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4张乐张翻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22期
关键词:前景电力系统自动化

张乐 张翻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用电的需求也在逐渐的提高,这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实行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不仅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提高供电质量,还能进一步确保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本文由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谈起,分析了当前的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2-0111-02

经过漫长的发展,当前国内电力系统的应用技术在逐渐提高,这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以及优化电力系统有重要的影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品普遍应用,提高了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的整体水平。通过加强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研究,可以促进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1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概述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指的是将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结合,进而为电力系统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从而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电力系统存在的运行故障等问题进行处理,最终确保电力系统的长久稳定状态。传统的电力系统管理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人力[1],而且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此外,及时电力系统出现问题,该项技术也可以帮助找到问题的起源,然后对其进行处理,防止其进一步扩展,从而使电力系統得以稳定运行。

2 配电网自动化模式方案

(1)将变电站主断路器和馈线短路器进行结合从而实现自动化[2]。即将变电站的下划线保护开关和馈线开关进行结合,从而构成一个环状的电网模型,进而实现配电网对线路开关以及通信开关的具体应用能力的提升。

(2)自动重合器自动化。这个方案是对两个相连的电网进行划分,将其划分成不同的部分,然后将重合器安装在分开部分的两端,如果故障发生,那么重合器就会被及时切断,进而减少故障的进一步扩散,也帮助电力企业减少相应的经济损失。当故障点再度闭合时,站内部的断路器就会再一次的跳开,此时存在于故障点两端的线路断路器会将故障段断开,最终实现电路传送。

(3)馈线自动化方案。该项自动化方案的实施,主要是将就地控制和远程控制进行结合,也可以说是将馈线上自助终端搜集的所有信息,通过电力系统中的特殊通信渠道,传输到电网主站[3]。电网主站对上面搜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然后再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若检测到相关数据信息发生电力故障,则要及时对故障进行切断处理,从而确保电力系统中非故障线路的正常稳定运行。

3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

3.1 管理模式存在差异

由于地理位置造成的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情况,在电力系统管理上面也有体现。相对而言,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电力系统的管理模式与现代化更为接近,而对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地区,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对电力系统的管理模式上也较为粗糙,和现代化的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那么对于该地区而言,电力系统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空间[4]。

3.2 变电站缺少值班人员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电力企业减少了人力的使用,但是由于当前的电力系统发展较为迅速,这时许多的变电站取消了负责看守的制度,那么就会使很多的变电站无人看守的情况发生。

3.3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基础坚实

由于我国的电力系统自上个世纪起就开始发展,一直延续至今,当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已经在很多城市相继建立。此外,不同城市之间的电网也在进行着相应的改造,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从而使电力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好,现已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相应的电力系统问题进行检测维修,这也是长期以来电力系统前进的重要一步。

3.4 实际供电与市场需求比例不协调

虽然当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在逐渐完善,但是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当前的市场对于电力的实际需求与电力企业的实际供电量之间,当前的企业供电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5]。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与所在地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其配电网自动化的水平相对也会较高,而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电力系统发展也会受到限制,这也是这些地区经常出现用电问题的主要原因。

4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前景

4.1 管理模式进一步细化

以前的电力系统管理模式,缺少对电力系统配电网方面的资金支持,如此也就阻碍了电力系统的向前发展。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顺利实现需要多项技术的共同参与,其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所以,为了将管理模式进一步细化,要将配电网自动化过程进行逐段分配。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开关装置、变电站闸门等进行设置,然后对其进行逐渐完善。二阶段,调整以及测算电力负荷,并加大通信设备的数量。三阶段,完善电力系统管理中心工作,使其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4.2 用新模式开发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

近年来,国家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关注度在逐渐提升,相应的其重视程度也有所上升。电力企业配电网自动化模式作为电力企业的重点工作,无论在什么地区,电网建设都很重要,该建设不仅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提高实际的供电量,还可以在整体上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4.3 实现配电网自动化功能

近年来,电力企业对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进行了重点思考,使得电力系统的发展越来越稳定,当然这也为整个国家的电力系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平台。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包含许多功能[6],如果能很好的将其实现,那么,提高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运行水平就指日可待。其一,主要是检测问题方面的功能。通过电力系统与网络系统的正常结合,可以对其收到的数据与安全数据进行对比,进而对存在的实际问题,给予适当的警告。接着针对传递的警告信息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问题的时间长短性,最后将得到的具体数据传递到数据库中。其二,实现自动解决问题。若在实际电路传送中出现地区性暂时停电状况,自动化系统可以对相应的电网结构进行重新组建,让带电区为停电区提供相应的相应的电源支持,进而保证其可以进行正常用电。

4.4 提高电能质量

配电线路安排的不合理就会使实际的供电量以及电能质量有所下降,因其线路在布置的过程中缺少规范,就会造成电路传输中的电量耗损,进而对实际的供电量产生影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因技术的不断变革创新,使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工作效率逐渐得到提升。以配电网自动化为背景,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对当前的电力资源进行一定的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电能质量。一,电能质量受温度的影响程度大,配电网自动化能够进一步保证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进而减少温度对其造成的影响。二,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是运用通信工程技术作为支持的,借助该项技术对数据进行搜集与掌控,可以更好的帮助提升电能质量。

5 结语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与多方面内容都存在联系,其不仅会对人民的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还会对国家电力事业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加大对其进行研究的力度,以此来为电力系统发展提供相应参考。

参考文献

[1]秦毅,王明惠,王猛.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及前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23(05):243.

[2]钟志鹏.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低碳世界,2016,(27):68-69.

[3]夏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科技信息,2011,(33):149.

[4]赵莹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及前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6):3.

[5]马峻峰,代冲.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与前景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6):165.(2015-03-23).

[6]刘怀远.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及前景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7,(02):165-167.

猜你喜欢

前景电力系统自动化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量子纠缠的来历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