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问题分析

2018-01-03戴悦

经营者 2018年17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

戴悦

摘 要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内企业管理趋于完善,国有企业正逐渐加快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步伐,以此紧跟市场发展的脚步。企业通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能够合理地将目标与运营计划相结合,使企业明确目标值,并根据已经建立的管理制度,对企业的预算资金制定科学合理的管制策略,从而做到更好的资源优化配置。国有企业想要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就必须结合企业自身财务的实际情况,将业务运营主线以及财务运营作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本文主要对当前国内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实践问题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也开始发生变化,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中,优胜劣汰逐渐成为市场发展的趋势。在经历了市场经济改革和调整以后,一部分国有企业由于自身原因,已经从市场经济中退出,而另一部分则靠着自身对市场的探索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开始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并利用市场环境,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未来的改革深化阶段中,国有企业仍然要保持探索性和挑战性,迎合市场环境,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强化,使其跟上市场发展的脚本。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改革的重点工作,由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企业战略发展的管理、计划和控制中具有优势,所以国有企业应当将其作为协助企业管理的重要管理工具,使企业内部得到更好的管理。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概述

在国有企业中,管理体系的效果直接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而在目前的企业管理体系中,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作为市场发展趋势下出现的管理体系,需要企业业务运营预算管理的支持,并以此作为构建基础。企业在明确自身在市场中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规划后,应以此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确定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计划和资源分配。[1]另外,国有企业在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将管理体系与员工的利益相关联,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在管理体系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时,在管理体系的作用下,要让员工不仅对公司产生归属感,还能实现自身奋斗与拼搏的价值,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

三、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搭建预算管理架构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在传统预算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进行进一步全面管理,全方位管理架構的规划。预算管理架构的构建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只有以完整的组织结构作为基础,才能顺利构建预算管理体系。通常情况下,预算管理委员会会长皆由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担任,以实现全方位预算管理,并将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联系。[2]在组织结构的组成架构上,要保证企业中各个重要部门都积极参与。其中,在预算管理委员会中,副会长或主任等职务可以由总经理或总会计师担任,在企业日常事务的预算管理中,可以让预算管理人员与各个部门的人员对接,以此实现各个部门的员工都参与企业预算管理中。

第二,明确预算管理体系框架。在企业各方面业务运营过程中,预算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推动企业在市场上的发展,还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国有企业想要在企业内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就必须明确预算管理体系的框架,将预算管理体系融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构建中,利用企业内部制度的约束力,促进体系的稳定运行。明确预算管理体系的重点在于要明确优化预算的一系列流程,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相关细节。

(二)做好预算管理工作

在目前的国有企业中,其发展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细的过程。在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先将年度预算转变为月度管理,再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企业的月度预算制度,相较于年度预算,月度预算更容易把握预算的运行实施,并且风险较小,只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月度计划管理的实行,在实行月度管理计划时,需要具体到谁花钱谁算账,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月度预算的准确性,[3]同时在发生问题后,及时与企业内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及时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积累而产生雪球效应,使企业财务管理出现重大纰漏;二是对传统的费用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在把营利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目的时,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取消年度预算的偏离考核,以此保证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

站在宏观层面的角度来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的管理工程,在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对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构建周密严谨的全面预算管理运作环境是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而预算管理模式则决定了决策机构对企业预算的管控方式。另外,想要保证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企业的正常运行,要在机制方面做好完善和保障措施。

(一)制定规范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一套能够严格规范的制度作为辅助,来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落实。从预算编制到绩效考评的所有环节,都需要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应当顺从体制原则和内容体系等环节,对某些细节进行明确规定,使企业中各个部门的员工都能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二)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

通过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能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及时对潜在问题和突发事项进行准确判断,同时向预算执行部门提供建议,[4]以此保证预算管理在问题发生前就制订出有效的控制方案。另外,预算执行监控机制能够有效监控预算执行人员对于工作的落实情况,保证管理制度在企业中的正常运行。

(三)绩效考评的信息反馈机制

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管理人员想要全方面了解管理成效,可以在企业内部实施绩效考评,以此及时了解管理成效。但是,必须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以免对绩效考评结果的有效性造成影响。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反馈机制,形成预算编制到信息反馈的循环体系,有效激发企业的前进动力。另外,绩效考评的信息反馈机制能够有效反馈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而采取合理的保障措施,保证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稳定运行。

五、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想要在市场上寻找转变和突破,必须在管理方式上做出改变。科学合理地利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使其在企业中顺利实施,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约束和激励企业正常商业运行的重要管理工具,也是促进国有企业管理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为浙江省烟草公司宁波市公司)

参考文献

[1] 岑飞.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问题分析 [J].财会学习,2018(20): 177-178.

[2] 辛文龙. 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D].吉林大学,2016.

[3] 申颖. Z公司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案例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4] 焦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
分析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系统的开发与建设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