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
2018-01-04
作者:龙应台安德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岁;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方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
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推荐者
踩着“90后”的尾巴出生,18岁后孤身来到异地生活,目前为某大学2016级新闻学院学生。
推荐语
当你主动走向他,他才能走近你,这是《亲爱的安德烈》教会我的最宝贵的一课。
推荐故事
用理解筑起沟通之桥
2016年,我坐上了北上的火车,与父亲一起前往他乡。在学校报到的两天里,我们又爆发了两次大战——每一次都声势浩大,引得路人旁观。送他离开后,我回宿舍时,我也说不清此刻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心底的轻松与表面的不舍狠狠对峙着,分不清谁占了上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我们之间除了默默的冷战外,就是吵得天翻地覆。虽然我们之间有着血脉亲情,却连跟陌生人一样和谐相处都无法做到。于是,面对这种有些尴尬的关系,我选择成为一个陡弱的逃兵,只身来到异地。
看到《亲爱的安德烈》中说:“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彼时,我已经有一周没跟父亲通过话,争执的原因已经忘记,却也不知道该怎么打破这种僵持,索性就不再费心去挽回关系。而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这种无所畏惧其实不过恃着我们是最亲密的亲人,我知道自己永远不会失去这份爱。
一直以来,我都把我们之间僵化的关系归罪于他,却从未想过主动去为此做出一些改变。爱需要沟通,也需要经营和维系。没有凭空而来的理解,我在希望他走进我的世界的时候,自己却从未尝试迈进他的世界。
书中的母子间隔着性别、年龄、国籍……的差异,他们却用一封封信件搭建起一座平等对话交流的桥梁。这座桥梁让母亲理解儿子,让儿子走进母亲。我想,其实我们所有人都需要这样一座沟通的“桥梁”,不是吗?
精彩片段
MM:
音乐,已经成为我呼吸的一部分。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计算机打开,让里面的音乐流出。在音乐声里穿好衣服。吃早点,打开厨房的收音机。走路上下学的一路上,我的mp3音乐跟着我走。我可以一整天留在房间里整理我的音乐存盘,同时听几首不同的曲子,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在音乐里流连。不管在厨房、在浴室、在书房,任何时候,我活在音乐里。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进入了音乐的世界?小时候,从来没喜欢过你和爸爸听的古典音乐,更不喜欢你有时候放的欧洲歌曲,法国的《香颂》或者德国的民歌对我,都是俗气的kitsch。记得有一两次你和朋友们放了20世纪60年代的摇滚乐,甚至在客厅里跳舞。但是,我发现你们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听”音乐。
不过你们还是影响了我对“歌曲”的喜爱。我喜欢旋律优美的音乐,崇拜爵士乐。十几岁的时候,曾经对hip-hop“嘻哈”音乐的狂热,随之深入了美国的黑人文化。听“嘻哈”的时候,我一般不听大家都在听的热门歌曲,而是寻找一般人不知道的冷门曲子。一旦发现一首有意思的曲子,而且是朋友里没人听说过的,那真是如获至宝。拿这曲子和同样兴趣的朋友共享,大伙一起听,然后会有无穷无尽的讨论,讨论歌词里最深刻的隐喻和最奇怪的思想观念,那真是不可言传的独特经验——我不能跟你解释,因为那种经验是只为那一个时刻和气氛而存在的,就如同那些歌曲本身,不可言传而独特……
我不知道你要怎么回复我这封信,因为你不是乐迷。但是,MM,你“迷”什么呢?你的写作,或者文学,所带给你的,是不是和音乐所带给我的一样,一种独特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窥探的一种秘密的、私己的美学经验?
msn德国时间晚上九点半,香港时间清晨三点半
(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