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定边风电330千伏尖山变成功投运
2018-01-03
2017年8月11日23时38分,历经三年艰苦卓绝开发建设,大唐定边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30千伏尖山变电站正式投运成功。这一刻,定边公司每位员工心中都充满了自豪、欣喜、激动;这一刻,将永远铭刻于所有参建工程人员的心中。
大唐定边风电330千伏尖山变成功投运
大唐定边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杨改良 李佩佩
2017年8月11日23时38分,历经三年艰苦卓绝开发建设,大唐定边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30千伏尖山变电站正式投运成功。这一刻,定边公司每位员工心中都充满了自豪、欣喜、激动;这一刻,将永远铭刻于所有参建工程人员的心中。“终于带电了!其中经过多少曲折,付出多少艰辛,只有我们风电人自己清楚啊……”该公司总经理陈凯感叹道。
330千伏尖山变是定边地区列入《陕北地区新能源开发建设方案和输电规划》的三大新能源汇流升压站之一,该站的投运,直接解决了周边超过百万千瓦风电的送出问题。
和衷共济,务实之心顶天立地
2008年,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引导下,陕北新能源开始大规模开发。在此背景下,2010年,定边公司成立,致力于定边区域内风电开发,2011年,该公司张家山风场一、二期项目相继投产发电,随后,新项目也陆续开发拓展至定边县油房庄区域。
油房庄乡位于定边县城南25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风速6米以上,是定边县境内的优质风资源区,可开发容量超过百万千瓦。
秉承大唐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定边公司第一个提出建设330千伏联合升压站方案,后经多方沟通协调,得到了陕西省发改委和国网陕西电力公司的认可,从此拉开了尖山变建设的序幕。
“2014年,刚接到牵头建设330千伏尖山变的任务时,面对全新的联合建站模式,我们感觉困难重重。”该公司主管工程的副总经理谢龙说。困难就是压力,压力就是责任,面对任务,该公司立刻进入战斗状态,集中全员智慧和力量,不断创新方法,解决问题。
规划发展部全体人员马不停蹄,开始了变电站前期工作,项目可研审核、建设用地审批以及最复杂的环评,逐条落实、推进,确保尖山变具备开工条件。计划物资部积极调研,多次组织共建方开会,确定共建模式,签订合作协议。同时,财务管理部全力做好资金准备,积极协调共建方的资金投入。
2014年5月,省发改委、国网陕西电力公司组织召开榆林地区新能源接入系统建设方案协调会,正式确定由大唐定边公司牵头,联合华能定边新能源公司等四家企业共同建设油房庄330千伏联合升压站。
2014年9月27日,油房庄330千伏联合升压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网公司审查。
2015年8月14日,油房庄330千伏联合升压站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9月23日,五家共建方签订《定边油房庄330千伏联合升压站合作建设投资协议》。
2016年6月24日,定边公司油房庄330千伏联合升压站360兆伏安变压器主体安全就位。
2017年8月11日,定边330千伏尖山变投运,李波摄
2016年10月12日,油房庄330千伏联合升压站通过了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组织对升压站受电前监督检查,符合投运要求。
2017年5月19日,油房庄330千伏联合升压站调度命名为330千伏尖山变。
2017年7月21日,330千伏尖山变启动验收委员会顺利召开,为启动试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
