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04陈呈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30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方式

陈呈军

摘要: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所以,在未来的社会,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将成为立足社会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尤其是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高小学信息数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了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各种新型教学方式层出不穷,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在课堂上以发布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该文将从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任务驱动;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0-0136-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各种信息设备已经成了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技术已经成了立足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是,就教学难度而言,信息技术学科相比其他文化课程难度要高,虽然学生对计算机等各种信息设备有一定的兴趣,但更多的是集中在娱乐功能上,对于一些基础理论和软件操作等比较难的部分反而没有太多兴趣。但是,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理论,熟悉相关技术,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接下来,笔者将从教学实际出发,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方式进行探究,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1 创设情境,发布任务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任务的设置,这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方向。通过发布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快速的做出反应,在任务的驱动下投入到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最终掌握相关知识。所以,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形式来发布相关学习任务,以解决情境中的某些问题为最终目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情境发布任务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尽量设计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这样能够让学生找到熟悉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学习《画组合图形》这一课时,笔者结合学生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和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随着学校的发展,现在学校校区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了,校领导在请示上级后决定翻盖一座新的校区,为了让同学们也贡献一份自己力量,学校决定请同学们来设计一个新校区的简易平面图,如果谁的示意图画得好,学校会认真考虑按照他的示意图来修建。这样的情境既贴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画图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能够很快地投入到相关内容的学习中。通过创设情境,根据情境发布任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驱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2 明确流程,理顺思路

在创设的情境中发布学习任务以后,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但是教师不能受学生的情绪影响,要把握好课堂节奏,防止教学活动偏离既定方向。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整体思考能力还是综合把控能力都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一步明确完成任务的具体流程,理顺学生思路,让学生明白具体的工作步骤,这样才能一步一步的接近任务目标,最终完成相关任务。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设计一个任务流程图,在发布任务后给学生详细讲解流程图,也可以在发布任务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制订相关流程,具体的方式可以参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哪种方式能让学生的思路更清晰就选择哪种方式。

例如,在上述的设计新校区的简易示意图的任务发布后,笔者带领学生现场制订了完成任务的具体流程,首先是要列出学校都有哪些建筑、学校的占地面积、学校的鸟瞰图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分别画出新校区应该有的建筑平面图,再然后把各个不同建筑的图形放在同一平面上,并调整好相关的比例,最后上色并标记相关数据和名称。在确定这一任务的完整流程后,学生也对如何完成任务有了清晰的思路,为接下来的实际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3 小组合作,合理分工

在明确具体流程,理顺学生思路以后就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最重要的环节--实践环节,这也是完成任务目标的主要环节。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并且对计算机的操作也不是很熟练,所以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任务,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

例如:在帮助学生理顺设计示意图的具体流程后,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由组长给每个组员分配不同的任务,有的负责收集数据,有的负责画出草图,再根据学生对画图软件的熟悉程度,分配不同难度的建筑图形,最后由组长将各个部分的图形组合起来,完成最终任务。总之,小组分工提高的不仅也是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还有对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

4 成果展示,综合评比

成果展示与评比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最后一步,但同样至关重要。以上述任务为例:首先将每个小组的作品收集起来,并集中展示,期间笔者随机挑选了几个学生,让他们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然后教师再客观地指出每个作品的特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要评价每个小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最后评选出最佳作品,并说明理由,对最佳小组给予表扬。做完这一步,就标志一节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束。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有趣的学习任务为主要动力,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学习相关内容。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要想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就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全身心投入,最终为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燕萍.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75.

[2] 何秋华.优化“任务”设计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J].黑龙江教育,2014(10):71-72.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