104)和安全管理水平(4.106),拥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3.967)和居民好客度(3.92)。同时,厦门的旅游景点吸引力(3.751)、旅游地成熟度(3.740)、旅游地发展程度(3.861)、硬件水平(3.755)、旅游服务水平(3.706)、行业管理水平(3.769)、公共服务水平(3.773)的评价值均在3.7以上。正因为有良好的综合体验,游客对厦门的体验满意度(4.039)、重游意愿(4.041)和推荐意愿(4.145)等也有较高的评价,其评价值都在4.0以上。

游客对漳州的旅游业发展水平持一般认可的态度,各要素累计的总体评价均值为3.390。其中,游客对旅游业之于漳州的重要性持较高的认可度(4.053),对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也较为认可(3.925)。对于漳州的旅游吸引力和品牌形象等要素,游客相对较为认可,其中旅游地吸引力(3.684)、景点吸引力(3.549)、旅游形象(3.414)和旅游口碑(3.331)的评价值在3.3-3.7之间。游客对漳州的安全管理水平(3.466)、城市环境水平(3.331)、居民好客度(3.571)等也持正面态度。相比之下,游客对漳州的成熟发展度、软硬件和部分管理水平持中等或偏下的认可度。其中,旅游地成熟度(2.865)、旅游地发展程度(2.977)、硬件水平(2.94)等要素的认可度在3.0以下,对服务水平(3.038)、行业管理水平(3.068)、公共服务水平(3.105)的认可度在3.1以下。从综合体验来看,游客对漳州的体验满意度达到了3.624,其重游意愿(3.511)和推荐意愿(3.564)也在3.5以上。

表2 厦门与漳州、泉州的均值差异比较分析

注:*表示P<0.05。

游客对泉州的旅游业发展水平持比较高的认可度,各要素累计的总体评价均值为3.486。其中,游客对旅游业之于泉州的重要性(3.884)及其前景(3.848)的评价较高,但其评分低于厦门和漳州。游客对泉州的旅游地吸引力(3.471)、旅游形象评分(3.261)、旅游形象(3.478)和旅游口碑(3.384)的评分在3.2-3.5之间徘徊,处于较为认可的状态。游客对泉州旅游的发展成熟度、软硬件水平和各类管理水平的评分在3.1-3.7之间,评价幅度较大,其中游客对其安全管理水平(3.667)、城市环境水平(3.638)和居民好客度(3.522)的评价比较高。从综合体验水平来看,游客对泉州的体验满意度(3.623)较高,对其重游意愿(3.754)和推荐意愿(3.732)的评价也较高。

(二)厦漳泉旅游发展水平的感知差异比较

本研究进一步以城市作为自变量、以游客的感知评价数据作为因变量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发展水平的18个评价题项均具有显著差异,方差的显著性水平为P<0.001。本研究进一步对评价数据进行了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游客对厦门的所有评价分数均显著高于对漳州和泉州的评价分数,具体如表2所示。

从厦门与漳州的差异来看,厦门在旅游地成熟度、旅游地发展程度、硬件水平、城市环境水平等指标上比漳州高出0.8以上的分值,显示两地在上述指标差异很大;厦门在旅游形象、旅游口碑、服务水平、安全管理水平、行业管理水平、公共服务水平、重游意愿、推荐意愿等指标上比漳州高出0.5以上的分值,显示两地在上述指标差异明显;厦门在旅游地吸引力、景点吸引力、居民好客度、旅游业发展前景、旅游业重要性和体验满意度等指标上高出0.2以上的分值,显示两地在上述指标差异较大。可见,厦门旅游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全面优于漳州,且厦门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

表3 泉州与漳州的均值差异比较分析

注:*表示P<0.05。

从厦门与泉州的差异来看,厦门在旅游形象、旅游口碑、旅游地成熟度、旅游地发展程度、硬件水平、服务水平、行业管理水平、城市环境水平、旅游业的重要性等指标上比漳州高出0.5以上的分值,显示两地在上述指标差异明显;厦门在旅游地吸引力、景点吸引力、安全管理水平、体验满意度和推荐意愿等指标比漳州高出0.4以上的分值,在公共服务水平、居民好客度、旅游业发展前景和重游意愿等指标比漳州高出0.2以上的分值,显示两地在上述指标差异较大。可见,厦门旅游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全面优于泉州,且厦门的比较优势较为明显。

从泉州和漳州旅游发展水平的要素均值差异来看(见表3),两地互有优劣势。其中,泉州在旅游地成熟度、旅游地发展程度、硬件水平、安全管理、公共服务、城市环境和体验满意度等指标比漳州高出0.2以上的分值,显示泉州的成熟度和综合发展水平部分优于漳州。同时,漳州在旅游地吸引力、景点吸引力和旅游业的重要性等指标上比泉州高出0.2以上的分值,显示漳州的吸引力更高、旅游业在漳州的相对重要性也高于泉州。

