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课改的几点困感与措施

2018-01-02李亚辉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素养家长农村

李亚辉

课改是当前教育下面临的必然趋势,十九大期间再次提出“课程改革”,就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成与败,课程改革对整个国家人才的培养关系重要性,做了一系列的报告。课改是必然趋势,但对目前面临的实际情况而言,农村课改与城镇课改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教师的整体素养、学校的硬件建设、家长的认识度,都有待提高和完善。希望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加大力度重视并行动起来,建立课改的有效机制,通过各种手段使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又快又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线的课改参与者,对当前课改面临的困惑与措施浅谈以下几点。

一、农村学校现状

1.学校建设

课改不是完全对教师而言,对学校的基础建设也是有相当要求的。电子教室、备课室、电子白板,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就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及教学点的状况,设备不全的仍有很多很多,这就阻碍了课改的进程。

2.教师素养方面

课改对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更高。而农村小学,由于“进程热”,导致大部分年轻教师留不住,教学优秀的教师与年轻教师向城市转移,以至于留下了一部分教师,他们不但对网络与信息难以运用,而且任务繁重,专业知识不足,对课改显得力不从心。

3.教师的考核制度

一直以来提倡素质教育,但评价教师的体系至今仍不够完善成熟,大部分地方仍以成绩为考核标准,这样一来就失去了教师对课改的热情度。

4.家长的认识度

学生家长一直以分数来评价孩子,也将孩子的成绩来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使得教师对课改信心减退,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困惑,一片茫然,望而止步。

5.学生的大规模择校

近年来农村家长对农村学校有偏见,认为农村学校就是不如城镇学校,导致学生进城潮,使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峻,甚至个别学校全校学生数不足一个标准的班额大。这又进一步制约了课改的步伐,使得课改无从下手。

二、想法与现实的冲突

(一)在教学中有想法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课改对一部分老师而言一直在探索阶段,不敢放开尝试,心里有过多的困扰,一旦课改失败,既怕家校对自己的评价,又怕上级给自己戴上不负责任的帽子。所以一线教师已经习惯了陈旧的满堂灌,学生也习惯了贯穿式教育,这样一来就违背了课改的理念——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现实中,大部分教师的课改属于形式化

为了完成上级对课改的检查应付,教师七拼八凑来完成一堂演示课,从没有把课改放在当前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再者,當前农村的发展现状永远比不上城市,农村学生对一些高科技一概不知。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现实决定了农村学生的见识度,这样一来达不到课改的实质性要求。

能把课改搞起来,必须有一套能推动课改的措施,以下几点是需要重视。

1.加大力度对学校投入

课改是一次革命,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涉及面广,真正实施课改,学校的负担随之加大。如教研、教师培训、硬件建设都需要很大的支出,只有加大投入,才能让课改循序渐进。

2.教师评价体制

课改是对课堂教学模式和价值的演变,所以,必须要对原有的教师评价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激励教师转变上课的观念,改进方法为依据,建立综合考核办法,打破分数评价机制,放开一片天地让老师敢于尝试,敢于实实在在的探索,从而达到课改的目的。

3.多培训多学习,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养

(1)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多让教师在城区分流培训学习,走出去增长见识,体验课改中教师的参与度与认识度。(2)多听专家的讲座,锻炼着上示范课,以自己的观点评课,增强教师的自信心。(3)自主培训学习,自己根据课改理念备课、上课,再请课改名师给自己评课,多听取专家的建议,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在锻炼中渐渐成长。

4.宣传力度

加大课改的宣传力度与奖励机制,用宣传的力度来转变社会、家长对课改的陈旧思想,如报刊、手机微信、新闻媒体等。学校在必要的时候制定学校开放日,让家长进校听课,使家长认清新课改是当今教育系统中的必然趋势,从而取得社会、家长对学校课改的正确理解与支持。

5.教育部门的职能

教育部门应发挥职能,加大力度控制学生的进城热,指导学生就近入学,让课改能吸引学生踏实放心地在家门口上学,真正实现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才能使课改在农村学校生根发芽。

6.转变课改的思想

课改应避免形式化,应放眼长远,转变模式,让教师在课改中有紧迫感、责任感,真正实现教师转变,让其在理论学习、师德素养、教研教改、心理健康等方面不断提高,成为一名适应新时代的全方面有思想的教育者。

总之,课改是当前教育事业的必由之路,是发展和建设小康主义的基础,尤其是农村学校的课改,是脱贫治愚解放思想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站立在长远的角度,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课改中来,为课改贡献一份力量。虽然一路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敢于尝试,坚持到底,勤于钻研,定会取得好成绩。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素养家长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