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马滑沟金矿床构造叠加晕找矿模式及预测
2018-01-05蒋达源万学斌吴庆锋
向 萌, 蒋达源, 万学斌, 吴庆锋
(湖北省地质局 第七地质大队,湖北 宜昌 443100)
湖北宜昌马滑沟金矿床构造叠加晕找矿模式及预测
向 萌, 蒋达源, 万学斌, 吴庆锋
(湖北省地质局 第七地质大队,湖北 宜昌 443100)
马滑沟金矿床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邓村坪村,产于北北西向脆—韧性剪切带中,目前矿山濒临危机,为此运用地球化学构造叠加晕找盲方法对矿山深部进行研究。通过对样品原生晕数据进行数理分析,总结出马滑沟金矿床特征元素组合,对特征元素组合进行分带指数计算和地球化学参数分析,建立马滑沟金矿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和盲矿体预测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元素异常浓集分带的中心及规模、深部工程勘探情况圈定三个找矿靶位,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指明方向。
马滑沟金矿;脆—韧性剪切带;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预测靶位
马滑沟金矿床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邓村坪村,于1989年发现并完成普查工作,于1993年设计开采至今。目前,矿山以边采边探的方式继续向深部进行探索,于746、696 m施工了CD2-3、CD2-4两个探矿坑道但未发现工业矿体。由于800 m施工坑道CD2-2中Ⅰ、Ⅱ号矿体见矿好、品位高、厚度大,向下迅速尖灭,深部是否存在另一金矿富集带或盲矿体,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探究马滑沟矿床深部情况,本次工作运用了地球化学构造叠加晕找盲方法,试图通过构造叠加晕研究,建立马滑沟金矿构造晕叠加模型,科学预测深部矿体范围,指导下一步工作。
1 矿区地质概况
1.1 成矿地质背景
马滑沟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归属扬子陆块区上扬子古陆块褶皱带黄陵台坪变形带黄陵断穹西南部中、晚元古代岩浆岩与中元古界崆岭群接触带附近[1]。矿区除西南部为崆岭群变质岩系外,主体为中酸性岩浆岩,少数为超基性、基性岩浆岩,局部发育闪长( 玢)岩脉或辉绿(玢)岩脉。以近东西向断层、北东东向断层及北北西向韧—脆性剪切带构成区内构造格架( 图1)。
本区金矿为构造蚀变岩型,产于北西—北北西向的韧—脆性含金构造带内,其中以FAuI和 FAuⅡ规模较大,韧性剪切带宽5~40 m,由糜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初糜棱岩、绿泥石英片岩以及片麻岩、角闪岩等捕虏体组成,地表经风化表现为似片麻状构造不易识别。构造带内可见星点状黄铁矿化,分布较均匀,工业矿体主要分布于构造带顶部与围岩接触部分,底部与围岩接触部位亦有分布。矿石类型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构造蚀变岩(片岩),次为黄铜矿化、铅锌矿化,偶见有辉钼矿化,一般金属硫化物含量较多时硅化亦强,含金性好,金品位一般为1~10 g/t。
1.2 成矿阶段
马滑沟金矿成矿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微量金—黄铁矿—石英—绢云母阶段,金品位0~1.0 g/t。
第二阶段 少量金—石英—黄铁矿阶段,金品位1~10 g/t。
第三阶段 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是主要的成矿阶段,并伴随有硅化、钾化蚀变,金品位>20 g/t。
第四阶段 微量金—黄铁矿—碳酸盐阶段,成矿作用趋于结束,热水溶液以富含碳酸盐为特征。
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2.1 数理分析
本次工作以FAuⅠ含金构造带为研究对象,在地表较好露头及探槽中采集原生晕样品,测制了一条构造叠加晕剖面YⅡ,全长0.74 km,共计24个样品;选取了矿山6个不同中段的采矿坑道进行系统采样,其段高从上至下为1 053、960、931、909、840、800 m。以叠加成矿成晕理论为指导,顺沿脉巷道,沿着构造找叠加,即寻找主成矿阶段形成的矿化蚀变叠加痕迹,在详细观察的基础上于构造带内选择蚀变(矿化)最强部位采样[2],不采第一阶段无矿化或粗粒自形黄铁矿石英脉,而采第二、三阶段烟灰色石英脉或硫化物细脉、网脉。采样点距5~10 m,矿化较强段加密2~3 m,样重400~500 g。坑道采集原生晕样品共计244个,其中强蚀变或矿化富集的样品128个。
