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金融创新趋于常态化
——专访潍坊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郭虎英
2018-01-03曲家辉
记 者/曲家辉
受访人/ 郭虎英
艺术金融创新趋于常态化
——专访潍坊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郭虎英
记 者/曲家辉
受访人/ 郭虎英
潍坊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郭虎英(本刊编辑采自潍坊银行)
郭虎英参观潍坊银行金鼎艺术馆(本刊编辑采自潍坊银行)
记者:当前,艺术金融虽然已广为人知,但尚未形成为业内所普遍认可的统一概念或定义,从您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何种原因造成的?
郭虎英:从当前研究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艺术金融作为一个创新性较强的拓展领域或认知体系,已经为业内所普遍认可和接受。甚至对艺术品领域的一部分群体而言,艺术金融已经成为一个常态化发展的创新体系。艺术金融这个前几年还显得十分陌生的概念,今天已经变得习以为常。尽管如此,目前却依然很难为“艺术金融”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只能对它做出一个大致的认知把握。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艺术金融作为一个创新型的研究和发展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系统性和进化性的发展状态。这种特性直接决定了艺术金融体系内容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具体来看,以艺术金融的系统性而论,在这个系统领域内,很多内容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入进来或者生发出来,使这个系统不断得以扩大。以潍坊银行的发展实例来看,无论是早期推出的以传统模式为主的艺术品质押贷款业务,还是以担保机制为核心、针对艺术品经营者开展的信贷业务,都可以视作一种艺术金融实践。其后,潍坊银行创新推出的以“预收购人机制”为主要风控模式的艺术品质押业务,同样也是一种艺术金融实践。而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文交所的出现,以及以“邮币卡”为代表的电子盘业务也都属于艺术金融的实践探索,但这就与银行所开展的业务存在鲜明的区别。
其次,不同领域的人群在看待艺术金融方面各有侧重,对艺术金融的理解各不相同。例如,很多人将艺术金融简单地、囫囵地理解为“艺术+金融”;而金融机构的从业者,可能会认为艺术金融是以艺术品为对象拓展的金融业务,而艺术金融的研究者则从行业的发展特性角度提出自身的理解,不一而足。
总之,很多人都试图从自身角度为艺术金融下个定义,但往往会发现这些定义均难以成为一个终极化的、高度概括的解释。
记者:能否请您结合潍坊银行的艺术金融实践,谈谈自身对艺术金融的理解?
郭虎英:当下,虽然我们还很难明确定义艺术金融,但这并不代表无法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入认知与充分理解。从我自身角度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艺术金融:
其一,艺术金融是一种创新性较强的体系。首先,艺术金融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包括艺术品市场深入发展需求、金融创新的时代要求等在内的多重因素合力作用的产物。正是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需求促成了艺术金融在当前这个时代节点应运而生。其次,艺术金融呈现出跨界融合的状态。艺术金融的系统体系至少包括有艺术学、金融学(理论与实践)、艺术品市场等多领域的交叉融合,这是此前相关研究没有出现的状况。正是因为这种多领域融合的特征,使得艺术金融呼唤具有跨界融合的从业者、研究者加入。再次,艺术金融的边界不断在拓展。随着艺术金融探索实践的深化发展,在艺术金融的概念边框及理论体系下,不断有新的形式与业态出现并得以发展。
其二,艺术金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可落地的发展体系。尽管艺术金融表现出鲜明的创新性和理论先导性,让很多人觉得十分难以企及。但不能据此而将艺术金融的概念妖魔化,更不能将其虚无化。在艺术金融概念由研究者提出之初,一度备受质疑,认为纯属无稽之谈,直至今天,还有人否定它的存在。但是随着相关业务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体系内,越来越多的内容实现了落地,不断充盈起这个发展体系。一些实实在在的业务呈现出常态化的发展趋势,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状态及发展潜力。事实上,艺术金融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存在其内在的逻辑性与合理性,正如艺术金融研究专家西沐教授所指出的:艺术金融产业的产生及发展是艺术品遵循商品化、资产化、金融化、大众化进化历程的必然结果。
其三,艺术金融是一种有益化的创新探索。能够实现多个领域的资源整合及优化。例如,艺术金融能够作为一个有效的渠道,来满足金融、艺术品市场等多个领域的发展需求:它能够满足金融领域的创新需求、能够促进艺术品市场领域的瓶颈突破与潜力挖掘、能够实现社会财富的流转与管理等。
记者:潍坊银行的艺术金融探索实践一直备受关注,业界从业者迫切想了解潍坊银行艺术金融业务的未来发展探索思路,以作为自身的参考,不知您可否为业界答疑解惑?
