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配网技术改造现状及网络优化策略探讨

2018-01-04汪昆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22期
关键词:网络优化电力配网技术改造

汪昆

摘 要: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电力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电力配电网进行技术改造和网络优化,一方面有利于维护配网持续、安全和可靠的运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益。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在对当前我国电力配网技术改造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造和优化策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配网;技术改造;现状;网络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2-0104-01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对电力能源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言之,也就是要在确保稳定性的基础上,提供和输送更高质量水平的电能。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必须基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科学、合理的开展配网优化改造工作,确保电力配电网可以持续、稳定和可靠的运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在开展优化改造活动过程中,通常会受制于配网超负荷运行、用电检查技术落后、配网结构不完善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配网始终处于质量差、效率低的状态,所以,开展电力配网技术改造工作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本文将对当前我国电力配网技术改造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网络优化策略。

1 配网故障定位技术和用电检查技术相对落后

要想确保电力系统持续、安全和稳定的运行,就必须采取更为先进的监测技术来采集和分析各种网络运行参数,从而利用故障诊断技术来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出故障区域和故障性质,进而在最短时间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和解决故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现实情况是故障定位技术拥有众多的技术难点,我国现阶段所采取的配网故障定位技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极大的提升了配网故障定位工作的难度,影响和制约了故障恢复的及时性。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配网用电检查技术较为落后,难以全面满足配网用电检查工作的需要,极大的限制了用电检查工作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开展电力配网故障检查工作的过程中,因为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会大幅延缓故障诊断的速度,导致故障检修工作无法及时完成,严重的还会导致更为严重的设备损坏,对电力企业的运营效益、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1]

2 现阶段我国配网网络结构欠缺合理性

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毋庸置疑,我国的配电网网络结构是比较落后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导致我国欠账过多。一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采用现代化的理念来建设配电网,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而以近邻日本为例,其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规划和建设配电网了;另一方面,从经济方面的因素来说,虽然我国中央政府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电力网络的建设,但各级电网更加倾向于将资金投向能够在短时间内看到成绩和效益的主网之上。以上都是导致现阶段我国配电网网络结构欠缺合理性的主要原因,结合电力配网运营工作的实际需求来说,必须继续现实需求,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配电网网络,如果重视程度不足,就会导致配网工作效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之上,并影响安全生产工作[2]。总的来说,结合现阶段我国电力配网网络结构而言,结构欠缺合理性是最为明显的缺陷,加上未能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不利于电力配网始终处于稳定工作的状态,导致在运行过程中电力配网过多的产生各种类型的故障,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3 配网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30年之后,GDP总量稳居全球第二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对各种电气设备的需求大幅提升,使用频率越来越频密。据权威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用电量水平在21世纪头一个10年,迅速增长。尤其是现阶段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作的推进,以及城市风貌改造工作的开展,导致电力配网运输场地严重不足。举例来说,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配电网都存在着供电站数量较少的问题,导致在电能输送和供应活动中,由供电站所供应的电能已无法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受此因素的影响,电力配网会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势必会造成相关设备和线路的损坏,进而陷入恶性循环的局面,无法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和充足的能源。

4 关于电力配网技术改造和网络优化的对策

4.1 科学规划,加大建设力度

通过学习和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后,笔者认为:在电力配网改造和优化工作的规划阶段,就应当秉持长远发展的眼光,科学的进行战略布局工作,在对症下药的基础上,未雨绸缪,对配电网未来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当前,我国的电力配电网普遍表现出建设力度无法满足现实需求的问题。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用电量水平还会继续大幅度提升,那么就会导致配电网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从而影响和危及配电网稳定、安全和高效的运行,因此,對于电力企业来说,必须持续的开展电力配网技术改造和网络优化工作,电力配电网最为关键的功能之一在于构建和强化电力企业同众多用户之间的联系纽带,要想实现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质性,就必须建设出具有现代化理念、更为稳定的配电网络出来,以便降低和规避配网故障对于电网的负面影响。为此,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必须充分结合当地的用电情况,举例来说,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用电量较大的区域,就应当投入更大的力度来进行建设,在此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变电站位置的选择,提高规划建设工作的合理性。另外,针对配网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的问题,应当积极的进行技术创新,开展实时数据监测工作,如果该情况在较大范围出现,就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调控措施。

4.2 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电网网络结构

现代化、合理的配网结构是确保配网长期、稳定和安全运行的基础,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电网网络结构。在开展该项工作之前,必须全面、充分的考虑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当前电力运行现状等,发现和找出配电网所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所在,只有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方案。[3]在此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配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长期、持续地开展配网优化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造和调整。另外,笔者基于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状况来合理安排优化改造工作,如针对性的采取防雷击、防雨雪的措施等。

4.3 采用更为先进的用电检查技术

落后的用电检查技术,导致在现实工作中无法及时、准确的开展故障定位工作,所以,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必须落实技术创新工作,积极引进和创新用电检查技术。需要注意的是,配网用电检查技术需要将数据采集技术作为基础,以便能够在发生故障时及时的发现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最终降低故障对于电力运输活动产生的负面影响,确保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对电力能源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电力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技术实力。我国配网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工作效率低下,时常因为故障无法正常的进行电力能源的供应。为此,笔者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目的是为了提高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陈敏康.有关配电网运行稳定性保障措施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23-26.

[2]赵金永.关于配电网安全管理问题及如何改进[J].通讯世界,2014,(22):71-72.

[3]金永祥.电力系统配网工程技术分析与安全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27):59-61.

猜你喜欢

网络优化电力配网技术改造
研究电力配网运维管理问题
电力配网的生产过程管理
电力配网自动化中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应用
关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及其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