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运卿:德艺双馨著华章

2018-01-03陈安源周菲菲

时代青年·视点 2017年9期
关键词:医德肝病医生

陈安源 周菲菲

盛夏的漯河,驕阳似火。8月6日,在凉爽简洁的漯河市中心医院一分院院长办公室里,记者慕名采访了该院院长、副主任医师、豫南知名肝病专家安运卿。

博学、睿智、热情,是安运卿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本科学历、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多次在上海、北京进修学习的安运卿。36年来,他的青春在平淡中流逝,激情在平淡中驻留,事业在平淡中延伸。平淡,成了他不忘初心,治病救人的人生主题;医院,成了他不离不弃的“家园”;患者,成了他每天最近的“亲人”。

2015年,上任伊始的安运卿,在总结历任院长成功治院的基础上,很快摸清了院情医情,找准了“人心聚、事业兴”以人为本的兴院之路。他以身作则,务实创新,宽厚待人,与全体医务人员打成一片。他把“权威”全部用到尊重理解、关心支持医务人员的工作上,并充分激发医生的巨大潜能,重点鼓励中、青年医生的进取创新精神。不久,该分院的医生由起初的“观望”转变为“钦佩”。

狠抓机遇创一流。为使医院在改革大潮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安运卿坚持挤出时间为自己“充电”。此外,他把班子成员的再学习、再提高,提升到医院重要的工作之列,从医德医风抓起,要求把患者反馈考评医生的制度落实到位。通过纵向比较,查漏补缺,因院而宜,该院制定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方案。

不辱使命显本色。2017年6月12日,星期一,这天找安运卿大夫就诊的患者和往常一样多。到了中午下班时间,却还有很多患者没有看上病。有一位来自驻马店市西平县农村的中年女肝病患者,在他的门诊室外,非常焦躁地来回走动着,急的团团转,嘴里还自言自语地连声说:“这咋弄里!想着中午之前我能赶回家,得给瘫痪在床的婆婆做饭哩!”安运卿知道情况后,征得其他患者同意后先给她看。诊断后,安运卿又亲自安排人用自己的车把她送到车站,感动得这位患者不知说啥是好。等把等候的患者诊断完后,时间已是下午的一点多钟。不料,这件小事,却在患者当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患者私下纷纷议论说:“想不到现在的医院,还有这样的好医生!”

6月12日,安运卿加班为患者诊断。

开拓进取谱新篇。一个正确的决策就是一个成功的起点,安运卿围绕“改革发展”这一重大课题,把工作重点定位在“患者至上、优质服务”上下真功夫。提出“创造条件,培养提高全院医资水平,把病源优势转变为名医名科的医资优势的发展目标。”鼓励各科医生争当名专家、好大夫,不做看小病的庸医生。克服种种困难的安运卿,想尽办法选派青年医生外出深造学习。同时,该院还多管齐下,采取“请进来”与“挖资源”相结合的举措,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平平淡淡才是真。安运卿36年如一日,视患者为亲人,淡泊名利,甘愿奉献,不求索取,连年被院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挑战肝病的治疗中,他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他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许许多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为众多患者撑起了希望的蓝天。

安运卿的生活是平淡的,他的工作是平凡的,在他平凡的工作中,却蕴含着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记载着他为患者所付出的感人事迹和爱岗敬业的默默奉献。他以卓有成效的“劳动”,为自己平凡的人生勾上了璀璨的一笔。

猜你喜欢

医德肝病医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最美医生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
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问题探讨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