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城市人文再现百年荣光

2018-01-04孙凯EMO高蒙萌IMAGEEric邱梓豪

珠海 2017年11期
关键词:横琴院落珠海

文|孙凯 图| EMO 高蒙萌 E-IMAGE Eric 邱梓豪

传承城市人文再现百年荣光

文|孙凯 图| EMO 高蒙萌 E-IMAGE Eric 邱梓豪

INHERITANCE OF CITY CULTURE,REAPPEARANCE OF HUNDREDS YEARS OF GLORY

1908年,在如今的香洲湾海域附近的海岸之上,一群矢志实业兴国的爱国商人,正在试图通过“商战”的方式应对越发迫近的殖民威胁,试图挽救风雨飘摇中的晚清政府,在他们的积极号召和不懈努力之下,“香洲商埠”在一片荒芜之中兴起,并迅速繁荣发展。虽然,因各种原因影响,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民间商人和海外爱国资本组建的“免税特区”在开办仅三年后就衰落崩塌,但这种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进取意识,却深深烙印在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深处,成为一座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

百年时光匆匆而过,中国早已摆脱积贫积弱的落后状态,以日渐强盛的姿态重新屹立世界,珠海也早已不再是曾经的一片盐滩,边远渔村。在横琴这片被誉为“特区中的特区”的土地上,百年前香洲商埠的名字被重新提起,并通过一座座中国传统院落的形式再现百年前的盛世繁华,在这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桥头堡之上,宣扬着中国文化的回归与复兴,延续一座城那历经百载却依然未改的人文精神。

再现百年世纪繁华

20世纪初,爱国侨商伍于政与澳门商人王诜等商议,拟定在邻近澳门的沙滩环(今香洲香埠路一带)兴建商埠,以吸引澳商,对抗葡人在澳门的势力扩展。对商埠的名字,劝业道以选址在香山场与九洲环之间,各取一字,定名“香洲商埠”。王诜等人多方奔走,先后共筹措58万银元作为商埠的开发基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商埠破土动工。当年即“建得二层楼6间铺位的20栋,3间铺位的8栋;三层楼的2栋。楼间相隔4米,南北对向,整齐美观,有10多条街道,每至夜晚灯光如昼,热闹非常,被誉为‘中环街市’。由此吸引港澳、四邑等地商贾纷纷前来经商,南海各地渔民相继迁来定居。”

清宣统三年(1911年),晚清政府钦定香洲埠为自由港,辟为60年无税口岸。同年底,因一场持续6个多小时的大火,上千间商铺化为灰烬,加之清廷内部对香洲建无税商埠意见不一,拱北关洋人税务司亦出来干涉,投资者纷纷转移资金,香洲商埠由此衰落。盛极一时的香洲无税商埠,被后人称之为珠海历史上“第一次办特区”,是珠海近代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其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仍不失为一次大胆尝试,对半个多世纪之后珠海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发展留下不少借鉴之处。

1980年,珠海经济特区建立,建立之初的珠海经济特区,包含拱北、湾仔小部分,及至1983年,扩展到包括香洲、吉大、拱北、前山、南屏、湾仔地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特区与曾经珠海第一个“对外经济特区”在历史的推动下,机缘巧合地完成了地域上的重叠。百年香洲埠代表的城市精神,以另一种方式得以传承和发扬,也让年轻的特区在发展前进的过程中彰显出独特的精神魅力。这种源自香洲商埠的城市精神和由此吸引而来的各方资源,在助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为这座城市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从广义上来说,2011年进入珠海的游浩东和他的团队,也是被这座充满活力的特区城市这种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吸引而来。游浩东是四川人,在进入珠海之前,他们的团队一直在致力于文化产业的开发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2009年12月16日,继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在珠海市横琴挂牌成立。在横琴这片处女地上,游浩东看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之路,并开始积极谋划他们在这片新蓝图上的布局。

通过在珠海这座海滨城市的多年耕耘,以及对珠海城市文化的深入发掘,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的游浩东及其所在的项目团队,将香洲商埠这个代表了珠海最早对外开放的商贸口岸作为了项目的名称。同时,在横琴这个特区中的特区,在这片珍稀的土

地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之上,他们试图用一座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古典院落群,还原中国传统的院落文化精髓,再现一个世纪前香洲商埠开埠之时的繁华盛景。

游浩东成都地建集团公司华南区总裁通过在珠海这座海滨城市的多年耕耘,以及对珠海城市文化的深入发掘, 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的游浩东及其所在的项目团队,将香洲商埠这个代表了珠海最早对外开放的商贸口岸作为了项目的名称。

于是,一座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院落群在横琴的土地上破土而出,担任项目开发公司总裁的游浩东说,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一个多世纪前推动香洲商埠开埠的先驱者致敬,并将商埠所代表的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进行继承和发扬。

