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侧墙制造工艺研究
2018-01-02李凡
李凡
摘 要:动车组侧墙组成是车体主要大部件,其组焊后整体的尺寸、轮廓度等既影响后续车体总装配的质量,又直接影响车体外观、强度等性能,为此制造精度要求高,是动车组车体制造的关键环节。鉴于此,本文对动车组侧墙制造工艺优化方法进行了分析,将I-DEAS有限元分析引入工艺制造过程,发挥数据计算分析优势,采取数值模拟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动车组;侧墙制造;工艺优化;有限元
1引言
在现车生产过程中,侧墙组装质量控制一直是车体制造中的重点与难点。动车组车体生产制造过程中,针对工艺设计中的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采取数值模拟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优化现有工作状态,提高制造质量及生产效率,并实现工艺数据及经验的积累。
2侧墙工艺优化
2.1工艺流程分析
动车组车体侧墙采用薄壁中空长大挤压铝型材结构,材质为6005-T6,车体长度方向有4条长大焊缝,通过侧墙组焊工装完成长大型材的组装,先进行侧墙反而装配,按照上墙板、窗上板、窗间板、窗下板、下墙板的顺序进行组装,高度方向以上墙板上沿定位,通过工装的拉紧装置对侧墙下墙板进行拉紧,形成10-12mm的侧墙挠度,然后利用IG M机械自动焊实现5块型材的连接,冷却后,翻转再进行正而焊接,正、反两侧装配组焊完成后出胎检测,对不合格尺寸进行调修,从而完成最终产品。
2.2问题表现与分析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批量跟踪和测量发现,侧墙组焊后尺寸合格率较低,大部分尺寸需要依靠调修来保证,现有调修前的合格率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但调修作为组焊后保证部件尺寸的后补措施,调修过多不但影响生产效率,而且需要在高温火烤下实施,对型材的强度和刚度影响较大,对部件的疲劳使用寿命也将产生隐患。
通过对工装定位压卡情况的跟踪和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来自以下方面:(1)预设支撑板变形量引起变形。侧墙组焊工装的反装胎位是侧墙的理论轮廓,反装胎位预设了反变形,通过数据积累发现,不同的预设反变形量,侧墙焊后轮廓度会有很大偏差。(2)侧墙工装部分压块的位置偏离支撑板上方。工装夹具的作用是固定被夹持的工件,并能保持稳定状態,要求不能产生附加变形,因此从工装设计及操作工艺上说,夹具的夹持部位必须在支撑工装正上方,但在实际中,由于工装结构的限制,部分压块不能达到以上要求,并且由于夹具的压紧力达4t,工件下部悬空无支撑,必然导致侧墙各型材对接焊缝错边。
2.3有限元分析
2.3.1建立侧墙几何模型
由于动车组侧墙为长薄板型材件,采用实体建模会导致后续的有限元划分数量过于庞大,难以求解。因此在仿真中使用片体建模,以板单元划分单元格(见图1),根据侧墙实际情况具体设置侧墙各部位板单元厚度。板单元的厚度依照型材断而图中厚度进行相应设置。图2以不同颜色来表示侧墙板厚设置。模拟侧墙反装状态第一道焊缝的压卡焊接过程。
2.3.2有限元建模及材料参数
根据建立的几何模型,利用I-DEA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由于侧墙在装配时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最后形成一个整体,故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时,各部件之间连接采用共节点的方法模拟装配中的焊接工艺。为了载荷施加便利及局部应力和变形的分析,并减少计算量,整个模型采用壳单元进行划分。动车组侧墙材料采用铝合金6005A,材料力学参数为:弹性模量E=70GPa,泊松比0.3,密度2 700 kg/m3,热膨胀系数2 3 .6 e-6/K,背景温度20℃,屈服强度280 M Pa。
2.3.3计算求解
依据侧墙生产实际情况,分别设定3种工况:(1)工况1:工装配合处于理论状态。压块与支撑板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无横向偏移,支撑板与侧墙外轮廓完全贴合。(2)工况2:压块在横向偏移支撑板350 m m,侧墙工装支撑板表而与侧墙表而完全密贴。(3)工况3:工装压块偏移350 m m,支撑板与侧墙未完全密贴。 根据以上3种工况分别施加边界条件及载荷:(1)载荷:压块载荷一一根据压力和压块而积,求解压块载荷,并在相应位置施加外力载荷;温度载荷一一根据固有应变法算出焊接引起的热应变,不考虑塑性应变和相变应变,将热应变再换算成温度,在模型上施加温度载荷。(2)约束:模拟实际支撑板和定位块的约束条件,对模型实施约束。通过仿真求解,得出以下结果:工况1:最大位移为0.435 m m,局部最大应力为45.6 M Pa。工况2:最大位移为0.864 m m,局部最大应力为47.9 M Pa。工况3:最大位移为0.901 mm,局部最大应力为48.2 M P a。
2.3.4结论
通过对侧墙反装第一道焊缝进行模拟计算分析,3种工况的位移变化较大。(1)当压块和支撑板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侧墙位移和压块处的局部应力都明显增大,尤其是位移变化最为明显,对侧墙装配质量影响也最大,应保证压块和支撑板尽量在一条直线上。(2)当支撑板与侧墙不完全贴合时,侧墙位移也会明显增大。应该尽量使支撑板与侧墙外轮廓保持良好的贴合状态。(3)工况3的位移是工况1位移的2倍多。如果侧墙部位的所有8条焊缝完全实施,情况将更加严重。以上模拟分析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及经验推测完全一致,验证了前期经验的定性分析。
2.4工艺措施
(1)编制《侧墙组焊工装压紧规范》,针对工装压卡位置进行规范,生产中的每次装卡要求操作人员按照正确顺序、正确位置装卡。(2)对侧墙轮廓进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轮廓度较好时间段内的侧墙支撑反变形数据进行固化,当侧墙变形量明显变大时,对支撑板的反变形进行测量,并通过固化的数据对反变形进行修正。(3)对支撑板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调整所有支撑板,保障它们的一致性及与侧墙外轮廓的良好贴合状态,在现车生产中严格按照工况1的要求进行工作。
3结语
本文仅以车体侧墙为例,说明了有限元分析在工艺制造过程中的应用,推广到整个产品制造过程中,作为工艺方法、偏差控制等的依据,均可使用经验加有限元分析方法,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使工艺制造手段更先进,方法更科学,提高工艺制造质量与效率。通过工艺优化,将I-DEAS有限元分析软件引入现车生产,通过数据的模拟分析,将传统凭经验的定性分析提升为数据计算加经验的定量分析,用数值说话,取得良好效果,说明该工艺优化方法可行有效。
参考文献:
[1]刘伟洁,杨建华.动车组车体侧墙制造工艺优化[J].中国铁路,2013(5).
[2]杨建华,桑弘鹏,周立金.高速动车组车体侧墙装配变形仿真分析[J].铁道机车车辆,2014(7).
[3]姚鑫.CRH2系动车组铝合金多型侧墙加工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