图1 马滑沟金矿矿区地质简图Fig.1 Geological map of Mahuagou gold mine area1.总坊溪单元;2.超基性岩未分;3.古村坪组;4.大理岩;5.矽卡岩;6.δμ闪长玢岩;7.δo石英闪长岩;8.地层(岩体)界线及接触产状;9.片麻理产状;10.断层编号及产状;11.航片解译断层;12.含金构造带及编号;13.金矿(化)体及编号;14.金矿化点及其编号;15.矿区范围;16.采矿平硐编号及位置;17.采矿巷道编号及位置;18.实测勘查线剖面及编号;19.钻孔位置及编号。
每一种矿床原生晕都有特定的指示元素组合。含矿地质体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变化是深入认识矿床成因与成矿演化的基础,也是进行深部预测的重要依据,确定最佳地质、地球化学标志组合是决定预测工作成败的重要条件[3]。本次工作运用SPSS软件,对原生晕数据进行了数理分析(相关性分析、R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以找出成矿元素间的相关关系及马滑沟金矿床特征元素组合。
2.1.1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指对元素之间的相关密切程度进行分析,即把所有元素作为变量,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其它元素将会如何变化。利用SPSS软件得到了马滑沟金矿(Au≥1.0×10-6)各元素间相关系数矩阵(表1)。
从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到,元素Au与Hg、As、Ag、Cu、Bi、Co呈强正相关,与Pb、Zn、Ni、Cd呈弱正相关,与Ba呈负相关。
2.1.2 R型聚类分析
本次分析首先对各微量元素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然后利用SPSS软件组间连接的方法计算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后得出聚类分析谱系图(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当距离系数为18时,马滑沟金矿成矿指示元素可分为四类:第一类由Pb、Bi、Cu、Cd、Zn、Ag、Hg、Au、Sb元素组成,为矿体主成矿阶段,硫化物矿化强烈;第二类由W、Mo元素组成,为矿体底部或下部的尾晕元素;第三类由As、Co、Ni、Mn元素组成,其中As为活跃和前缘晕元素,Co、Ni、Mn为尾晕元素,表明由于矿体多期多阶段生成导致前尾晕元素叠加;第四类由B、Sn、Ba元素组成,谱系图反映出这类元素与成矿关系不大,其中Ba与金矿成矿成强烈的负相关。
表1 马滑沟金矿指示元素相关系数(样品数N=128)Table 1 Correlation coeffieient of indicator element of Mahuagou gold deposit
图2 马滑沟金矿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Fig.2 R type cluster analysis pedigree chart of Mahuagou gold deposit
2.1.3 因子分析
本次工作对马滑沟金矿体的原生晕数据进行了正交因子方差极大旋转法分析,提取了前6个主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505%,从选取的公因子方差来看,其基本代表了原始变量的信息特征,从而得到样品微量元素的正交因子载荷矩阵(表2)。
表2 马滑沟金矿体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因子载荷矩阵(N=128)Table 2 Orthogonal rotation factor load matrix of Mahuagou gold orebody
根据载荷矩阵及矿体地质特征,各因子解释如下:F1[Cu、Hg、Cd、Zn、Ag、Bi、(Au、Pb)]因子代表金矿化及硫化物矿化,说明金的富集与多金属硫化物矿化有关,且在该因子中Au与Hg、Ag、Cu、Bi的相关系数较大,这些元素的矿化与金矿的富集关系更为密切。另外,元素Hg活动迁移能力较强,是地球化学异常的前晕元素,Pb、Ag、Zn、Cu为近矿指示元素,Cd、Bi为矿体尾部异常元素。因此,F1因子体现了从前晕到尾晕较为完整的金矿体地球化学异常,可能代表了多金属硫化物矿化叠加富集阶段,是成矿最有利的元素组合。F2[As、Co、Ni、(Au)]因子中As为活动性强的前晕元素,Ni、Co代表活动性弱的尾晕元素,该因子组合可能说明矿体前尾晕元素的叠加重合。F3[Pb、Bi、Sb]因子中Pb、Bi、Sb分别为近矿、尾矿、前缘晕元素,该因子组合可能代表矿体多期多阶段叠加。F4[Zn、Ni、Mn]因子中Zn为近矿晕元素,Ni、Mn为尾晕元素,可能为成矿后期的元素组合。F5[Sn、B]B、 Sn分别为前缘晕元素和尾晕元素因子,但它们与成矿几乎无关。F6[W、Mo]因子中的W、Mo均为迁移能力较弱尾晕元素,可能代表成矿末期。
