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及满意度调查分析
2018-01-02陈东明
摘 要:目的:了解新乡市2017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利用情况和实施效果,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新乡市120户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均数和百分比分析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利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城乡地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有显著影响。结论: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总体较高,但仍然存在城乡投入和支持不足;居民医疗需求满足度还不够;基层公卫工作人员积极性、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后继乏力;居民健康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新乡市 城乡居民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利用率 满意度
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水平,对增进人民健康水平、实现全社会卫生公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新乡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了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治成效显著,城乡居民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但同时,城乡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到健康新乡的发展进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新乡市城乡常住居民。
1.2 抽样方法和样本含量
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现场调查1个市辖区,1个县(市)。每个市辖区现场调查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县(市)现场调查1个乡镇卫生院和2个村卫生室。在每个样本机构,由基层医生分别引荐慢性病人、孕产妇、6岁以下儿童的监护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调査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25份,回收125份,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96%。
1.3 资料处理方法
运用SPSS21.0和Excel2016软件分析数据,采用均数和百分比分析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利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共有效调查120人,其中男性63名,女性57名,男女比例为1:1.1;城乡分布各60人;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小的是20岁,年龄最大的91岁,平均年龄50岁,19~35岁的占30.83%,36~50岁的占16.25%,51~65岁的占33.05%,66岁以上的占19.67%;职业主要以未就业为主61例,占比50.83%,其次是离退休人员19例,占比15.83%。
2.2 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调查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涉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和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城市和农村居民对所调查的7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人数基本相同。其中,城乡居民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的利用人数较多,其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人数较少。城乡居民对建立基民健康档案的利用人数分别为60人和59人,利用率达到100%和98.33%;健康教育服务的利用率达到98.33%;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和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分别针对四种特殊人群,每类人群城乡各调查15人左右,因此利用率基本达到100%。
2.3 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现状
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综合满意度较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获取方便度、服务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服务效用方面,认为其非常满意的人数分别有111人、108人、115人和117人。占比分别为93.28%、90.83%、96.67%和98.33%。
在调查居民是否愿意继续获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有118人(98.33%)表示非常愿意,2人(1.67%)表示比较愿意,表明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需求度较高。
利用卡方檢验,将访谈对象类别、性别、常居住地、年龄和职业纳入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单因素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访谈对象类别、性别、年龄和职业的P值均大于0.05,分别为0.547、0.185、0.401和0.649,表明该类因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没有影响;常居住地的P值为0.042,表明该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有影响。(见表1)
3 讨论
3.1 城乡投入和支持不足
常居住地的P值为0.042,表明该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有影响,说明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和居民需求存在匹配不一致的情形。城市地区比农村地区拥有先天的经济优势,因此也就拥有更多的公共卫生资源,无论人才还是设备等。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地区大力支持,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城乡差距,但是资源的配置还需要市场起到关键作用,所以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时间来完成这项工程。城市居民文化程度一般高于农村,加上农村居民节约朴素的生活习惯,城市居民更容易接受健康意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更高的知晓率和利用率,服务要求相对更高。而在人才资源配置上,城市卫生服务人员的职务晋升、工资待遇等更优于农村,更容易和大医院开展合作,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提供较好的人才进修和技术提升等机会;在医疗设备配置上,城市卫生服务机构更容易获得各方资助,而农村相对困难重重,时刻面临资金不足的局面。但农村属于熟人社会,村卫生室卫生服务人员和居民关系比较融洽,这也会影响服务满意度。随着我国医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会逐步成为“健康中国”的政策着力点,也是实现“健康新乡”的政策着力点。
3.2 居民医疗需求满足度不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居民“健康守护人”,在整体上为居民的健康提供了很大的保障,但是居民不断发展的个性需求和现实中公共卫生供给还是存在差别,无论在医疗人才、设备、政府支持等方面都很难与居民的现实需求相匹配。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总体上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综合满意度较高。但在调研中根据访谈的了解,城镇居民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并没有完全落实到每一户,而且随着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大医院,而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只能满足一些感冒发烧之类的治疗,居民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医疗设备和治疗环境都存在信任不足的情形,这明显和我国正在推行的分级诊疗制度存在不一致。数据显示满意度较高,这和居民与基层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熟悉度有关。
我国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民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日益重视,个性化的健康需求越来越多。加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形成了不断增加的医疗需求与日益紧张的医疗资源之间的关系。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学历层次低,技能水平有限,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提供卫生技术服务和理解执行政策时容易出现偏差,影响服务质量和效率。
3.3 基层公卫工作人员积极性、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后继乏力
随着医改推进,从疾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保障这一目的实现,国家先后出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这些项目包括建档、随访、慢病管理,加上健康扶贫等工作,占用了基层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大量精力,而患者目前更多还是在有病的时候去卫生机构诊治,健康管理的理念并没有完全形成,患者去诊室却发现药物不全、卫生服务人员外出随访等因素,导致了部分患者的流失。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公卫工作繁琐,任务量大,补助标准不高,诊治功能降低,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这也导致居民需求和卫生服务供给出现偏差。我国虽然在逐步增加补助标准,但是绩效考核越来越细致,经费审查越来越严格,经费拨付是否到位等,都造成基层公卫工作人员积极性不够。基层人员待遇较低、职称晋升等平台资源不足,加上社会对工作单位的地位认可度不高,这就导致基层人员稍有机会就会跳槽而去,大大不利于基层卫生服务人才培养和储备。农村卫生服务人员明显比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的年龄偏大,而且存在后继无人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均衡城乡卫生资源,吸引更多的优秀卫生人才下沉乡村服务。
3.4 居民健康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家为保障居民健康而采取的措施,提高公民的健康意识,尤其是农村居民健康意识,对该项目的实施效果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数据分析表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利用率和满意度整体较高,这说明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其保障居民的基本健康需要是可行的;但同时又没有实现全覆盖,说明有些人还是不够重视,这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健康意识深入人心,另外國家政策也要考虑为健康习惯的形成提供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刘金伟.北京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评价及其对策[J] .中国卫生经济,2011,30(2):42-44.
[2]]谢铮,罗秀,简伟研.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回顾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A):3662—3664.
[3]樊立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4]霍敏,张雪文,许圆,李宪臣. 农村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认知、满意度及利用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4):361—363.
[5]王彦杰.农村医学人才临床社交能力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7(24):70—73.
(基金:2017年度新乡市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地市级,项目名称“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研究”,编号B17056)
作者简介:
陈东明(1981.09-),男,汉族,河南新乡人,健康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共党员,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健康管理与政策 、卫生法、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