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企业实施采购招议标管理的优越性及实施对策

2018-01-02韩露晶

中国经贸 2018年23期
关键词:优越性实施对策采购

韩露晶

【摘 要】采购招议标管理是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既可规范采购行为、使采购业务的全部过程公开、透明化,亦可利用投标人之间的竞角逐,找到最利于企业的采购价格。本文旨在剖析建筑企业实施采购招议标管理的优越性及实施对策,实现从细节上无缝对接,最大程度地将招议标管理制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关键词】采购;招议标;优越性;实施对策

一、引言

目前,由于国内市场竞争的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瞬息万变,建筑企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若想提高利润,就必须降低运营成本。建筑企业在资产处置、工程分包、船舶修理、物资采购方面,实施招议标管理制度,是其从源头及过程进行成本控制的有效机制,与工程造价、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息息相关,直接影响了建筑企业成本的高低及其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采购招议标管理的优越性

1.消除采购中不健康的现象,改善建筑企业内部风气

实施招议标采购管理前,建筑企业内部存在许多不健康的采购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经常发生零星采购的需求部门,平时习惯了“随用随买”,没有长远计划,突如其来的约束,打破了其懒散的工作模式,觉得招议标管理程序繁杂、耗费时间长,是徒增工作量的无意义行为;第二,多数采购需求部门都有稳定合作的供应商提供物资设备或服务,招议标管理迫使其改变原先以供应商的亲疏关系为导向,一切从企业利益出发,因此多少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企业实行招议标管理可以消除不良采购行为、激发职员的主人公意识,引导职员形成以企业利益为主导的价值观,从而使对采购的监督意识无形中从主办部门转移到每位职员身上。

2.提高职员处理业务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减少或杜绝事后合同

事后合同在建筑企业中屡见不鲜,容易产生合同纠纷,影响建筑企业的声誉。除抢险、救急等突发事件容易造成事后合同外,多数事后合同是由于企业管理懒散、粗放无序造成的。事后合同是在双方权利和义务已经履行完毕后订立的,此时合同条款的订立不够详细,没有进行公开透明的招议标过程,不能有效的控制项目成本。实施招议标管理可促使职员快速掌握招议标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的流程,提高其处理业务的计划性与预见性,以减少甚至杜绝事后合同的产生。

3.引导建筑企业既重视审核采购需求计划,也重视隐性资产流失

为控制成本,建筑企业通常非常重视资产由货币资金转变为存货的流失,因此其对需求部门报送的采购计划的审核较为慎重,比如对采购范围、价格、质量的控制严格把关,但却容易忽视隐形资产的流失。比如,有的建筑企业购进的备件因施工工艺的改进而不适用,就搁置在仓库内不予处理,有的建筑企业购进的大额装备因种种原因闲置,虽然账面价值未少,但实际使用价值却因年久搁置或日晒雨淋而在不断的流失。实施采购招议标管理后,职能部门在周而复始的审核采购计划时,会逐渐关注到隐性资产的流失,因而会衡量采购与存货管理之间内在关联,降低隐性资产的损失。

4.促使建筑企业改变单一的招标方式与中标办法,关注长期效益

目前建筑企业常选用的招标方式是邀请招标,采用低价中标法。而邀请招标的方式容易引起被邀请的投标人串标哄抬标价,低价中标法则过于关注短期效益及单笔采购的价格,对采购的综合成本考虑不足,这在备件的采购中尤为突出。对于不在总部办公的使用部门而言,参加开标会的是其主管部门,确定中标单位时并没有征求使用部门的意见,以致每次采购中标的厂家不同,造成原本是配套关系的零星配件与新购大型备件之间出现断节,备件之间并非全部通用,已存零星配件无法与新购大型备件相匹配,因此不得不重新购买新的零星配件。这不但提高了采购的综合成本,还造成供应商频繁的更换。这种关注短期效益的采购方式,无意中与供应商形成了一种零博弈的谈判方式,无法分享供应商运营整合中的利益。在招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这些问题将会逐渐浮出水面,迫使建筑企业逐步完善其招标方式与中标办法,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效益。