2.2 矿床特征元素组合
参考李惠等人对蚀变岩型金矿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研究成果,结合马滑沟金矿的地质特征,以矿体各元素衬值为标准(表3):Au>1 000,Cu、Bi>200,As、Ag、W>40,Hg、Sb、Pb、Mo、Ni、Cd、Co、B、Ba、Zn、Mn、Sn>2,矿床成矿元素组合为:
矿体1≤Au<3 g/t成矿热液元素组合——B、Hg、Ag、Au、W、Bi、Mo、Ni、Cd;
矿体Au≥3 g/t成矿热液元素组合——B、Hg、As、Sb、Pb、Ag、Au、Cu、W、Bi、Mo、Ni、Cd、Co。
两种品位矿体中,Au≥3 g/t成矿热液元素组合多As、Sb、Pb、Cu、Co元素,可以看到多金属硫化物矿化促使Au元素矿化富集。
表3 马滑沟金矿床矿体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Table 3 Characteristics of trace element content in ore body of Mahuagou gold deposit
注:元素含量单位除Hg为10-9、Cu为10-3外,其他为10-6。
从上一节原生晕数据分析中得知,在成矿作用过程中Au与Hg、Ag、Cu、Bi、Pb的关系最为密切;As、Sb的活动性较强,可迁移较远形成矿体的前缘晕;Ni、Cd、Co、Mo、W的活动性较弱,一般在矿体尾部形成尾晕;元素Zn、Mn位于同一因子组合中,与Au成弱相关性或不相关,在成矿热液中衬值较低;B、Sn、Ba元素组合中Ba与Au呈负相关,且与B、Sn正相关,聚类分析同样显示出与金矿成矿关系不大。而地球化学性质活泼性强和具挥发性的Hg、As、Sb元素总是出现在矿体前缘及矿体上部,Pb、Ag、Cu元素总是与Au共同出现在矿体中部,而W、Bi、Mo、Ni、Cd、Co元素总是出现在矿体下部及尾晕[4]。因此,马滑沟金矿床单一期次成矿成晕具有中国热液金矿床轴向分带序列的共性,其矿床特征元素组合从上至下为:
Hg、As、Sb(矿体前缘及上部)—Pb、Ag、Au、Cu(矿体中部)—W、Bi、Mo、Ni、Cd、Co(矿体下部及尾晕)。
3 矿床构造叠加晕特征
3.1 矿区原生叠加晕组分分带特征
确定矿区原生晕中元素的分带序列是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的关键步骤,本次研究工作采用格里戈良原生晕分带指数计算法得出马滑沟金矿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Pb-Hg-Mo-Cu-Cd-Sb-W-Bi-Au-Ag-As-Ni-Co(表4)。
由此发现,马滑沟金矿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明显反常,元素Au、Ag的位置表明主要金矿体相对集中于采矿区的下部,其前缘晕元素Hg、Sb迁移至中上部,尾晕元素Ni、Co则保留在底部。而中上部近矿晕元素Pb、Cu以及尾晕元素Mo、Cd、W、Bi高异常表明上部金矿体经历了多期多阶段叠加的过程并已进入尾声,矿体遭到严重剥蚀。而下部出现前缘晕元素As与尾晕元素Ni、Co的叠加则可能预示着深部存在又一个矿体。
3.2 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
经过前面的分析,笔者得知马滑沟金矿是多期多阶段成矿叠加结果,原生晕轴向分带排序具有反常现象,想要建立马滑沟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首先需研究矿床地球化学参数轴向变化规律。
本次研究选取了异常值数量级相近的元素比值As/Mo、Sb/Cd以及元素累加比值(Hg+As+Sb)/(W+Bi+Mo+Ni+Cd+Co)作为原生晕轴向叠加的地球化学参数。从绘制的地球化学参数曲线图(图3)可以发现,元素Au在标高1 050~960 m品位较高,说明为金矿体富集段,960 m后逐渐降低,直到840 m左右开始持续升高到800 m仍未止,说明金矿在该段亦得到富集。近矿元素Ag、Pb、Cu的曲线变化基本相似显示在段高960 m、840 m左右出现峰值,表明多金属硫化物的大量聚集,且与上述元素Au的曲线变化呈正相关,可判断为金矿富集第Ⅲ成矿阶段。通过原生晕分带指数计算和地球化学参数分析可以得出,截至矿山开采段高800 m以上金矿体有两个主要富集段:一个位于中上部,标高1 050~960 m左右;另一个位于下部,标高840~800 m左右。
