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法在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2018-01-03吴华王丽叶岚

医药前沿 2018年1期
关键词:院感正确率医务人员

吴华 王丽 叶岚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 乐山 61400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多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危重新生儿,患儿抵抗力低,病情复杂、变化快,抢救频次高、侵入性操作多,加之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住院时间长,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特别是接触传播疾病最简单、经济和有效的方法[1-2]。研究显示,有效手卫生可以减少30%~50%的医院感染。因此,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高度重视和正确执行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环节[3]。PDCA 管理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又称为戴明循环,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4个阶段来进行质量管理,且循环不止的进行下去的一种管理工作程序[4]。为进一步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新生儿医疗安全,我们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NICU 2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医生6人,护士14人,以实施PDCA循环法为界限,其中2016年1-3月为干预前,2016年4-6月实施PDCA循环法为干预后,对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依从性及正确率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1.2.1 P(计划阶段)收集资料查找问题

2016年1-3月医院院感科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设计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表,科室应用该调查表,由科室院感护士观察并记录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情况,抽问调查手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找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据调查的情况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的原因,并通过鱼骨图列出。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手卫生意识不强、氛围不够,手卫生知识缺乏、标准操作流程掌握不够,消手洗手设施不完善,缺乏日常的监督考核机制,针对主要原因,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逐步实施并设定管理的预期目标。

1.2.2 D (实施阶段)

(1)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营造手卫生宣传氛围。成立NICU手卫生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任组长、副组长,明确院感医生、院感护士的职责。签订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责任书,人人有责,从自身做起;在病区张贴手卫生宣传画报、在每个洗手池前张贴图文并茂的“七步洗手法” 洗手流程示意图;NICU办公区域的电脑桌面全部设置成手卫生宣传屏保;将手卫生制度、 洗手指征、 方法等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制成小册子,人手一份,以便医护人员随时翻阅。院感医生、护士策划拍摄的医护人员用手组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有趣的拼图,提高大家对手卫生的趣味性。完善并增加手卫生设施,将个别水龙头改造成感应式水龙头,满足洗手的需要,提供热水,提高冬季洗手的依从性;在每个治疗车、操作车以及NICU病房每个暖箱及婴儿床旁均放置速干手消毒剂。专人负责使用后及时补充,并固定放置地点。

(2)加强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的规范化培训。制作图文并茂的PPT,形象生动的讲解手卫生相关知识及手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手卫生时机选择及手卫生方法,反复强化,编制顺口溜便于医护人员记忆。积极参加医院院感科组织的各种手卫生培训,并将各种学习资料、课件上传至科室QQ群及微信群,供大家随时学习。每周二、周五晨大交班时提问手卫生相关理论知识,并组织学习反思不认真落实手卫生所引起院感的不良案例。由护士操作老师现场演示培训洗手的方法及时间,讲解注意事项。NICU每月将手卫生操作纳入科室业务学习的操作培训内容并考核,对考试不合格者继续培训及训练,直至合格,人人过关。

(3)加强平时的监督考核。设立手卫生监督员岗位,由院感护士担任,科室责任护士组长协助,每日医生查房或护士进行各项操作时一旦发现有未落实手卫生时机的,手卫生监督员将予以指出并做出登记,每月末召开手卫生管理小组会议时,通报当月手卫生落实不好的医护人员,予以考核。举行NICU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操作比赛,设立奖项予以奖励。每月由院感科对NICU医务人员手部卫生进行监控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科室院感护士每月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的调查。在平时的临床督查中,发现不按规范执行的人员,不仅记录在检查表中,还当场指出错误,也起到强化培训的作用。

1.2.3 C(检查阶段)

分别于实施PDCA循环前后对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概念、洗手指征、七步洗手法、手消毒指征等相关知识进行抽问调查,由经过医院院感科培训的科室院感护士在每月最后一周上午的9~11点(此时段医护人员操作最多),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进行调查,接触患儿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儿后、接触患儿周围环境,每名医护人员调查10个洗手时机,每月共计200个洗手时机。

1.2.4 A(总结阶段)

每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找出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将新出现的问题纳入下一个PDCA 循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手卫生管理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 实施PDCA循环法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各项内容知晓率均高于实施前(表1)。

表1 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2.2 实施PDCA循环法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均高于实施前(表2)。

表2 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的比较

2.3 实施PDCA循环法后医护人员五大洗手时机依从性均高于实施前(表3)。

表3 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医护人员五大洗手时机依从性比较

3.讨论

PDCA循环是一种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5],通过现状调查了解管理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然后进行检查与考核,分析总结调查结果,发现工作中的缺陷,不断地改进解决问题,周而复始,使医院质量管理呈螺旋式上升,实现由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的转变。

本研究将 PDCA 循环法应用在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中,通过对医护人员实施 PDCA 循环法,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实施前相比,本研究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概念、洗手指征、七步洗手法、手消毒指征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表明 PDCA 循环法通过强化医护人员理论知识,改变医护人员错误的认知,增强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责任感及意识。五大洗手时机(接触患儿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儿后、接触患儿周围环境后),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及正确率也呈增长趋势。依据WHO对于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应>80.0%,自应用PDCA循环法以来,NICU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达到这一目标,表明 PDCA 循环法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提高了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此外,在PDCA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新的问题,接触患儿环境后手卫生执行率较低,实习医生、实习护生手卫生依从性较低,所以下一步工作中,继续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持续手卫生管理改进。

[1]贾会学,李玲,任军红,等.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648-1650.

[2]祥芳,张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策略[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4(29):430-431.

[3]常晶.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25):42-44.

[4]陈春喜,王红.应用PDCA管理循环法控制供应室环节质量[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2 ):204.

[5]余元华,符湘云,王惠芳,等.PDCA循环法在控制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4):275-276.

猜你喜欢

院感正确率医务人员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院感防控 警钟长鸣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院感防控有两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