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的实践研究
2018-01-02南变愿
南变愿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适合素质教育教育要求的,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进行数学活动,并通过个体研究或者小组合作深入探索、获得新知,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设计现实生活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力。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作业、培养学生创造力;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造力;课堂教学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一些灵活的方法启发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造力、鼓励学生猜想、引导学生探究是教学的根本,同时,也是营造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养成学生提问的好习惯主要途径。因此,在新课改革下,要求老师在教学中积极转变观念,摆脱灌输式,用引导、启发式和讨式论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新时代的数学老师,如何在小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兴趣呢?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就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谈几点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设计现实生活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作为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数学,掌握基本的数学常识,才能解决生活中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小学数学就是打开数学大门的开始,是为学生可持续学习数学打基础的关键。所以,为了培养学生创造力,老师要在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给学生设计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去。比如,在给学生教学“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内容知识后,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不规则的实物,让学生求出它的体积。学生看到这个问题,先是观察、讨论、交流,最后他们先在容器里放一些水,算出当下容器中水的体积。再把不规则的物体放入容器,计算出放入物体后容器中水的体积,前后容器中水的体积差就是不规物体的体积。这样融入学生熟悉的水以及容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等,既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和意识,又能让学生的创造力在相关知识的探索中得到发展和培养。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作业,培养学生创造力
生活就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学生一边从生活中学习知识,一边又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消除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需要给学生创设作业时围绕教材,同时结合生活实际,把生活中一些问题融入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我们生活无处不在的联系,感知数学知识的魅力,同时结合生活创设数学作业也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后,就可以针对学生容易搞混淆的占地面积和表面积,我这样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拿六块同样大小的板子,让学生量出三块板子的长、宽和高,再进行两次安放:(1)把三块板子并排平放在地上,让学生计算出三块板子的占地总面积是多少?(2)把三块板子重叠平放在地上,让学生算出三块板子重叠平放时占地面积的多少?通过样的反复操作、推導、计算,学生就能彻底搞清楚占地面积和表面积的关系,就会记住占地面积的大小和表面积没有关系这个知识,记住什么是表面积,什么占地面积,从而加强学生对面积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三、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造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条件。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他们对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没有兴趣,更不要说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了。实践证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一是知识的传授和增长,二学习环境的影响。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再加上老师循序渐进的引导,既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也是学生创造空间、创新思维的条件。所以,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学习,勇于创造,培养其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提高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和热情,从而有力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实现教学的意义。
总之,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天性和特点,结合生活设计教学内容,在课堂中融入生活,作业设计生活化,就能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性认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并通过具体案例、生活化的实际问题,实现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罗炳禄.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8).
[2]冯炳柒.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策略和方法研究[J].时代教育,2018(6).
注: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Y[2018]G150。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