元素比As/Mo、Sb/Cd及前/尾晕累加比(Hg+As+Sb)/(W+Bi+Mo+Ni+Cd+Co)反映出曲线在标高950 m上下出现峰值,可能为下部金富矿体的前晕元素与上部金富矿体的尾晕元素的叠加表现。900 m以后比值再次开始升高,表明有第二次前缘晕元素开始出头,可能预示着深部有盲矿的存在。
通过与李惠等人归纳的理想模型对比发现,马滑沟金矿床地球化学参数a(前/尾)的曲线变化与理想模型C类似,为两个主成矿阶段形成两个矿体部分叠加情况(图4)。两个主成矿阶段形成了矿体①和矿体②,两个矿体的前缘晕或尾矿晕叠加部分形成了强异常。接近地表附近的尾晕异常表明,矿体①以上的矿体已遭到剥蚀,且程度较大。地化参数a(前缘元素累加/尾晕元素累加)极大值点对应矿体②前缘晕与矿体①尾矿晕叠加部分,在底部出现转折再次升高显示出有深部矿体的前缘晕与矿体②的尾矿晕叠加,预示着深部盲矿体③的存在。
图3 马滑沟金矿床轴向地球化学参数变化曲线图Fig.3 Curve of change of axial geochemical parameters of Mahuagou gold deposit
元素SbWBiCdAsAgAuNiCo梯度值(G)G上21.02050154.95441848.0381096.5012645G下1.119723614.8427351.1078192.721742712.96296911.01977510.04503317.57735430.208081ΔG差19.90077740.11168346.930293.7795218排列Cd-Sb-W-BiAu-Ag-As-Ni-Co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Pb-Hg-Mo-Cu-Cd-Sb-W-Bi-Au-Ag-As-Ni-Co
图4 马滑沟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图Fig.4 Ideal pattern map of structural superposition halo of Mahuagou gold deposit
4 深部盲矿预测
4.1 盲矿体预测数学模型
建立盲矿体预测的数学模型的基础是轴向地球化学参数及其变化规律,从马滑沟金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型图中可以看到中下部的富矿体的叠加晕结构比较完整,本次研究则选择其轴向地球化学参数建立回归分析模型(表5)。
回归方程:
Y1=a+bX1=-0.324+0.275×Au/Ag
方程Ⅰ
Y2=a+bX2=1.368-0.455×As/Mo
方程Ⅱ
Y3=a+bX3=2.828-1.556×Ag/MoCd
方程Ⅲ
回归方程的应用:
① 将待预测深部样品计算几何平均值,并计算X1、X2、X3。
② 将X1、X2、X3值分别代入方程Ⅰ、Ⅱ、Ⅲ求出Y
表5 马滑沟金矿回归分析模型Table 5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of Mahuagou gold deposit
值,并计算Y值平均值=1/3(Y1+Y2+Y3)。
③ 预测标准。
Y值平均值≈1.0,预测为矿头,矿体向深部延伸很大;
Y值平均值≈0.7,预测为矿上部,矿体向深部延伸大;
Y值平均值≈0.5,预测为矿中部,矿体向深部延伸较大;
Y值平均值≈0.3,预测为矿下部,矿体向深部延伸较小;
Y值平均值≈0.1,预测为矿尾,矿体向深部延伸很小。
4.2 构造原生晕浓度分带
以异常下限值的1、2、4倍,或2、4、8倍,或2、8、32倍等作为元素外、中、内带异常的划分依据,为突出元素在矿体前缘晕、近矿晕、尾晕的差异,对Au、Cu、W未按2的倍数来划分,而是参考了累频分级。马滑沟金矿床特征元素浓度分带标准见表6。
注:除Hg、Au单位为10-9外,其他元素单位均为10-6。
从原生晕垂直纵投影图(图5)中可以看到,矿床特征元素异常的共性特点是在走向上被后期断裂隔成两个或多个浓集中心,在垂向上大致在标高950 m以上和以下有两个浓集中心。
前缘元素Hg、As、Sb三级浓度分带完整,浓集中心位于标高900~800 m和1 100~1 000 m两个段位,特别是元素Sb表现尤为明显,其Hg、As在7线上的浓集异常表明有深部矿体的存在;在底部800 m再次出现浓集趋势应为深部矿体的前缘晕表现。
图5 马滑沟金矿床构造叠加晕垂直纵投影图Fig.5 Vertical projection section of structural superposition halo of Mahuagou gold deposit
近矿元素Au、Ag、Pb、Cu三级浓度分带完整,Au、Cu甚至出现异常强带。标高1 100~900 m出现两个浓集中心被后期断裂隔开,900~800 m出现一个浓集中心,这些异常浓集中心与矿床富矿位置相符。再者笔者可以看到元素Au、Pb、Cu浓集异常在7线上向深部没有收敛趋势,表明矿体向深部仍有延伸;在41-33线底部800 m的中、强带异常亦表明矿体向深部亦有延伸。