用建筑传承城市人文精神

建筑是文化的符号,也是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最佳载体,黄土高坡上的乔家大院、巴蜀之地的杜甫草堂、徽派建筑高耸的马头墙、十里洋场中西合璧的砖石混构、还有岭南特色的精巧院落,不同的建筑风格,无不承载了当地人各自不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向往。建筑,也是对文化最好的传承,历经百年风雨而屹立不倒的古老建筑,无不是当年故事的无声讲述者,那一道道岁月留下的痕迹,都是时代最好的见证,建造一个传承历史文化同时又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建筑,是游浩东和项目建设团队对香洲埠最大的期望。为了实现心中这份对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的执念,建设团队辗转全国各地,延请了全国各地的工艺师傅和传承古老建筑技艺的老工匠,用最正宗的传统建筑工艺、最好的材料,倾力打造一座时代的文化地标。

参与过都江堰工程、杜甫草堂等川派代表建筑修复的老匠人和传承他们精湛技艺的后人;濒临消失的传统建筑工艺硕果仅存的传承人;世代坚守传统手艺的东阳木雕家族……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匠人汇聚在横琴这片年轻的土地上,将川、晋、徽、海、岭南等全国各地各种代表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不同建筑风格重新排列组合、融合碰撞,呈现出136座各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院落,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在此传承发扬。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即“坊市”,由街道与围墙分割形成的固定生活和交易空间,传承千年的中国城市基本格局由此形成。北宋以“街巷”取代“坊里、坊市”制,街巷院落,构筑成一座城的人文核心,承载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情怀;编织出一个充满人情味儿的人文中国。

“街者,四通道也”,自古就是承载商业功能,传承城市文明载体,如北京国子监街、苏州平江路、平遥南大街,无不是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最好传承,在香洲埠,雕绘、织锦、翡翠……每条街都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诉求,传递着项目对城市文化的思考;“巷,里中道”,直为街、曲为巷,干为街、支为巷,成都宽窄巷子、南京乌衣巷,巷弄,成为链接公共与私密,个人追求与城市文明的合理缓冲,成为香洲埠曲径通幽的别样景致;院落,是中国人居文化的核心,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心灵港湾,林语堂曰“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在老舍的记忆中,北京的四合院也成为了他笔下作品的“原乡”,而香洲埠的136座院落,无不是开发者和他未来的主人,那份记忆深处对院落人居最深沉的眷恋。

由外而内、从城市到人居,136座院落及其他功能性建筑群的合理布局,“街、巷、院”传统空间营造理念的重新组合诠释,为城市、为世界,贡献一座致敬中国传统人居文明的文化新地标。

打造一座文化新地标

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国建筑文化的同时,香洲埠的建设过程中同样加入了建设者们对岭南文化的思考和现代建筑元素,以期在传承古老文化的同时,为城市打造一座传承古老建筑艺术,同时又展现现代人文精神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游浩东介绍说:国人对土地有一种天生的眷恋,所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们要尽可能地发挥每一寸土地的最大价值,向中国和世界展示,中国人也可以做出传承历史的好建筑。所以在项目规划上,他们在借鉴自己曾经的成功案例——洛带博客小镇项目,一个同样汇集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文化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了岭南建筑特点,将岭南建筑风格元素和他们对建筑文化的理解共同融入到项目的规划思考中,中国典型的传统建筑元素在这里焕发出茁壮向上的蓬勃生命。

在承载文化价值之外,建筑的本质仍然是其功能性,作为入驻横琴文化创意区首批文化产业类项目,香洲埠被列为了广东省三大文化产业项目之一。香洲埠在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在使用功能上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在游浩东的介绍中,未来的香洲埠将在建成后引入包括国粹馆、书院、画院、精品酒店、高端民宿等一批不同类型、不同业态的文化项目,同时延请国内各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国家级工艺大师等文化艺术类的大家入驻。为未来横琴搭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性交流平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珠海的城市文化推向世界。

用建筑传承历史底蕴,用工艺延续城市文脉,香洲埠的出现,彰显了一种民间参与的力量,在推进产业复兴的同时,文化的复兴也在他们和更多文化产业推进者的共同参与下,展现出新时代的蓬勃力量。游浩东认为,香洲埠136座代表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的院落以及其他不同功能区的建筑本身以及其承载代表的价值功能,正是对城市人文精神的最好传承,同时也是对自己心中那份文化情怀的最好诠释。

猜你喜欢

横琴院落珠海
八一作品
多姿多彩的横琴
这条鱼今日在珠海掀起热浪!7.7亿诠释珠海水产业发展新态势
珠海横琴铁建广场
风口浪尖上的珠海银隆
澳门单牌车入境珠海横琴政策落地
横琴房价六年翻五倍
院落里的黄昏
麻省总医院在珠海起航带来什么?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