三、发挥采购招议标管理优越性的实施对策

1.深入贯宣,改变员工不愿招议标的思想,形成“全员监督”的局面

招议标采购程序降低了建筑企业的运营成本,打破了旧有采购模式下形成的利益格局,势必存在一些落实障碍,实施时应做好如下工作:第一,加强对招议标采购程序的贯宣与讲解,尽量最大范围的将其公开化,可把采购程序制作成音频或视频课件,放在企业办公软件的公告栏内,让每位员工自行下载查阅学习,让员工熟悉制度、认知制度。第二,从招议标采购的目的、原则入手,进行深入贯宣,明确招议标采购是企业创新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提高员工对招议标采购的认识,消除其对招议标采购的抵制情绪。第三,建立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关爱员工、尊重员工,让员工对企业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员工就不会认为对采购的监督是领导的事,容易形成“全员监督”的局面。

2.夯实管理基础,建立完善的招议标及合同管理办法,杜绝事后合同

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第一,制定《招议标管理办法》,对项目招标条件、标前管理、招议标程序、标后管理、招议标纪律、特殊情况不宜招议标项目的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规范招标行为;制定《合同管理办法》,对合同管理部门、承办部门、合同的订立和审批、合同的履行及变更、解除、合同的争议处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权责分明。第二,夯实管理基础,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各部门应根据工作进度有计划的进行采购招议标,尽量避免和减少过于紧张的采购招议标行为。第三,在管理过程中,有些抢险、应急类时间,由于时间紧迫,一般较难实施全套的采购招议标流程,为避免因死板的固守制度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此时可采取不宜招议标模式。

3.严审采购需求計划的同时,加强存货管理,及时处理呆滞物资设备,降低损失

对于因采购计划与实际采购相左而购进的物资设备,或是因技术进步而被淘汰的、工程现场遗留物资等种种原因造成的呆滞物资设备,应及时出售或调往有需要的部门使用,使其在运动中增加价值,而不是在呆滞中不断贬值,降低损失,有效避免隐形资产的流失。

4.建立评标专家库,并定期维护

让各相关部门从部内推荐2至3名人员,经审核合格后入库,建立评标专家库,入库的专家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库内专家参加内、外部自我提升培训,并及时维护专家库。组建评标委员会时,要确保使用部门是其中一员。评标时,评标委员会组长不讲带有主观色彩的诱导性建议,尽量客观的阐述相关情况,定标时,要多考虑使用部门的意见,不但做到公平公正,还做到货符所需。

5.建立价格信息库,科学评标、定标;建立合格供应商库,对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价格信息库,避免不合理低价中标,提高供应商履约能力。第一,以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公布的指导价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身及同行企业的实际采购价格,成立适用于本企业的价格信息库,及时对库内价格进行更新、调整,实行动态管理。第二,认真组织市场调研,采用各种方式多方询价,把握市场行情,确定市场现价。第三,对市场现价进行地区差价调整,确定标底价,结合标底价科学的评标、定标。

建立合格供应商库,对供应商资格实行年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供应商的履约能力、运营状况进行评价打分,并分成不同等级,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库。企业可以根据供应商的等级,进行不同的供货安排,避免与供应商形成竞争状态,与供应商的运营整合,可让企业实现技术、成本、质量、速度等方面总体价值最大化,实现双赢。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实施采购招议标管理改变了以往单一部门简单比价,由个别人决定供应商的操作模式,不但为企业降低了成本,还有效防止了供应商重构建人情关系网、轻货物质量的行为。企业从此迈入“制度管人”的良好运行轨道,公正、公平的原则增强了企业采购各环节的廉政建设,企业的管理人员、采购人员的素质均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优越性实施对策采购
物理教学中的观察性反思及实施途径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水利工程招投标制度下的招标代理探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实体书店的发展与转型探究
加强采购监督审计探析
现阶段土地一级开发模式的探索
煤炭企业电子商务采购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