尾矿元素W、Bi、Mo、Ni、Cd三级浓度分带完整,元素Co仅出现外、中带异常,浓集中心位于标高900~800 m和1 100~1 000 m两个段位,特别以元素W表现最为强烈清晰。尾矿元素上部浓集中心说明地表矿体剥蚀程度较高,下部浓集中心应为目前开采矿体(标高1 150~800 m)的表现,表明经历了完整的成矿过程。
4.3 找矿靶位的圈定
通过元素异常浓度分带可以发现马滑沟矿床有两个主要前、尾晕叠加强烈部位。一个位于7勘查线附近标高1 100~1 000 m区域,另一个位于41-33线标高900~800 m附近,在这两个区域中近矿晕也表现出强异常浓集,参照盲矿预测准则可知,这些特点表明矿体向深部仍有延伸或有盲矿体的存在。
据邵跃、李惠等人的研究表明,热液成因有色金属(铜、铅、锌、钨、锡、锑等)和贵金属(金、银等)矿体原生晕的前缘晕离开矿体头部一般可达200~300 m,构造叠加晕可超过300 m。据此确定了构造叠加晕预测盲矿体的头部最大深度一般为200~300 m,盲矿体的头部最小深度取决于构造叠加晕特征,特别是前缘晕及近矿指示元素强度,前缘晕及近矿指示元素强度都高,预测盲矿体头部较浅,反之,则较深。预测盲矿体最大深度可参考矿床已知矿体规模(延伸大小)。
马滑沟金矿床在底部构造叠加晕中前缘元素(Hg、As、Sb)及近矿元素(Au、Ag、Pb、Cu)主要表现为中、内带强异常,这种情况一般指示盲矿体头部较浅,可能在高差50~100 m。以上部已知矿体近矿指示元素的内、强带异常范围大小,以及构造叠加晕剖面模型中的矿体延伸大小来作为依据,可确定盲矿体蚀变带延伸100~170 m。
整装勘查于矿区外围向深部施工了4个探矿钻孔,本次研究将孔内含金主断裂带中的原生晕样品回代数学模型,分别计算出ZK701的Y值平均值为0.751,为矿上部;ZK4105的Y值平均值为0.986,为矿头;ZK3304的Y值平均值为0.228,为矿下部;ZK2504的Y值平均值的绝对值为0.810,为矿上部。
综上所述,在结合元素异常浓度分带、数学模型计算和工程施工揭露情况下,本次研究圈定了三个靶位:①7-17线,标高850~700 m;②25线附近,标高700~600 m;③41-33线,标高600~500 m(图6)。
5 结论
马滑沟金矿位于北北西向脆—韧性剪切带中,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蚀变碎裂岩型,其次为石英细脉型。据数理分析,Au与Hg、Ag、Cu、Bi、Pb的关系最为密切;As、Sb的活动性较强,可迁移较远形成矿体的前缘晕;Ni、Cd、Co、Mo、W的活动性较弱,一般就在矿体尾部形成尾晕;元素Zn、Mn位于同一因子组合中,与Au成弱相关性或不相关,在成矿热液中衬值较低;B、Sn、Ba元素组合中Ba与Au呈负相关,且与B、Sn正相关,聚类分析同样显示出与金矿成矿关系不大。马滑沟金矿床特征元素组合为:
Hg、As、Sb(矿体前缘及上部)—Pb、Ag、Au、Cu(矿体中部)—W、Bi、Mo、Ni、Cd、Co(矿体下部及尾晕)。
但是,马滑沟金矿轴向分带序列明显反常,从上至下为Pb-Hg-Mo-Cu-Cd-Sb-W-Bi-Au-Ag-As-Ni-Co,元素Au、Ag的位置表明主要金矿体相对集中于采矿区的下部,其前缘晕元素Hg、Sb迁移至中上部,尾晕元素Ni、Co则保留在底部。而中上部近矿晕元素Pb、Cu以及尾晕元素Mo、Cd、W、Bi高异常表明上部金矿体经历了多期多阶段叠加的过程并已进入尾声,矿体遭到严重剥蚀。而下部出现前缘晕元素As与尾晕元素Ni、Co的叠加则可能预示着深部存在又一个矿体。
As/Mo、Sb/Cd及前/尾晕累加比(Hg+As+Sb)/(W+Bi+Mo+Ni+Cd+Co)地球化学参数反映出在标高950 m上下出现峰值,可能为下部金富矿体的前晕元素与上部金富矿体的尾晕元素的叠加表现。900 m以后比值再次开始升高,表明有第二次前缘晕元素开始出头,亦可能预示着深部有盲矿的存在。马滑沟金矿床地球化学参数的曲线变化与李惠等人总结的理想模型C类似,即为两个主成矿阶段形成两个矿体部分叠加情况。
本次研究建立了盲矿体预测的数学模型,并将整装勘查中已施工的深部钻孔数据进行回代计算,结合分析矿山元素异常浓集分带的中心及规模,圈定出三个找矿靶位:①7-17线,标高850~700 m;②25线附近,标高700~600 m;③41-33线,标高600~500 m。
图6 马滑沟金矿找矿靶位预测图Fig.6 Prediction chart of prospecting target of Mahuagou gold deposit1.钻孔及编号(红色为见矿钻孔);2.矿山开采施工沿脉平巷;3.穿脉平巷口位置;4.勘探线及编号;5.采矿权证边界;6.断层及编号;7.金矿体;8.矿体编号。
建议下一步勘查工作可针对靶位施工钻孔进行验证。
[1] 张权绪,向萌,万学斌,等.宜昌市夷陵区马滑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初探[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5,29(4):383-386.
