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2018-01-02徐丹
徐丹
摘要:本篇论文将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以谭恩美、伍慧明为代表的美国华裔作家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和对话等语料进行分析,从新的视角对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言语行为;华裔;文化冲突与融合
一、引言
文學语用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弥补了传统研究中将文学表现形式与语言功能相割裂的不足,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窗口。在本文中,笔者尝试用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对美国华裔小说的一些典型对话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作品中所表现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进行探讨。
二、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奥斯汀开创,由塞尔完善,从行为角度阐释人类语言交际的重要理论。奥斯汀把言语行为分为三类:叙事行为、施事行为和成事行为。其中,奥斯汀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施事行为,并将其分为裁决型、行使型、承诺型、行为型和阐释型。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是奥斯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他将奥斯汀的施事行为分类进一步完善为:阐述型或断言型、指令型、承诺型、表态型和宣告型。塞尔另一个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认为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别的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施事行为”,即通过句子的“字面用意”来推导出“言外之意”。
三、华裔文学中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言语行为研究
华裔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冲突和融合贯穿了整个美国华裔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历来是华裔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华裔文学作品中,对在美华人所遭遇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探究一直都是不惜笔墨着重描述的主题。无论是谭恩美的《喜福会》中不断在争吵、误解与和解中认清自我的母女们,还是伍慧明笔下《骨》中的一家人,都是这种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典型代表。
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冲突多是体现在中西思维模式的巨大差异在家庭生活中的映射。在小说《喜福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的莫过于母女两代人由于文化差异而引发的婚恋分歧。在薇弗莱的讲述中,她和母亲在择偶观上有很大矛盾,母亲对美国女婿里奇很不满意。这种冲突在她们针锋相对的言语中尤其明显。
“妈,你对里奇印象怎样?”“他脸上的斑斑点点可真热闹。”……“那是雀斑,妈。雀斑代表福气呢……”“是吗?”……“是的。雀斑越多,福气越好,大家都这么说的。”……“怕有点道理。记得吗?你小时候出过一次水痘,斑斑点点地出了一身,瞧,你福气不是就来了?在家里足足躺了十天,多福气!”
当薇弗莱询问母亲对男友的看法时,母亲通过阐述行为评价了里奇的外貌并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薇弗莱觉得很受伤,据理力争,可母亲却仅用一个“是吗”来回应。这句字面用意是疑问,但言外之意却是否定与不赞成的。薇弗莱进一步用“大家都这么说”的断言行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希冀母亲能够消除成见,接纳里奇。母亲用断言型的施事行为肯定了女儿的话,并以一系列阐述型的语句作为支撑,字面用意看似赞同,但细细一品便能发现母亲偷换概念,将“水痘”替换了“雀斑”,以反讽间接地对女儿实施了否定的施事行为。
随着时间的流逝,母女的矛盾日益尖锐,直至最后的爆发。
“你真认为你妈是这样的坏?”……“我要回去了,……我脑子里乱极了。”“听我说,你的一半来自我,太原孙家。……我们这个家族可是强大又聪明的……太原还有一个称谓,就是‘并……这好比你把纽约称为大苹果,把旧金山称作弗里斯可一样的道理。”“没有人这样称旧金山的。有人这样称它,只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发好这个音。”“现在懂了吗?”妈得意洋洋地说。我笑了。
母亲的质问实质上实施了一个表态型的施为行为,表达了长期积蓄的不满和失望。女儿则用阐述行为回避了母亲的质问,间接的表达了不想继续对话的言外之意。在母亲语重心长的叙说下,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也能体会她希望唤醒女儿身体里另一半的迫切。当女儿对母亲的话终于生出了同理心时,母亲欣慰地感叹道“现在懂了吗”,这句问话也是一个宣告型的施事行为,宣告了薇弗莱内心某个部分的苏醒,而薇弗莱的沉默间接地行使了认同的施事行为,用无言表达了对东西两种文化的接纳。
在小说《骨》中,莱拉母女间的文化冲突则是由生活中的小细节体现。例如:
“吃饭了吗?”……“我们准备自己做饭。”“做什么?……你先喝你的。我把带给梅森的给你装到罐子里带着。”“排骨。”……“不要每天都吃美国饭,”妈说,“那样不好。”……我怎么才能告诉她,我的口味已经改变了,就和其他事情一样?
母亲以疑问句间接实施了问候的施事行为。在汉语言文化中,“吃了吗”是很普通却富有传统特色的问候,一句问候便明确了母亲第一代华人的身份。女儿的回复一方面回答了母亲的疑问,另一方面间接行使了拒绝的施为行为,意在告诉母亲不必做饭,这句也为后文作下了铺垫。此段对话表面上是母女在饮食上的分歧,但两者的分歧不光是吃的东西,还有很多“其他事情”,其本质是两代人因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冲突。
然而在小说的结尾,当女儿告诉母亲要跟男友同居却暂不结婚时,母亲的反应却出乎她的意料。
“为什么不结婚呢?”她问,还是不肯看我。“我会看情况再定,”我说......“试试看吧。......记住给自己留条后路。”
母亲以询问间接实施了建议的施事行为,劝说女儿考虑结婚。而女儿采用的是阐述型的言语行为,间接地行使了宣告的施事行为,用谨慎的措辞告知母亲没有结婚的计划。作为传统的东方女性,母亲对此自然是非常排斥的。可经过内心挣扎,母亲并未采取激烈的方式来反对,而是平静理性地接纳了女儿的决定,并给出了忠告。可见,母亲从开始连饮食都要执意纠正到最后对女儿的人生大事也能泰然接受并尊重,可以说母亲至此已完成了由冲突到融合的人生质变。
四、结语
言语行为理论让我们在研究文学作品时有了全新视角,赋予了语言的言外之意以新的诠释方法,让读者有更多的角度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文化冲突和融合只是华裔文学作品所反应的众多主题的冰山一角,本文希望以此为突破口,让更多的语用学理论运用于其他主题,使更多的作品能够有不同的崭新的解读。
参考文献:
[1] 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2] Searle, J. R. 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3] 谭恩美,喜福会,程乃珊,严映薇译 [M].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92-95.
[4] 伍慧明.骨,陆薇译 [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4:44,179.
[5] 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 张德明.多元文化杂交时代的民族文化记忆问题[J].外国文学评论,2001,3:13.
*基金项目:武汉科技大学青年科技骨干培育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批准号:2016xz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