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2018-01-02杨宁
摘 要:马克思主义人学已经成为哲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学习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问题,我们不能使用以往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来指导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去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用以指导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内容概述
关于人学思想,马克思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存在、人的目的等,揭示了人的发展规律和人类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一,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基本问题也是极其重要的问题,马克思将人放入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中去理解,所以他认为人是具有历史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再选集中可以看到,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从这里可以理解到我们一切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从事具体实际活动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口头说的或者想象出来的;第二,关于人的存在,马克思对人的存在论的表述相比于本质论价值论要少许多,他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存在物称之为对象。”但我们对“存在”一词并不陌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等,人是有群体性质的,我们无法脱离群体单独生存,这样看来人的存在就自然而然的和社会这一大环境发生了关系,即社会性存在物;第三,关于人的价值,在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中对于人的价值问题的探讨可以理解为这样两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对人的满足,另一方面则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细致来看就包括人对物质、人格、尊严等发面的满足,对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付出与回报。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单从定义就可以看出,我们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外在力量的施加对人产生的影响,忽视了学生或者青年的个体主动性和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类,如果仅是靠外部施加是很难产生大的影响的,最终这样的教育也只能流于形式。这里我们不妨参考一下檀传宝先生在其《德育原理》一书中对德育所下的定义:“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相比之下,德育这一概念就显得更为人性化,檀传宝先生强调这样一种教育在于引导个体进行自主建构,那么我们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从人出发,作用于人,就显得十分合理了。在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深受重视,在各个时期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发展趋势。但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在进步,青年思想也在不断变化发展,沿用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因此这时就需要广大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理论,不断探索教育创新,对我国原有的青年政治思想教育体系进行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用。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十六号文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要是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为束缚人的工具,一种外在力量,形式主义严重,更有人称高校的思政课是对青年的一种驯化。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和需要都受到了冷落忽视。在思政课堂上,出勤率和抬头率都很难做到高保证,在一个大学生几乎不太关注时事政治的时代下,他们也很难对这样的思政课堂产生兴趣,一味的灌输式教学并不会产生多少作用。在党团组织方面,大学生入党动机多种多样,部分教师指导力度不够,团活动平淡匮乏,这些都促使我们去反思传统的思政教育是否已不再适用,如何才能使十分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高效?大学生群体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并且思想积极向上的集体,这就要求我们从人出发,重视个人,加大关心和支持力度。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上,人们通常赞同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直接的理论依据,也可以说是理论基础。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了解到,现实的人和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关注点,其实马克思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已经确立了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所以有人称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其哲学的核心和基础,也正因如此,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理论基础将具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的可能性。通过阅读文献可以总结出大概三点原因,一是他的本质论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前提依据;二是价值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依据;三是存在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直接依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论述的就是一个充满爱、和谐、人们彼此尊重的社会。这也启示我们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个人,以人为本,切实为学生发展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转向与实践探索
人学转向,归根到底就是将教育回归到个人,主体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强调的,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教育的目标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努力。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什么是主体性? 一方面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系统的、本质的认识,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即学生也不是单一的被动的接受者,在一个良好的教育对话中,学生应是主动的学习主动领悟主动创新的状态。这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双方应是一种默契的配合关系,这种关系契合度越好,教育效果则越明显。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是能满足人的需要,根据马克思的论述,需要是人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需要是人一切活动的动力和依据,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者说剥夺了、压抑了人的需求,这都是不符合人学理论的,甚至不人道的,也可以称为是从根本上否定了人。所以只有通過正当的健康的方式去满足人的需求,这时思想政治教育才会行之有效。这种需要大体可以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人格需要等,当然,这个前提是教育工作者能够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人的需要,去满足人的正当需要,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满足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和个体积极性的源泉。福建师范大学潘玉腾先生提出区分正当与不正当需要的三个标准,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三是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制约。在我们能够有效区分人的需要后,创造条件满足合理需要,充分尊重人的需要,并且通过交流和侧面影响促进需要的共同实现。
在实践方面,身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转变从前的捆绑、灌输式的教育,注重教育的简介渗透性,很多时候隐形教育比显性教育的作用更加明显,效果更好,隐形教育具有渗透性和间接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方法。
这样的教育途径很多,最易被大众想到的就是隐形教育中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一种即教育者的形象,教育者的言谈、举止、品行、风度都会通过一定载体在与学生接触时传递给学生从而对其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这就要求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理念理论时必须首先为自己所接受,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念首先应该内化为自己的认知,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才会显得更有说服力,从而效果才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66
[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P1
作者简介:
杨宁(1991-)男,汉族,法学硕士,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理论创新.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校"一校一品"思想政治工作品牌项目(天津理工大学“探寻文化密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