综上所述,从厦—漳、厦—泉、泉—漳旅游发展水平的逐一比较来看,厦门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全面优于漳州和泉州,厦门在旅游形象、口碑、成熟度、发展程度、城市环境等指标上明显优于漳州和泉州,厦门旅游业已经在事实上成为闽南金三角旅游业发展的引领者和带动者。漳州和泉州则各有优劣势,泉州的发展水平更高,但漳州的旅游吸引力更高,这使两地具有不同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三)厦漳泉旅游发展水平的因子评价与比较

为了对厦门、漳州和泉州三地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结构性对比,本研究进一步采用了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因子分析法是用少数因子去描述多个指标和因素间的联系,将具有密切关系的众多指标进行归类,综合为少数较为独立的主要因子,从而反映原始资料的基本信息。本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通过计算各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提取主因子,并求出主因子得分。如表4所示,本研究对游客的18个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其KMO值(0.933)和巴特勒球形检验的卡方值(3891.245,P<0.001)均通过检验门槛,本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18个评价指标可以聚合为三个模块,其中硬件水平、服务水平、城市环境、旅游地发展程度、旅游地成熟度、公共服务、行业管理、安全管理等8个指标负载于一个因子,根据其内容可以命名为“综合发展与管理水平”;旅游业发展前景、推荐意愿、体验满意度、居民好客度、重游意愿、旅游业的重要性等6个指标负载于一个因子,根据其内容可以命名为“体验满意度与前景认知”;景点吸引力、旅游地吸引力、旅游形象、口碑等4个指标负载于一个因子,根据其内容可命名为“旅游吸引力与口碑”。由此,研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解析出了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的三个维度,它们代表了游客认知三地旅游发展水平的主要结构维度。

表4 厦漳泉旅游发展指标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维度结构F1的贡献率达到44.320%,维度结构F2的贡献率为9.456%,维度结构F3的贡献率为6.425%,这3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60.201%。研究以各因子的贡献率作为分子,以累积贡献率作为分母来计算各因子维度的评价权重,并在提取各因子的得分向量后乘以其权重来计算各因子的评价分数。研究将各因子的评价分数以样本城市作为归类依据,分别对样本城市的得分进行加总平均,最终得出各样本城市的维度评分和总体评分。

从综合发展与管理水平的维度结构来看,厦门的因子得分为0.354655,泉州的因子得分为-0.04349,漳州的因子得为-0.41282。可见,厦门的综合发展与管理水平最高,泉州的稍差,漳州的综合发展与管理水平较差,这与游客的均值评价结论较为一致。从体验满意度与前景认知、旅游吸引力与口碑这两个维度结构来看,厦门的因子得分分别为0.053568和0.140553,依然排在第一。而泉州在上述两个因子的得分都低于漳州,但泉州的综合发展与管理水平的因子得分高于漳州。从厦漳泉旅游发展的总体评分来看,厦门的总体评分为0.256309,排名第一。泉州的总体评分为-0.0587,排名第二。漳州的总体评分为-0.32128,排名第三。漳州和泉州的总体评分值为负数,说明相对于厦门而言,漳州和泉州的旅游业发展水平稍差。

表5 厦漳泉旅游发展的结构维度与因子评价

总体而言,厦门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在厦漳泉同城化发展中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发展优势明显。泉州的旅游业发展水平中等,体验满意度和旅游吸引力较差,但城市的综合发展与管理水平稍好,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与提升空间。漳州的旅游业发展水平稍弱,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体验满意度和旅游吸引力相对泉州而言稍好,但城市的综合发展与管理水平较差,需要借助同城化的发展契机,提高城市的硬件投入和服务配套,提高城市的综合环境。

四 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第一,厦门、漳州和泉州是地域相邻、文化相通、方言相同的三大旅游城市,三者旅游资源禀赋各异、互补性强,适合采取同城化的发展策略。通过同城化发展,有利于为三个旅游城市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有利于推动海西地区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

第二,从游客感知的视角来看,厦门、漳州和泉州具有不同的旅游发展水平。其中,厦门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全面优于漳州和泉州,厦门在旅游形象、口碑、成熟度、发展程度、城市环境等指标上明显优于漳州和泉州,厦门旅游业已经在事实上成为闽南金三角旅游业发展的引领者和带动者。漳州和泉州则各有优劣势,泉州的发展水平更高,但漳州的旅游吸引力更高,这使两地具有不同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第三,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游客对三地旅游发展水平的认知指标可归纳为综合发展与管理水平、体验满意度与前景认知、旅游吸引力与口碑等三个结构维度,这表明游客对三类要素较为关注。旅游城市要提升综合发展水平,应注意从这三类结构维度为度入手,提升发展质量。从比较分析的结果来看,厦门在三大指标上的排序值也高于泉州和漳州。

第四,厦门、漳州和泉州是海西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群,推动三个城市的旅游同城化发展是提升海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工程。厦门、漳州和泉州的旅游同城化需要三个地市之间的良好协作和沟通,需要三个地市加强战略互动、基础相通和业务共融,需要在产品、形象、营销、交通等各领域建立同城化平台。