每个看似简单的节点数字,都凝聚着大唐定边人无数艰辛和汗水,是“务实,奉献,创新,奋进”的大唐精神在毛乌苏沙漠落地生根后开出的最亮丽的鲜花,也是“战严寒、斗酷暑、吃风沙”风电精神的再现。
2017年8月5日,线路架接,杨改良摄
披荆斩棘,创新之路战天斗地
当时,公司油房庄一、二期10万千瓦容量项目正在开工前紧张准备阶段,张家山三、四期和徐新庄、双山共计25万千万容量项目,也已陆续核准待建。对一个不足百人的公司来说,摆在面前的困难可想而知。
头等难题就是时间紧,必须赶在正建项目风机吊装结束前带电,否则,新机组将无法投运。另外一个难题就是任务重,项目科研生产、审查、环保批复、土地证办理都需要一步步从县级、市级到省级,招投标、设备供货以及施工现场外协等工作,哪一样都不能落下。当然还有经验少,第一次承建330千伏等级的变电站,工程建设和生产技术人员力量不足,加之五方共建的全新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2015年8月14日,在定边公司和共建单位的多方努力下,尖山变正式开工建设。与此同时,油房庄一、二期项目已经分别在2015年底、2014年底相继开工建设,后续张家山三四期、徐新庄项目具备开工条件。
时不我待,开弓没有回头箭,没有任何退路,只能全力以赴,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重新调配人员,及时成立了设备催缴、工程建设和现场协调三个领导小组,分别由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及总会计师任组长,同时为工程部配备了三位主任,充实了多名青年生力军。工程管理部加强制度管理,相继出台工程管理制度70余项,并结合项目经理负责制,把责任落实到人。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组织规划、计划和工程多个部门,多方论证,制定工程里程碑节点,将资金和设备供货与节点紧密结合在一起,把节点进度计划张贴在会议室,随时提醒每一个人。
2017年1月4日,公司总经理陈凯在延安开完会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天阴的特别重,由于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和县政府协调相关问题,他便连夜驱车赶往定边,结果被大雪堵在靖边段高速路上,哪都去不了,只好在车里凑合着住了一晚上。2016年2月,时任党委书记(现任总经理)陈凯,连续一个月挨个去主变、开关和保护厂家催货,并在哈尔滨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住了一个星期,直到敲定主变供货日期才返回公司。
“在与国网陕西公司的协调中,天气特别热,王书记就等在楼道,生怕错过要找的人,而且常常西安、定边、榆林多地跑,有时一天就要走一千公里以上。”公司党委书记王润兴的司机说道。其实,在定边风电人眼里,类似这样的事情已是司空见惯,大家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变电站早日投产。
作为主管工程建设的副总经理谢龙,虽然管紧、管好五个工程项目的压力很大、任务繁重,但他决心更大,要带着一帮年轻人好好大干一场。油房庄现场,经常能看到谢龙胳膊上挂个血压计,让人感动的是他竟不相信自己有严重的高血压,前后换了好几个血压计测试才肯相信。他父母在中卫、妻子在咸阳、儿子在银川,还要马不停蹄地跑榆林、北京等,一家人聚不齐是常态。今年年初,因工作需要,该公司对领导班子职责进行了重新分工,他二话不说,挑起了最棘手的土地和项目规划发展等工作,以通过工程建设推动项目更快更好发展。
油房庄区域属于老油区,当地人积累了和国企打交道的丰富经验,加之农忙时节少,他们一直在积极为自己争取利益。因此施工现场协调难度相当大,农民阻工现象几乎天天发生,为此,公司工会主席徐晓斌专门与土地局对接,负责征地和赔付问题,多次上门为农民解释土地政策,宣传清洁能源优越性。几年下来,几乎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
2017年6月10日,雨后尖山变,李波摄
