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墨子“兼爱”思想

2018-01-02曹薇伍玉林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2期
关键词:博爱墨子启示

曹薇 伍玉林

摘 要:墨子的“兼爱”介于博爱与关爱之间,墨子认为“兼爱”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个思想也展现了墨子对待社会矛盾的根本态度和方法,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的愿望。但同时需要承认的是“兼爱”思想突破不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性,并不适用于当时社会环境。本文介绍了墨子“兼爱”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兼爱”思想的不可行性,并于最后对“兼爱”思想进行了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墨子;兼爱;博爱;启示

1 引言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中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百姓日日生于水火,同时这一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种解决社会问题的学说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墨家学说的创始人墨翟,在此时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事鬼、兼爱、非攻”等政治主张,在墨子这套政治主张之中“兼爱”思想无疑占据了核心地位。

2 “兼爱”思想的概述与社会背景

2.1 “兼爱”思想的概述

“兼爱”思想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被提出的,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墨子在《兼爱·中》描述了当时严峻的社会环境“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在当时那个社会各个诸侯为了争抢地盘杀戮不断,君臣之间相互不信任,父子兄弟为了名利地位反目成仇,道德伦理体系已经败坏至极。对于这种社会乱象人们不禁反思造成这种环境的原因,墨子对于这种现象是这样解释的:是因为人们互相之间的不想爱导致的,各地诸侯都只懂得爱自己的国家却不懂的爱别人的国家,诸侯之间不想爱必然会导致混战,天下的公民不互爱必然导致以强欺弱,天下的祸事都是因为人们的不相爱造成的。面对这种乱局,墨子提出了他的思想以期待解决这一畸形的现象,他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说的是以“兼爱”的思想去待人,取代不相爱,以扭转当时世风日下的社会环境。

2.2 “兼爱”思想的社会背景

(1)政治背景: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很强的家族色彩性,自从夏商以来,君主都是同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成员保持亲密的关系,到西周时期,封建制度的君主实行血缘关系的金字塔型政治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的国力逐渐增强,周王朝日益衰败,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已经名存实亡,这时候由于诸侯的分占各地的人群、文化、信仰各不相同,诸子百家都会如何恢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墨子就是生活在这一混乱的时期,他为了整治当时的社会,不断的宣传自己墨家思想和政治主张。

(2)文化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发展的过度时期,各个诸侯各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这一时期我国可谓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阴阳家等多种学说都出现在这一历史时期。

3 “兼爱”思想的不可行性

墨子想要用“兼爱”的思想影响统治者和人们,推动社会发展成为和谐稳定的社会,但是历史并没有按照墨子的计划有序前行,“兼爱”思想名震一时但是却没有被进行广泛的实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

3.1 “自爱”与“爱人”之间的矛盾

我们知道“爱人”是一种扩大范围性的“自爱”,也就是说爱人的前提是自爱,一个人只有在有能力爱自己之后才会去更好的爱别人,但是这就陷入了一个无限循环的逻辑矛盾之中,也使爱人失去了形成的必要条件。

3.2 与常理道德有一定的冲突

“兼爱”思想不具有可行性的第二点原因是它与常理道德有一定的冲突,对于人性存在过高的期待,难以在现实中推行。“兼爱”的思想要求人们“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是一种要求人们对世间万物不分远近亲疏一视同仁的思想,这种大公的思想看上去很美好但是事实上很荒谬,现实生活中儿女可以为自己的父母放弃一切,父母也可以为了自己的儿女不顾生死,这是亲情所致符合人之常情,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为了一个陌生的不相干的人放弃自己的利益、名声甚至生命。在“爱”的观点上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就大为不同,儒家认为万物尊卑不同,应该各司其职,人们应该互相仁爱但是这个爱因为亲疏远近不同而不同,对自己的亲人自然多一些,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会少一些。有人曾就墨子兼爱的观点反问过,如果墨子的父亲和一个不相干的人一同快要死了,但是墨子只有能力救一个人,那么墨子要救谁?如果去救自己的父亲那么与其兼爱的思想相违背,如果救陌生人就要以牺牲自己父亲为代价,这样的人古往今来又有几个?

3.3 缺乏实现的物质条件

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限,物质资源十分匮乏,很多人们过着民不聊生的生活,墨子“兼爱”的思想无非是想要让人们过上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然而现实中,统治阶级无法做到他口中的兼爱,即便做到了兼爱愿意与平民百姓平均分配物质资料,得到的结果无非是统治阶级与平民百姓共同贫穷,这背离了墨子的初衷。因此要想实现墨子“兼爱”思想就必须要有丰厚的物质基础,但是当时的社会并不满足这一条件,因此“兼爱”思想无法得以实施。

4 对“兼爱”思想的评价和启示

4.1 “兼爱”思想的评价

由上文可知,墨子的“兼爱”思想有很强的局限性,难以在现实中得以实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一思想仍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们应当予以客观正确的评价。但是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墨子的思想都存在一定的偏见,尤其是孟子有过一句话“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其实这种说法是根据学派的利益产生的偏见,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辩论,它没有理解墨子“兼爱”的真正含义。墨子真正的含义是爱无差等,并不等同与无君无父,正相反只有对亲人以及国家有了小爱的基础上,才能以此为基础更上一层楼达到大爱。正所谓“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因此墨子的“兼爱”思想虽然自身有很多缺点和局限性也并没有被实施但是不能够抹杀其非凡的历史意义,我们应该用一种公正的态度进行看待。

4.2 “兼爱”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兼爱”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启示有很多,首先它可以有效促进家庭和社会上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们根据墨子“兼爱”的思想爱他人就想爱自己一样,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就想爱护自己的一样,这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有很大的启示与帮助。另外对于职业发展方面,职业生活涉及的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远,因此墨子主张的“兼爱”更重要的启示是“兼相爱”应该与“交相利”相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当代社会职业领域的和谐关系。

5 结束语

总之,从上述分析中我们清楚的看到了墨子“兼爱”理论的两面性,这种两面性让“兼爱”的思想在情感与理性、幻想与现实中徘徊不定。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去粗取精从墨子“兼爱”思想中挖掘值得我們借鉴学习的地方,经济发挥“兼爱”思想中有价值部分的引导作用,实现人民生活稳定和谐的愿望。

参考文献

[1]李晓兰,张淼.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启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7):6-8.

[2]孙以楷.朱熹论墨子之兼爱说[J].孔子研究,2003(4):91-97.

猜你喜欢

博爱墨子启示
互动体验营“博爱星” 周键文
以爱博爱 倾我所有
“墨子号”与墨子
博爱之歌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抠门老人”的博爱情怀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Revisiting the Problem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betwee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