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中国:名字成为他一生的捍卫
2018-01-02
2018年9月7日,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因病逝世。提到盛中国,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梁祝》。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从莫斯科留学归来的盛中国改编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也成为他演奏次数最多、最受欢迎的作品。
盛中国出生于音乐世家。“1984年,中国的音乐界出了一件盛事。一个家庭的三代人十二把小提琴,同时出现在一座舞台上正式演出。这个家庭就是盛氏小提琴之家。”盛中国的母亲朱冰在回忆录《我的故事》里这样记述。
作为“盛氏小提琴之家”的长子,盛中国自小便流露出音乐天赋。战乱年代,生活艰难,母亲朱冰用烧火的柴火、纳鞋底的麻绳为他做了一把沾着血迹的“小提琴”。虽是“哑琴”,却是幼年盛中国最爱的玩具。四岁那年,盛中国终于有了一把真正的小提琴。次年,他就开始了以父为师的学琴生涯。一年中除了除夕夜和春节,练琴一天不能落。这种勤奋的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文革期间,盛中国在五七干校每天要挑60担水浇庄稼,干完活后,其他人累得都在床上休息时,盛中国则带着琴,到后山的果园里练习。
1978年,盛中国第一个登上刚刚解禁的北京舞台,并应邀到香港、澳门举行独奏音乐会。80年代起,盛中国开始在世界各国大量巡回演出,并远赴南美举办音乐会……他也因此被誉为“最迷人的小提琴家”、“中国的梅纽因”,澳大利亚ABC广播公司将盛中国的名字列入了“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之列。
尽管享誉中外,盛中国却自始至终怀着一颗平易与感恩的心。有一次他在广州举办演奏会,主办方派了一位厨师为他准备夜宵。老厨师做饭时对盛中国说:“我听说你的琴拉得特别好,可惜你演出时我没机会去听。”盛中国一听,马上将自己的小提琴拿来,为厨师拉了起来。老厨师觉得一位大师级人物专门为自己一个人拉琴,有些不安。盛中国对他说:“你们炒菜炒得好的叫大师,我们拉琴拉得好的也叫大师。你让我的味觉得到满足,我让你的听觉得到享受。你喜欢听,我就很高兴了。”
他常用农民播种来比喻自己音乐的意义:“我要用我的琴声,从我的手指中流出的每一个音符,像一粒种子一样播撒到听众的心田中去。一种什么种子呢?崇尚美的种子,崇尚和谐的种子,崇尚善的种子。”
盛中国天天拎着一把价值过千万的名琴奔走各地演出,可演出中有众多场次是分文不取的义演。2003年,他在湖北襄樊演出,当他得知襄樊学院贫困生比重很大,便在这里成立了盛中国基金会,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2008年,江西发生水灾,盛中国推掉所有的商业演出奔赴江西,一下飞机他就换上赈灾的衣服直奔体育场投入赈灾义演。每年的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他常带去自己收藏多年的小提琴拍卖,把钱捐给中国扶贫基金会……
盛中国待人随和,但有两件事是不容商量的,一个是国格,一个是人格。几十年前,一次在日本演出时,正逢日本天皇去世,演出方要求盛中国加演一首舒伯特的《圣母颂》,当时就被他义正严词地拒绝了,他说:“天皇是你们的天皇,他不是我的天皇。”
二十年前,某名人在北京建设的大酒店开业,有领导人莅临参观。主办人员请盛中国现场演奏小提琴乐曲。盛先生一听是伴宴,就委婉地拒绝。主办方说出场费可以是五位数。盛先生说,你这是在污辱我。
從艺一生,他决然放弃了拥有美国绿卡和日本国籍的机会,因为他终生捍卫的,是当初父亲给他的这个响亮的名字——盛中国!
热议锐评:盛中国曾说:“当前,物质条件空前丰富,但人们的心浮躁到无处安放,因此艺术应担当起重建信任、安顿人心的一种责任。”音乐的确有娱乐的一面,但它还有教化人、陶冶人的一面。盛中国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首首优美动听、荡气回肠的曲子,还有他如蕙如兰的品德。他没有丝毫傲气,只有满腔傲骨,如此纯粹的人,告诉了我们何为艺术,何为艺术家。(方青)
素材运用:我爱我的祖国;尊重艺术;播撒爱的种子;感恩;拒绝……
(资料来源:《南方人物周刊》《作家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