第五,同城化给城市发展带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旅游同城化的发展需要注意合作城市间的利益均衡,关注城市的个性发展,尽量减少同城化发展可能带来的弊端。在厦漳泉同城化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同城化管治模式的构建与地区发展的不匹配,导致城市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影响同城化发展的水平。三地应该在地域管治和功能管治间寻求平衡,尊重地区的诉求表达,这是旅游同城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

(二)研究讨论

厦门、漳州和泉州是各有特色,但具有同城化发展基础的三个旅游城市。推动三地的旅游同城化,对于同时提升三地的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厦门、漳州和泉州应该建立同城化发展的战略机制,加强战略互动。

第一,厦门、漳州、泉州应加强旅游产品的同城化合作。在整合三大城市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面向客源市场开发既具特色、也具针对性的旅游产品组合。既要注重旅游产品的差异性,又要强调城市间旅游资源的互补与协同效应。例如厦门滨海资源与泉州宗教文化资源的线路整合,厦门城市体验与漳州土楼遗产的线路整合等,都是较具吸引力和市场价值的旅游产品组合。面向未来,可以继续深入整合具有深度体验价值的三地串联旅游产品。

第二,厦门、漳州、泉州应加强旅游形象的同城化合作。旅游同城化需要三个地市建立起相对统一的区域旅游形象,以提升区外客源的招徕效果。由于三市文化相近、但资源相别,因此有利于建立起既具有统一性、但又具有差异性的旅游形象,在形象同城化的运作中要致力于建设起“合能统一对外、分能相互独立的品牌形象”。同城化形象的塑造是一个整体工程,需要在认知概念、形象口号*陈岩英:《游后旅游者对旅游地期望形象的认知结构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29(08)期,第203—208页。、形象标识、人员表达等各个领域和层次进行整合与传输。

第三,厦门、漳州、泉州应推进旅游营销的同城化合作。三个地市的旅游营销合作有利于集中营销力量,提升营销水平,扩大营销效果,也有利于三地更好的统领同城化的其他策略行动。旅游营销的同城化是一个实务工作,需要落实到营销内容整合、营销媒体选择、营销行为开展和营销效果检验等业务工程上,因此非常考验三地市开展同城化合作的诚意与耐心。因此,三市应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旅游行政部门的引导作用,强化具体营销活动的协同作用,在厦漳泉(XZQ)旅游一卡通、智慧旅游、旅游支付等各个领域支持营销同城化。

第四,厦门、漳州、泉州应注重旅游交通的同城化合作。旅游交通的同城化合作包括外部同城化和内部同城化等两个层次。首先,要充分利用海西进入高铁时代带来的便利条件,大力开拓同城化客源市场,共同应对珠三角、长三角的庞大客源市场。其次,三市应该建设适应三市旅游发展的旅游交通通道。通过同城轻轨、同城高速、同城公交等交通设施设备的建设,为三地共通旅游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最基础的交通条件。

第五,厦门、漳州、泉州应该着力加强旅游公共服务的同城化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应该成为建设的重点,三地应该大力推进公共服务项目、公共服务内容和公共服务支撑设施的同城化,营造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旅游景点、吸引物的建设和推广应该成为同城化建设的次重点,要大力推动精品景点和吸引物建设。

AMulti-levelComparativeStudyontheTourismDevelopmentofXiamen-Zhangzhou-QuanzhouundertheStrategyofUrbanIntegration

CHEN Yan-ying;ZHANG Ling-yun;XIE Chao-wu

Urban integration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flow of resources between cities and improving the city functions.The Urban integration of Xiamen,Zhangzhou and Quanzhou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carrie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Fujian Province.Taking the three tourism cities of Xiamen,Zhangzhou and Quanz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obtained the tourist’s perception and evaluation date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three cities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and analyzed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three cities from three levels:the mean level,the mean level of difference and the factor evaluation,and also ha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three cities based on the frequency dates.The study found that tourists give the highest evaluation to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Xiamen,the higher evaluation to Quanzhou,the relatively low evaluation to Zhangzhou.Xiamen is better than Zhangzhou and Quanzhou in the 18 evaluation indexes.From the tourists’perception data,we extract the three structural cognitive dimensions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level,experience satisfaction and prospect cognition,tourism attractiveness and word of mouth.Xiamen’s score on three cognitive dimensions is also higher than that of Zhangzhou and Quanzhou.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ourism in the three cities of Xiamen,Zhangzhou and Quanzhou has the basis,conditions and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integration.The three cities need to strengthen strategic interaction,basic connection and business integration,and need to establish an urbanization platform in the fields of product,image,marketing and transportation.

Tourism development;urban integration;tourism city cluster of of Xiamen,Zhangzhou and Quanzhou;tourist perception

陈岩英,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旅游(福建 厦门 361021)。张凌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旅游学刊》执行主编,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基础旅游理论、旅游经济等(北京 100024)。谢朝武,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 泉州 362021)。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C023);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

F592.67

A

1006-1398(2017)06-0075-13

2017-09-14

【责任编辑吴应望】

猜你喜欢

漳州泉州厦门
厦门正新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南康漳州龙
“偶”遇厦门
福建漳州面煎粿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