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电影《沉默》所想到的

2018-01-04王士跃

书屋 2017年12期
关键词:沉默基督教信仰

王士跃

好莱坞著名导演马丁·斯克塞斯的新作《沉默》是一部无法让人“沉默”的影片。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十七世纪葡萄牙传教士和日本基督教信众遭受镇压和血洗的历史,它竟令人想起古罗马政权逼迫初期基督教会的情形。然而江户时代的镇压手段显然更带有本土特色的野蛮和血腥,幕府统治者施行的是一次彻底的外科手术的摘除,将他们视为基督教恶瘤从日本肌体上剔除得一干二净。无论斩首活烧,还是水淹汤煮,日式折磨全套伺候。不但如此,并且长期追踪强制化疗,使日本基督教土壤完全焦质或沙漠化。这种绝根毒土的迫害被一位当时驻长崎德国医生记载下来,称其为“所见过的地球上最为残忍的对基督徒的迫害和折磨”。甚至传教士也从此寒蝉噤声,放弃了宣教,有的还甚至背弃了基督教而皈依佛门。基督教信仰似乎从此在日本销声匿迹,直到今日。

影片似乎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种印象,大棒政策之下大和民族不可能成为基督教生存和传播的沃土,反而只能变成西方精神信仰的“沼泽地”和荒原。用剧中日本判官井上大人的比喻来说,日本人宁可纳娶本族妻妾,也不会接受外国老婆,何况洋婆娘还是个能说会道,日后必将丈夫引入邪门左道的巫婆。将基督教与巫婆仙娘相比拟,透露出日本传统文化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戒心和排斥性,然而影片却未能将这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而是将背后隐藏的日本传统价值观念和民族心理禁忌简单而轻松地一笔带过。

日本文化传统中不存在“罪性”意识,只有“羞耻”概念,这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民族性格的深刻剖析,早已成为经典。日本人一向自视甚高且极端爱惜羽毛,名誉的无瑕、人格的自尊是日本民族动不得的集体软肋。稍微出现差池甚至犯错,便因而产生强烈的耻辱感,好像名誉人格蒙受玷污,只好极力补救,甚至杀身成仁,保全颜面。这样的民族怎么会承认自己的原罪和祖先的前愆?日本人连自己犯了过错都羞于启齿,讳莫如深,更何谈去当众忏悔认罪获得宽恕救赎。《沉默》的原小说作者远藤周作曾经在他的《对我而言神是什么?》一书中坦承“我长期为日本人没有基督教说的原罪意识所苦”,因而当影片中再三出现日本信众跪地面向神父忏悔的镜头,甚至在他们被推出行刑之际还掙扎着呼救做最后一次忏悔的时候,这是极具颠覆性的非日本人格化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当视为日本人性长期遭受压抑之下的骤然宣泄和完全解脱。

约两千年前基督徒同样受到罗马政权的迫害,尤其以戴克里先时代的镇压最为血腥和残暴。然而基督教运动转入地窟山洞,仍旧以星星火种赓续不熄,终燃烧成燎原火势造成罗马帝国彻底基督教化,连罗马皇帝康斯坦丁本人也受洗皈依了基督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罗马民众在经历了几个世纪基督教的洗礼之后,信仰心理与价值观念早趋成熟,接受基督教基本教义水到渠成,尤其是人类原罪与救赎重生的道理,万民皈依只是迟早的事。

然而日本在宗教信仰方面却选择了一个不同的走向。大和民族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基本是俗世而现实的。民间生活中似乎有神却又无神,他们的现世神曾经是日本天皇,而今日则由儒、佛尤其是神道教取而代之,可是他们信奉的“八百万神明”归根到底也无非是为了祈神求福、避邪驱鬼罢了。无论是哪一种迷信、哪一门佛、哪一家道,都无法使日本人低下头来认罪,因而也就不存在赎罪重生之说。这在日本的文学作品和影视文化中表露无遗,浸透于日本俗世行为和日常生活之中,甚至,在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方面也毫不迟疑地受到了这种国民集体无意识的左右和操控。比如日本政府就永远不想在二战问题上向所有遭受日军侵略的亚洲邻国道歉和认罪,除了政治和体制的某些因素外,对罪孽的集体健忘症似乎也折射出日本民族耻辱心态膨胀和拒绝悔过赎罪的国民性格。

曾经担任美国驻日大使的哈佛学者赖世和(Edwin Reischauer)对日本人的基督教观有过敏锐的观察,他认为:“日本人在接受基督教上面的失败和肤浅地借用,使我们认识到日本人只是接受了西方的外在文明,他们的固有传统对西方的理念和价值却无动于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日本人在效法和追捧西方的物质文明尤其科技文明方面可以说亦步亦趋,如假包换,然而在精神信仰方面却表现出了绝对的自信和免疫性这一奇特现象。如今,整个日本的基督教信徒比例不超过人口的百分之一,和同样深受西方文化洗礼的近邻韩国的基督徒人口比例不可同日而语。借用《沉默》中的一句台词“山河可移,本性难改”,日本在信仰方面的心理磐石在世界文明的湍流中始终屹立不摇,拒绝忏悔,从不认罪就是刻在上面的“该隐”记号。endprint

猜你喜欢

沉默基督教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如何走出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困境
不沉默才是金
美高院大法官“沉默”十年为枪开腔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