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 保护好你的心脑血管

2018-01-04乔岩

大众健康 2017年12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心肌梗死活性

乔岩

冬季气温明显下降,再加上空气污染、感染性疾病、身体生理功能变化等,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那么,在冬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寒冷的冬季来了,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心脑血管疾病又进入了高发季节,各大医院的急诊科人满为患。

心血管病患者冬季为何难过

1.气温 寒冷刺激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心率增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升高血压。

2.维生素D 维生素D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秋冬季机体维生素D水平下降,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疾病以及心衰的风险。

3.胆固醇 高胆固醇血症离冠心病只有一步之遥,胆固醇水平也呈季节性变化,冬季胆固醇水平最高,夏季最低。

4.血压 冬季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升血压激素水平上升,导致血压升高和易波动,老年人更明显。

5.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管舒张功能,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而冬季体力活动相对减少。

6.凝血活性 冬季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VII等促血栓物质活性增强,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小板活化,更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7.激素 冬季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水平升高,会导致心脏兴奋性增加,外周循环阻力增加,升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

8.空气污染 空气中PM2.5等污染物会增快心率,升高血压,激发血管炎症反应,导致血液高凝状态。PM2.5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而冬季PM10和PM2.5水平明显升高,以北京为例,PM2.5水平在冬季会增加接近57%。

9.感染 冬季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急性冠心病事件。

10.饮食和肥胖 冬季,人们往往容易摄入更多高脂肪饮食,引起肥胖,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也明显升高。

冬季气温明显下降、空气污染、感染性疾病以及身体生理功能变化,从而导致高血压;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等;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主动脉夹层;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发病风险提高。其中心肌梗死、肺栓塞、脑卒中及主动脉夹层等危重症所致猝死发生率会大大增加。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六大注意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度锻炼,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情绪波动太大。

2.寒冷天气注意保暖,气温零度以下和雪天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外出时要做好保暖防护。

3.空气污染严重的雾霾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要外出应戴上防霾口罩。

4.按时休息,避免劳累,多喝水,增强抵抗力,注射流感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

5.严格遵医嘱用药。

6.高血压患者同样剂量的降压药,在夏季可以把血压控制不错能够达标,但在冬季就有可能效果不理想。季节交替时,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做好血压监测,避免血压过高或者过低。出现血压升高或有头晕、头痛和胸闷等不适及时就诊,及时看医生調整药物剂量。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心肌梗死活性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采购情况分析
蛋白酶对禾花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心脑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吸烟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致澳大利亚平均每天17人死亡
牛奶也有“死”和“活”
保肝药物体内活性筛选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