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下的银行转型之路
2018-01-02刘佳
刘佳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的持续发展、场景化金融消费渠道的不断增多,人们去银行物理网点的频率越来越低,银行裁撤网点缩减柜员的说法愈演愈烈。曾经,数以万计的银行网点是大银行的竞争优势,它们为银行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资金。然而,在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移动支付的冲击下,这些规模庞大的基层网点反而成为大银行的包袱,裁撤网点对低效网点瘦身或许能成为银行提高效率的选择。基于此,笔者先是总结了当前业内人士对银行物理网点的两种不同观点,进而认为两种观点并不是对立存在的,要一分为二的看,是一个动态的命题,并最后分享了自身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互联网 移动支付 裁员 包袱 效率
一、关于银行物理网点的观点分歧。
一类观点认为,在移动互联时代,以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科技金融,会给银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与冲击,使得银行的物理网点最终消亡,比如没有物理分支网点的前海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已然成立。就目前情况来看,受到腾讯支付、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手段和银行自身的直销银行的双重影响,物理网点逐渐从银行的利润中心转化为成本中心,物理网点效率较低、资源浪费、难以吸引高价值客户的特征越发显现。
另外一类观点认为,银行物理网点只是新设的速度明显下降,但这不意味着网点的撤销和彻底无用,而是需要进一步转型。目前很多银行都开始将发展目光投向经营网络的战略转型,将物理网点从传统的支付、存贷等业务功能,转变为金融产品的销售平台,通过技术、硬件、模式、流程、人员的创新,提供更方便快捷、更具个性化、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消费服务。
二、物理网点仍需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由于互联网化影响的穿透力还比较有限,银行物理网点的设立,在服务区域经济和局部金融需求的作用上还是很有必要的,如社区银行、乡村银行等概念的提出。此外,物理网点能够为银行与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互动与交流、便捷的投资者教育渠道,而这些往往是线上模式难以实现的。因此,部分银行仍需继续开设新的物理网点,但转型势在必行,物理网点必须要迎合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和需求特征,这样才有可能为银行带来长久持续的效益。
其次,受到地方经济崛起、产业升级的影响,农村、乡镇的消费群体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这类群体的城镇化迁移现象明显,如年轻群体外出求学择业、中老年群体城镇购房养老等,随之带动了教育金融、汽车金融、养老金融、房地产金融等的一系列发展。我们认为:应当在互联网思维下,深入思考银行物理网点是否有必要设立的问题,不能只从物理网点的数量、位置、收益等方面考虑,而是应该从消费者的痛点出发,分析客户的痛点,以优化产品和服务为手段,进而解决痛點。而网点本身,仅仅是为了解决客户服务痛点而需要考虑的经营手段之一。
最后,银行业发展的痛点就在于:我国疆域广阔,地区发展不平衡明显,城镇化和财富升级引起的金融需求爆发性增长,其所带来的互联网化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当今时代,经济、金融、技术进程的发展速度,通常快于人们思维和意识转变的速度,这就导致互联网化的消费渠道在某些区域、某些客户群体难以实现更大程度的替代。
三、对现存物理网点的一些建议
第一、是优化网点布局。从行业竞争和客户迁徙看,更主张缩减网均面积,动态优化网点布局。
第二、是降低网点成本。随着楼市的变迁,现在到了反思网点是购还是租的时刻了。总的来说,灵活的租售并举、必要的卖旧买新、亲民的网点选址、精细的成本合算,都是降低网均运营成本的必要之举。
第三、是改善网点功能分区。新一代网点布局应更多地考虑网均服务强度和效率,有经验的大堂经理很重要。
第四、是自助和体验很重要。银行的终端渠道在迅速多样化,如何维持传统渠道优势,拓展新渠道效能显得愈发重要。可适当提高客户使用柜面服务成本和降低自助设备使用成本引导客户走向新渠道。行物理网点应该是针对客户的痛点和消费行为习惯、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消费者体验为重点进行设计的,具有高科技、针对性、场景化的特征。物理网点不再仅仅是冷冰冰的柜台,更是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体验的宽松环境。
第五、是功能下沉和渠道共享。能否良好共享的关键在于,网点的银行员工是否有较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没有和分支行之间的职业升迁机制,而不是自上而下层层加压的最终承受者。
第六、是客户分层和服务分层。一是利用大数据对客户进行分层,客户分层的前提是账户有效聚类和客户利润贡献度的量化。二是服务分层意味着传统网点一定意义上从坐贾改为行商,跑重点客户的客户经理日益重要。当然,对传统网点的重塑会面临普惠难题,这迫使银行在商业约束和社会责任之间更艰难地平衡。
参考文献:
[1]西方商业银行营销理论实践及借鉴[J]. 艾克拉木?艾尔肯.时代金融. 2016(11)
[2]智慧银行——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J]. 韩忠雪,林声东.海南金融. 2016(01)
[3]“互联网+”时代下传统银行的出路[J]. 江晶晶.大众理财顾问. 2015(08)
[4]银行网点转型的方向[J]. 贾瑛瑛.中国金融.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