由于时间紧、招标程序严格,现场主设备能否按时到货成为制约工程进度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实现设备质量、供货时间双提升,该公司设备催缴小组多次开会,总会计师乔世鹏严格把关合同,按照规定及时付款,专门抽调了副总经济师贺文学,他紧盯设备厂家,长期奔波在天水、河南等地,物资主管人员进驻厂家内蹲点催货,亲身参与到设备厂家内部的生产计划会中,终于在2016年8月底,使得油房庄330千伏联合升压站所有工程设备的采购到货工作圆满完成。
在尖山变开工之初,公司副总经理周斌便与一波年轻人开始了生产准备工作,往返在定边张家山风场和油房庄风场相距达20多公里的偏远山区之间,一跑就是一年。“我连着两月见不上他,只好请了假,自己跑来,看看他忙啥嘞。”投运前,周斌爱人特意到现场看望他。
咬定目标,奉献之情感天动地
在尖山变建设期间,公司同时进行着多期风电项目建设,工程管理部所有人员都身兼数职,恨不得多长两只手来解决接踵而来的问题,生产管理部更是未雨绸缪,尽心尽力开展生产准备工作。而在油房庄,夜晚是每个人辛勤耕耘的见证者。
工程管理部三位主任惠新勤、刘海钧、贺宏斌,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惑之年,离家三百多公里,既要顾家,又要管项目。最让人难受的是,2016年9月,惠新勤父亲去世,11月刘海钧父亲去世,而在父亲的最后时刻,他们都没能陪伴在身旁。
领导眼中的惠新勤,是工程项目建设的行家里手。2011年,张家山一、二期的建设投产就留下了他的足迹。面临艰巨建设任务,他厚积薄发、多手弹琴,全面负责油房庄风场一二期、张家山风场三四期、徐新庄和双山共计35万千瓦项目的建设。2016年9月,正值尖山变“大干60天”时期,父亲病故,他匆匆料理完家事,连夜坐车返回现场,收起悲伤,再次投身到工程建设中。
2017年7月,正值变电站准备投运的关键时刻,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刘海钧80多岁的母亲因骨折做了手术,他仅侍奉了两天,便委托爱人尽心照顾,自己带着不舍回到现场,努力攻克尖山变建设的种种难题。出院后,母亲和爱人回到宝鸡,他只能在闲暇之余打电话聊以慰藉思亲之情。
张鹏,现任生产管理部副主任。此次尖山变带电,他带领生产准备人员,经常加班,从全站每一个空开命名到每一个保护压板投退,反复推敲、跟踪指导。带电前后,正是所有人任务繁重,经常加班的时候,这时,母亲患病在西安住院,他只能通过电话安慰母亲,答应等忙完这轮工作就去好好陪她。
李波,工程管理部主任助理。他把三岁的儿子全抛给远在延安的妻子杨恪婧。2016年8月,他在油房庄下楼梯时一不小心崴了脚,没当回事还到西安出差。半个月后,他在现场工作时脚开始一阵阵钻心疼痛,到医院拍片诊断为第二趾骨骨折,用石膏支架固定好小腿回家静养。10月份,更是雪上加霜,他因急性肠胃炎住院手术。眼看着投产目标日益临近,休息了不到一个月,李波拄着拐杖又出现在了现场。
“老婆,对不起,这周是变电站设备安装高峰期,协调设备安装。”负责设备安装的辛田连连解释道。“是,我知道了,你又回不来了嘛!”失望的朱涛涛挂断了电话,心里泛起阵阵酸楚。周末,妻子朱涛涛坐车300多公里,专门来看他。途中,辛田的电话来了,“老婆,不一定能下县城,手头上还有事情没完。”拗不过妻子,晚上10点多才“磨磨蹭蹭”到了县城,匆忙吃了饭,又魂不守舍直奔网吧,报完当日环保月报,凌晨十二点才回到宾馆。第二天一大早,又去了现场,留下妻子一人坐车回延安。
蔡雨露,一名9 0后女工。2016年底,她开始负责工程档案工作,学习收集、整理、归档资料、编号、存放文件图纸等琐碎事。虽是第一次接触工程档案,但她硬是凭着一股子钻劲,不断鞭策自己、充实能量,一边学一边干。如今,整理工程档案游刃有余,工程建设服务做得有声有色。“小蔡,虽然你是资料新手,但是整理的不错。”一位监理在送资料时,不禁赞叹道。
李伟超,技术好、人缘好,被现场职工亲切地称为大哥。自五月初,他就一头扎入尖山变现场,跟随调试,边学习边把控调试质量。带电前期,又扛起熟悉的试验仪器,带队先后完成对两台240兆瓦主变及其330千伏间隔设备、110千伏6个间隔等系统试验工作。面对紧张的工程进度,他时常放弃每月仅有的4天假期,最久的是连续两个月都没回家,家与“家”之间浓缩成电话里几句简单的关心与问候。
素秋——王芳摄
