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用延伸性护理的效果
2018-01-03何慧芬
何慧芬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手术室 上海 200011)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高发于绝经后和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殖系统肿瘤,每年新增患者人数高达20万,其发病率在女性全部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于第二位,略低于宫颈癌。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并于术后给予延伸性护理,可增加治疗效果和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1]。本研究将5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于术后应用延伸性护理,现作如下报告。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我院接治的10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年龄44~82岁,平均(64.92±7.46)岁。对照组53例,年龄40~79岁,平均(65.07±6.88)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均可比(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子宫内膜癌相关知识,嘱咐术后注意事项等。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延伸性护理:(1)心理护理:参考患者自身心理情况采取针对性心理疏导,消除不良心理和内心顾虑,保证后续治疗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嘱咐患者多参加家庭活动和社会活动,建立治愈信念;(2)用药指导:向患者介绍各种术后用药的用法和注意事项等,若患者并发尿潴留,则指导患者收缩和舒张盆底和腹部肌肉,为放化疗患者介绍治疗机制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有所心理准备,出院后及时随访,为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建立患者个人档案等;(3)生活护理:嘱咐患者出院后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高热量的食物,积极参加锻炼活动,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维持乐观、愉悦的心理状态和充沛的精力,加快疾病康复速度。应用生存质量测定表评估两组出院6个月后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等功能指标,分值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并应用症状测定量表比较两组的疲劳、疼痛、呕吐恶心等症状指标,分值越低,说明生存质量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功能指标比较
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的各项功能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功能指标比较(±s,分)
表1 两组功能指标比较(±s,分)
2.2 两组症状指标比较
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的各项症状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指标比较(±s,分)
表2 两组症状指标比较(±s,分)
3.讨论
子宫内膜癌又可称之为子宫体癌,起源自子宫内膜纤体,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包括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及附件切除术等,手术会造成较大创伤,术后患者常出现多种并发症,难以在住院期间恢复,加之患者出院后常因无法接受健康教育而导致病情加重,故需在患者出院后继续执行专业化护理干预[2]。延续性护理是借助一系列行动和措施来保证患者受到连续性、协作性的照护,通常是由医院延续至家庭中,包括经由医院制定的患者转诊、出院、回归社区或家庭后的持续性指导和随访[3]。
本研究探讨分析了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用延伸性护理的效果。延伸性护理体现着多维、主动与动态理念,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院外延伸和拓展,内容涵盖心理、饮食、用药、随访等方面,可帮助患者培养健康的生活、运动、饮食习惯,嘱咐患者及时复查和继续治疗,防止肿瘤复发,改善出院后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4,5]。研究结果显示,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疲劳、疼痛、呕吐恶心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术后应用延伸性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用延伸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和缓解症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白晓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采取延伸性护理的效果探讨[J].黑龙江医药,2016,29(5):1013-1015.
[2]尤倩,耿晓平.延伸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2):173-174.
[3]张录艳.延伸性护理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1):210+215.
[4]江玲.延伸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9):1280-1281.
[5]张亚莉.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实施延伸性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9):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