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扶贫背景下西藏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问题与对策
2018-01-02次仁德吉闫晓瑞
次仁德吉 闫晓瑞
摘 要:高校是育人的关键场所,随着经济贫富差距的扩大,当前高校不论是在资助的机制方面还是体系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高校资助关系着学生的生活发展,因而高校需要不断构建更加完善的资助机制与体系,从而保证资助的公平性。
关键词:西藏高校学生;资助;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在资助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当前,一些高校为了方便直接采用无偿资助的方式,这样就大大弱化了资助的激励与整合功能。作为高校的领导者与管理者,要非常重视资助的育人功能。既要保证充分的资金真正帮助到困难学生,也要通过多种渠道给贫困学生更多的机会勤工俭学,让高校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贫困认定工作不够严密
高校资助工作对于高校学生的健康学习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贫困认定工作的公平与严密,关系着学生的健康学习与发展,尤其是在高校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校的贫困认定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当前在一些高校中,有些教师为了简单省事,也有一些辅导员由于开学事宜较多,导致整个贫困认定过程简单,从而导致学生的贫困认定工作不科学。最终不能有质量的完成高校学生贫困的认定。具体而言,在贫困认定方法、程序上存在问题。高校的贫困认定大多来源于辅导员或者是班级班主任意见,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贫困评定而言,大多依据于自己的申请以及所提供的证明,这样在整个贫困认定环节中,就会存在很大的主观因素,极大的影响贫困认定的准确性与公平性。可能在评定中辅导员没有参与更多,学生团体在评价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与偏向性,因而贫困认定的方法至关重要。
2.资助资金分配不够合理
当前在我国高校中,很多情况下一些奖助学金并没有达到所谓的资助与鼓励效果。在我国绝大部分的高校中,一般在进行资助资金分配的时候都是按照每个院、系、班级进行名额分配,而实际上每个班级贫困人数以及贫困的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这样无形当中就造成了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同样的分配名额,可能有的班级申请人数少,就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整个年级的名额。其次,每个班级的具体贫困人数与贫困程度不一样,而高校本科奖助学金一般都分为一、二、三等,如果一个班级的贫困学生太多的话,其贫困等级的划分就很难,也有可能会造成奖助学金等资金分配的不合理。
3.资助岗位不足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性
高校承载着育人的重大责任,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一些资助体系中,会设置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来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劳动來获得相应的报酬。这是一种充分利用资源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一定资助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让高校学生在不断的劳动中培养自身独立自主与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由于勤工俭学资金有限,因而造成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不足,造成资助的局限。虽然在很多的高校中,学校也会提供一些食堂、宿舍等部门来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时间有限,而且白天还要上很多的学习课程,导致勤工助学岗位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再次,学校的一些图书馆、食堂、教室等岗位与学生的学习专业符合度不高,高校学生不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这些岗位都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度也不高。
二.高校资助工作的改进对策
1.加强贫困认定工作的规范化
贫困认定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也是资助工作最关键的步骤,这关系着资助工作的效率,也体现着教育的公平。因而对于高校资助工作而言,加强贫困认定工作的规范性非常有必要。首先,高校作为资助政策的实施者,应该仔细研读高校资助的相关政策,然后在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细化的完善,从而保证高校资助工作更规范。其次,对于贫困生的认定而言,要在整个过程中更加民主、公平和科学,高校辅导员要对高校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核对和校验,在民主的评议中进行最终的决定等等。最后,为了保证整个过程的公平公正,还要对整个评议过程进行一定的监督,对最终的结果进行公示,从而保证贫困认定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2.保证贫困资金分配的合理性
高校贫困资助的资金是为了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生活困难并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方式,资金的合理、公正和有效分配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在奖助学金的分配额度上,高校应该尽量提升奖学金的额度以及名额,在助学金上要加大核实力度,让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真正得到一定的补贴和补助。而奖学金的提升能够真正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更多的高校学生投入到学习的过程当中,从而达到真正激励学生的效果。其次,在名额分配的过程中,高校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去审时度势,既要考虑按照不同专业、班级的人数来进行划分,也要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激励的方式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使奖助学金真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积极设立专业性的资助岗位
高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高校资助工作作为高校的基础工作,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既要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又要尽量安排适合学生的岗位,让学生能够在勤工助学岗位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作为高校而言,如果有机会,就要设立相关的专业性的资助岗位,比如图书馆或者学校办公室等相关岗位,这样高校学生在图书馆既能够了解其管理系统,也能够在业余时间阅读书籍,进一步充实自己。而在学校的办公室进行勤工助学,能够经常与老师打交道,提前了解和熟悉教师岗位的相关工作,让自己的能力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巨大的提升。最后,高校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也可以与学校附近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从而免费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勤工助学的机会,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保障,从而创办更多的优质岗位。
4.重视发挥思想教育引导作用
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必须要关注的问题,高校是人才储备的场所,每一个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应该受到关注。在高校中,关注贫困生的思想动态是解决他们生活、学习问题的关键,在高校中的一些大学生,他们中的有一些来自贫困地区,奖助学金对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影响较大。因此,高校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那些没有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安抚工作。其次,对于奖助学金这一问题,高校辅导员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尤其是在递交贫困认定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教育高校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从而培养高校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在正确、积极的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引下,才能激发高校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通过更多勤工俭学的工作以及创新创业的方式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结语
高校学校的资助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资助的公平公正对于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成为了高校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为了保证高校大学生资助的公平,也为了保证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应该从宏观和微观出发,建立有效的资助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资助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资助的作用,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努力学习,让高校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青枝:《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困境与出路》,《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2期
[2]金秀舫、李春莉:《高校贫困生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管理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7期
[3]陈健、梁思影:《高校贫困生认定资助体系评析》,《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年第1期
[4]张敏霞.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援助问题及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2007,(10)
[5]成润.教育公平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
[6]田燕飞.完善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对策探析[G].教育求索, 2011,(10)、
[7]米勇生.社会资助与贫困治理[M]2012版.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租,201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次仁德吉(1983.01)、女、藏族、西藏日喀则人、讲师,行政管理硕士,单位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
第二作者:闫晓瑞(1992.03)女、汉族、山西人,行政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邮编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