[2] 李惠,禹斌,李德亮,等.构造叠加晕法预测盲矿的关键技术[J].物探与化探,2014,38(2):189-193.
[3] 梁胜男,赵志新,陈冬,等.东准噶尔顿巴斯套金矿床L8号矿体原生晕特征及深部预测[J].地质科技情报,2015,34(4):100-107.
[4] 陈国忠,梁志录,王建龙,等.甘肃合作早子沟金矿原生叠加晕特征及深部预测[J].物探与化探,2014,38(2):268-277.
Ore Prospecting Model and Prediction of Structural SuperimposedHalo in Mahuagou Gold Deposit of Yichang City,Hubei Province
XIANG Meng, JIANG Dayuan, WAN Xuebin, WU Qingfeng
(SeventhGeologicalBrigadeofHubeiGeologicalBureau,Yichang,Hubei443100)
Mahuagou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Dengcunping village,Dengcun township of Yiling District.It occurs in the NNE trending brittle-ductile shear zone.At present,the mine is on the verge of crisis,therefore,the geochemical structural superimposed halos blind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deep part of the mine.Through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sample primary halo data,the paper summarizes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 elements of Mahuagou gold deposit,analyzes calculation of zoning index and geochemical parameters,establishes the ideal model of structural superimposed halo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blind orebody prediction.Combining the elements anomaly zoning center and scale,deep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and delineation of the three ore prospecting target,the paper delineates three prospecting targets,which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and direction for the next exploration work.
Mahuagou gold deposit; brittle-ductile shear zone; axial zoning sequence of primary halo; ideal model of tectonic superimposed halo; predicted target
P618.51
A
1671-1211(2017)06-0688-08
10.16536/j.cnki.issn.1671-1211.2017.06.005
2017-08-21;改回日期2017-10-12
湖北省地质局科技项目,湖北省黄陵背斜核部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项目编号:KJ2016-4)。
向萌(1988-),男,工程师,地质学专业,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E-mail:1151794161@qq.com
数字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736.P.20171026.0843.008.html数字出版日期2017-10-26 08:43
于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