郭虎英:关于这个问题,其中有很多涉及到我行发展战略的机密性的内容,不方便做过多透露。但我可以从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趋势、规律出发,结合潍坊银行的发展经验,与业内同仁做一个分享,希望能够对同行发展有所帮助。
整体来看,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潍坊银行会在现有发展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将艺术金融业务及相关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作为一个特色领域来抓。此前,经过数年的探索与耕耘,潍坊银行已经建构起相对完善、健全的艺术金融特色服务链,而围绕在这个服务链内、外的是大量产业资源,以及经过不断尝试,甚至是“试错”而点滴积累起的宝贵经验。依托这些内容,我们掌握了银行业在发展艺术金融方面的特有规律。据此,我们能够提出切合产业经济和市场需求的、相对科学化的发展思路。
潍坊银行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在此前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市场价值。不仅能够创造直接的市场收益,且风控机制合理、风控效果显著,符合我行的业务发展要求。因此,我行将继续将其作为核心化的艺术金融业务来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艺术金融实践探索:
第一,以“融智”为主导的战略规划部署。将艺术金融的战略规划部署和资源配置,与潍坊银行整体战略布局相融合、相衔接、相统筹,将其作为一个局部化的特色模块对待,既能够发挥自身的特色化功能,又能发挥其本身所特有的“融智”资源优势,对整体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例如,在组织架构安排中,将重点负责艺术金融科研创新的特色研究机构——艺术金融研究中心,以及兼具专门化人才培育与科研突破双重功能的机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置于总行战略研究部管理,充分发挥它们在制定发展战略及推进艺术金融业务方面的作用。
第二,注重发挥艺术金融创新实践在“品牌培育”方面的作用。众所周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品牌价值是企业发展收益中的重要构成要素,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在这一方面,艺术金融的探索实践,对潍坊银行品牌价值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行依然会充分发挥艺术金融业务的这种优势。
第三,重视人才培育。优质化、专业化的人才团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一方面,要为艺术金融业务的发展培育人才、引进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借助艺术金融业务吸引人才、拓展人才队伍。这也是我们在逐步构建艺术金融服务链过程中一直在做的事情,例如,我们通过聘请专业的研究团队与潍坊银行内部成员一起组建了艺术金融研究中心;通过与专业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培养优秀人才;成功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及培育高层次人才。未来,我行还将在人才的培育及引进方面下大力气,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记者:站在您的角度,对中国艺术金融的发展前景有着怎样的看法?
郭虎英:在经济下行的发展周期内,特别是在自身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健全、优化的阶段内,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必然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发展问题,但我认为这都是正常的发展状态。从当前的情势来看,既存在政策层面的积极引导,也存在现实的市场需求。据此,我认为中国艺术金融产业会整体向好地持续发展。
郭虎英参与座谈活动(本刊编辑采自潍坊银行)
从政策引导方面看,近年来,国家一直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举措。其中,对金融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艺术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明显的潜力。例如,在新公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坚持跨界融合。推进“文化+”和“互联网+”战略,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同门类、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为国民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注入文化活力。……进一步拓宽社会资本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健全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机制,着力解决金融服务有效供给与文化产业发展实际需求间的矛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文化金融产品。积极探索文化资产管理、文化产业融资租赁、文化保险等业务创新。鼓励发展文化金融专营机构、特色支行、文化类小额贷款公司等专业化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直接融资,进一步扩大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和债券融资规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股权融资。引导面向文化领域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规范发展。”
从市场需求来看,首先,艺术品市场一方面具有很大的可挖掘潜力,另一方面又面临明显的发展瓶颈,想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就需要借助艺术金融的力量;其次,在当前的市场环境里,金融机构既面临业务创新的发展要求,又不得不面对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尴尬局面。在这样的情势下,以艺术金融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金融实践,备受青睐。
潍坊银行艺术金融业务亮相第七届中国画节(本刊编辑采自潍坊银行)
记者:您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助力和推动中国艺术金融进一步深化发展?
郭虎英: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第一,尝试多维度、多渠道地拓展艺术金融产业市场,同时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整合优质资源,以期实现互利共赢,并推动全局发展。当前,面对艺术金融这片“蓝海”,很多不同属性的金融机构都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受到运营模式、地域市场等的区别与限制,不同的探索方式表现出了不尽相同的市场收效。在接下来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发展瓶颈凸显的产业生态下,各金融机构间可以尝试展开通力合作,资源共享。这样,能够保证各艺术金融机构及业务在有效应对市场困境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二,在积极构建更为优化的艺术金融产业平台及完善的发展体制方面做出努力。在当前这样一个以互联、互通为重要特征的时代背景及产业形态下,“平台化”无疑是产业谋求发展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对于创新性极强的艺术金融产业而言,想要进一步保证其维持常态化的发展,需要依赖平台化的发展体系。而与之相应的则是逐步建构完善的发展体制,如监管体制、保障体系等。
第三,将艺术金融产业相关内容及理念的宣传、推广与培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大众是构成市场的基础,而获取大众基础的主要方式是适当的教育与宣传推广,特别是面对艺术金融这样一个创新性、专业化的概念,这种基础性的观念引领与宣传教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是获得市场基础及发掘潜在客户的最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