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8-01-04黄颖杰
黄颖杰
摘要: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的复合型计算机人才。现今社会制约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一大因素就是缺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在社会上的普遍使用,计算机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日益深远。而要想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计算机人才,教师们必须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大幅度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但是从现在来看,很多院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时,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另外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导致教学效果并不佳,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一项新型教学方法,是在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及教学要求下产生的,可以对学生学习主体性及创新性充分有效发挥,同时极大提高了教学频率和成效,从而保证计算机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8-0135-02
随着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日益扩散与深入,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信息时代,计算机课程自然也就成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不可或缺的主要课程之一。[1]项目教学法是当前国际教育领域方兴未艾的教学方法之一,是一种以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开展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中心,兼有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双重特征,对于计算机基础此类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有着尤为突出的应用价值。
1 项目教学法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本身对知识的自主性、探索性作为教导活动的基础,而且在当今社会的不停发展中,以人才的栽培和养育为目标,充足体现了以学生的需要和成长为中心,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充分的培养,进而将教学的过程整体分解为多个项目,并在老师的指挥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合作、分组、分工的方式来完成一个项目。项目教学法以对多样或是一样学科概念和原理的钻研为中间点,在实施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多样教授资源的利用来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从而在规定时间中对教学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2]
2 项目教学法的特性
2.1 研习内容
项目教学法中包括的研习内容不仅是之前的重点学习点,还是在学生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并且与现代信息的需求可以接轨的各类线索,最后概括总结成学习项目。因此,项目教学法的学习内容需要跟时代发展紧紧相关,知识点与时代必须保持一致。
2.2 项目教学法
在項目教学中,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学习性,主动让学生在项目控制搜索,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项目的搜索和设置进行探索学习,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进而完全改变之前老旧的学习方式。
2.3 项目教学能力教育
当今的项目教学法中,增强培育学生能力才是教学责任的最终目标,在教育时,老师在学生的创造性和合作性方面多加注意,考察学生在不停地突破自我的进程中如何学会自主思考。面对思路与想法不同的学生,教师要进行正确地引导,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引导与鼓励,积极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3 实施项目教学法具体步骤
3.1 选取教学主题
我们在选取计算机项目教导的主题时需要遵守的规则: 一是,项目教学主题选择的挑战性、真实性、趣味性原则。二是,项目教学的主题应密切联系计算机课程指导内容。三是,计算机项目教学主题应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并且在对项目教学主题进行选取之前,教师要对项目实施的进展实行全面的讨论,以对当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合理的预判,以便在问题发生时,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所碰到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提供实时的指挥和帮助,以保证项目教学任务的顺利执行。
3.2 制定教学计划
项目教学法对于新生来说较为陌生,项目具体实施计划如果让其单独完成难度较大,对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不利,这种时候老师可替代学生来对项目教学施展计划。
4 应用思路
4.1 选题
通常而言,项目教学中的选题应遵循三项原则:首先,项目必须有价值,可帮助学生学习某部分知识。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操作技巧,所以,教师为学生选定的探索项目也必须要围绕授课中的知识点展开,并能够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4]。所以,在选题的时候,教师必须立足学生特点,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为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得到有益锻炼奠定基础。
4.2 合理地设置项目
教师一般是布置项目教学法,所以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文化程度的高低来决定的,讲解者与听课者只是传统的师生关系,在现代化教育观念下,教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务必要转换,可以让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不能设计比较合适教学的任务是衡量项目设计和确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对于项目化教学来讲,项目化教学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是加强项目合理化的设置。
4.3 项目教学的参与
参与性是学生能够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前提,从培养主观能动性来看,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性,才能提供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性与创造性。
4.4 实施项目教学
这个环节是计划落实的过程,学生需要借助能动性的发挥,来将自己的设想变成作品。为了使学生全心投入这个过程,教师需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使他们能够在互相协作与帮助的情况下自主完成探索任务。[5]但是,若遇到特殊情况,教师也可考虑加入学生讨论,通过适当引导,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过难的问题。
5 策略分析
5.1 寻找相适合的项目
实施项目教学法得的前提是确定合适的项目,而项目实施的效果依据的是项目设计的质量。大多数情况下,项目设计应该按照项目教学的具体内容,以结合学生自身的爱好来安排。[6]此外,选取的项目需要注意项目与市场和行业之间的关系,根据市场的要求进行及时的调控,进而提高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更好地发挥,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5.2 以评价活动为辅助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项目教学法主导下的教学模式同样如此。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改变以往评价中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式,以过程性评价取代总结性评价,重点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表现,着力发掘学生的优点,给予激励性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学评价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同时也是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5.3 确定项目机制
让胸怀宽广、学习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的高年级学生担当老师,为一些低年级的学生解决在训练当中遇到的难题和困难,同时也能起到担任教师帮手的作用,当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时就寻求老师的帮助。由专业技能过硬的高年级学生带着低年级学生做项目,低年级的专业技能可以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得到学习,高年级的在教授项目过程中,自己的策划能力跟专业能力也能得到提升,专业技能得到巩固。
5.4 完善项目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试,是单一的评定学生的某一项技能,传统的评定方式相对单一,评价的是學生外在的显示语言的行为,很容易对评定方面进行量化,忽视了培育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不过在项目教学法中,经过课业考试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考试工作,关新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并且课程考试模式也采取多样化的模式,进行书面考试和答辩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各方面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定,从而研究下一方面学习的有效模式。[7]
6 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实施项目教学法有很多优点,但并不适合现如今的所有课程,不能将此课程盲目的运用到所有的课程当中去。首先应该加强教学法的实施教材,编辑出可以适合实施教材的项目教学法实施教材;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更新与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完成项目资源共享,更好地完成项目教学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架构以及学习能力等进行分组。然后,依据学生的分组情况,分批次展开教学活动
7 结语
从现在来看,很多院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时,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另外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导致教学效果并不佳,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一项新型教学方法,是在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及教学要求下产生的,可以对学生学习主体性及创新性充分有效发挥,同时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保证了计算机教学目标的实现。项目教学法通过实践证明了在课程教学中有着突出效果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计算机基础此类实践内容较多的课程而言,项目教学法的价值更是难以比拟。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项目教学法,从项目立项到教学评价等环节出发,采取良好的针对性的教学措施。经过几年在项目训练总结的经验,运用这种方法不但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且能够激励学生进行自我解决分析问题的潜力,通过让学生做并完成项目,大大地加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信跟兴趣。
参考文献:
[1] 林豪彪.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电脑迷, 2017,12(6):31-32.
[2] 朱清妍.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33(31):176-177.
[3] 胡秀.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25(3):393-394.
[4] 张萌.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 亚太教育, 2016,12(11):74-74.
[5] 陈煌.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13(1):115-117.
[6] 李鸿. 项目教学法在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课中的应用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13(3):274-274.
[7] 马津伟, 张福群.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29(14):110-111.
【通联编辑: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