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8-01-03赵云鹤

教师·中 2018年10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赵云鹤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这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用。在职业院校教育中,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作为主要的人才輸出场所,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快教学改革进程,职业院校需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在职业院校的教育中怎样更好地展开课程教学改革以及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措施与方式,以求实现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实践

一、传统职业院校教育中课程教学现状

1.纸质教材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多数职业院校教学中,课堂教学使用的教材普遍是以纸质教材为主,大量的书本文字与静态的图片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前的科技发展中,学生所接触到的资源形式愈加多样化,且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中,实践性教学课程过多,单纯的书本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要求,难以将实践操作等内容充分展现,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职业所需知识难以实现结合,学生对实践操作难以上手且在操作中会由于不理解导致操作难以继续,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何况在实际教学中,多数的书本教材是为了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题目,以便完成教师的课后作业,导致资源浪费。

2.教师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随着我国教育背景的大改革,职业院校的生源正在逐渐增加,但由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的不同,在课堂中的理解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当前的职业院校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是以直接讲授知识为主,没有过多的知识引导,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实际掌握不同且在之后学习效果反馈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难以达到目标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难以有效掌握,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最终形成学习厌烦情况。

二、“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与实践方式

1.利用互联网,开发数字学习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在职业院校教学中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与专业学习过多,教师单纯地依靠书本教学难以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移动终端的使用中加强对课程的教学,将教材中所涵盖的所有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并制作成相关的教学视频,在校园网中建立属于班级的交流群,将所有知识内容上传至交流群中,定期为学生更新与提供更多的新知识,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将教学资源自行下载并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与学习模式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教师通过将教材知识透彻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综合提供合适的教学资源。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下载学习资料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喜好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

2.利用互联网,构建移动学习终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手机作为教学载体,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教学中移动终端课程设置,在课堂中通过与学生情况相结合展开更为现代化的教学活动,建立教学资源移动终端。例如,在当前的移动终端发展中,QQ、微信、微课等形式是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学习交流群进行知识讨论,帮助学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组的形式与同学、老师加强彼此之间对问题的沟通与交流,通过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多种形式实现在线学习,而一对一形式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疑惑。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移动终端上的学习方式能够为学生随时提供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及时处理学习问题。

移动终端中的学习课程设定能够帮助教师随时随地对学生学习情况实施记录,同时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学生通过对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加强自身的实际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推动“翻转课堂”的实施

随着新课标教学的推广与普及,我国教育理念需要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而翻转课堂教学形式的出现,是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倒置,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推广与普及,当代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栋梁与主要发展者和建设者,其在课堂中所学知识与所运用的理念需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在相关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网络资源网络课堂与思想教育课堂相结合,使学生在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掌握实践理论的同时,能够加强自身在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品质。

例如,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根据课前的知识预习,在实际课堂中能够有针对性地通过学习视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任务。同时,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同样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相关思想教育资料的播放与学习,让学生能针对国家社会思想与建设的发展展开深入探讨,加深学生对爱国之情与自身的社会主义观念的认识,从而从侧面影响学生的自身思想意识,使其在之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奋勇直前。不仅如此,翻转课堂在教学中应用的同时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两种方式的结合能使学生在教学中将自身学习意识充分体现,在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更深的责任心。

4.建立开放的教育考核方式

在职业院校的教学考核中,以往对学生的能力考核与实际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主要采用试卷的形式,且对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完全以试卷成绩作为标准,导致教学成果难以充分体现,对学生能力的教学考核过于片面化。职业院校教学主要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因此在现代化的考核中,考核方式需要以学生实际能力为主,通过“互联网+”教育实现对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依靠互联网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对学生实现“日常学习+最终实践表现”的双重评判,彰显教学的公平性。在日常学习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在网络课程中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实际的评价,在期末对其他学生与教师展开教学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展开全方位的了解与掌握之后将平常成绩与最终考核成绩以百分比的形式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评比,如平常成绩×40%+期末考核成绩×60%=最终成绩,且教师在考核过程中需要注意公开化与公平化,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应用不仅包括在课堂中对多媒体等互联网技术使用,还包括对教学形式的改革。从教学方式入手,深入更新教学内容,最终对教学理念加以深化与改变,扫除传统的教学形式中的弊端与不足之处,通过与“互联网+”时代理念相融合和对实际教学效果的提高,加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汽车制造工艺技术”课程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26(6):29-32.

[2]王 鉴,安富海,李泽林.“互联网+”背景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进展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7,38(11):105-116.

[3]陈丹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7(10):130,132.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