2016年12月底,由于工作需要,吕瑞从延安调度中心上调到油房庄升压站生产准备队伍,阔别了三年,再次回到运行岗。新的设备、新的环境、新的同事,作为运行班长的她,所要面对的困难和需要承担的责任,不是凭之前那浅薄的工作经历所能胜任的。对她而言,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还好有兄弟姐妹们的帮助支持,她如鱼得水,很好地完成了尖山变带电操作工作。
戴学鹏,华北电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入职三年时间,工作表现突出,人称“拼命三郎”,很快便上升为生产管理部技术主管,可以独自负责管理变电站上电启动前的设备各项调试衔接工作,常常工作到夜深人静时,自己才悄悄离开。带电结束,远在甘肃武威的母亲频繁给他打电话,问他何时可以回家,电话里满是对宝贝儿子的牵挂与思念。
一直忙于带电协调而长期出差的沈荣杉,常奔波在西安与定边两地,与在油房庄现场上班的新婚妻子蔡雨露见不上面,靠微信、电话互诉衷肠,有时在陪妻子聊天的过程中就睡着了。新婚前期只剩短短10天时间才离开设备现场,回到东北老家筹备他们的婚礼。尖山变停电接线,在西安忙完工作,他连夜坐火车赶回现场,和大家一起挑灯奋战。
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尖山变的带电启动才实现一次性成功,如今,他们还坚守在尖山变,用青春书写着风电人的奉献精神。
砥砺前行,奋进之歌铺天盖地
2017年8月5日,星期六,全线停电开始接线。当笔者赶到现场时,已是下午三点右,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线路光缆架设。
进了尖山变,眼前一幕让人振奋。大门口,总经理陈凯、副总经理谢龙亲临现场,和工程、安检人员正在督促π接工作有序进行;大楼里,党委书记王润兴、工会主席徐晓斌给大家带来了西瓜、饮料等慰问品,正在给大家缓解释压;综合楼下,副总经理周斌带着自己的同学,来自延安马家湾330千伏升压站的站长,指导带电投运工作;办公室里的张鹏眉头紧皱,和三名青年骨干正在商量着设备归调后有关事宜;由于操作任务重,为防止误操作,安全监察部主任张卫红全程跟踪监督,生怕出现失误;就地监护人张琴、操作人周倩和张若男各就各位,一遍遍核对送电操作的流程……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经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尖山变投运期间的日日夜夜,每个人都在默默无闻地工作,大家齐心协力,24小时随时待命,每天轮换着休息三四个小时,一起并肩作战,为带电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8月12日一大早,定边公司员工的朋友圈被尖山变投运的消息刷屏了,激动、喜悦、亢奋、骄傲、欢呼、点赞,风电人终于实现了既定目标,尖山变成为了定边风电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开天辟地头一回,万里长征第一步。”职工郑刚不无感触地说。“这一刻,所有的艰辛都是值得的”“这一刻,比过年倒计时都激动人心”“尖山变,我终于把自己嫁给了你”“整整十个月,终于带电了”“十月艰辛结硕果,百万梦想再起航”“所有为尖山变投运辛勤付出的同事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这一刻,整个定边公司沸腾了!
前期工作、中期建设、后期调试,这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尖山变不仅是每位风电人的心血,更像是恋人、家人,是无数个昼夜陪伴最多的朋友,是付出汗水与辛勤看着它一路成长的孩子。
为了这一刻的相遇,所有定边风电的兄弟姐妹们度过的无数个不眠之夜都值了。曾经有过的失落甚至抱怨,孤独甚至误解,在这一刻都化作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喜悦,如绚烂的荞麦花般绽放!
阳光灿烂的八月,热情似火的八月,那漫山遍野盛开的荞麦花,也为尖山变的投运在风中欢呼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