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完善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对工程项目的价值

2018-01-02吴晓昊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2期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火灾工程项目

吴晓昊

摘要:“成本”、“进度”、“质量”被称为工程项目的三大目标,是项目部工程管理的关键控制内容,它们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的激烈的环境下,“质量优、进度快、成本低”可以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价值最大化。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居高不下,“安全”逐渐成为工程项目的第四大目标。但是许多施工单位的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比较笼统,在制定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时,缺乏对科学管理理论的应用,造成大小火灾依然得不到有效控制。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必然会消损工程项目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火灾;工程项目;价值

1、引言

安全事故一直以来是建筑施工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许多生产企业认识到“安全无小事”,如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安全事故,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不仅减少了工程项目的收益,也可能导致企业的市场经营陷入被动局面,特大事故还会造成负面社会影响。我国每年因工程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经济损失主要由发生事故的施工企业来承担。工程事故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触电、车辆伤害、中毒和火灾等多种类型,其中高处坠落死亡率最高,而火灾事故经济损失最大。因此,下文分析消防安全管理对工程项目的经济价值,然后提出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的措施。

2、現场消防安全管理对工程项目的价值分析

目前,建筑行业形成的共识是:“安全是保证,质量是保障,进度是关键,成本是价值”。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建筑过程中消除火灾隐患是对建筑工程的重要保证[1]。只有小部分研究者把消费安全管理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如张继东(2016)建筑施工现场火灾事故频繁出现,严重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2];湛爽(2017)施工现场火灾会造成人员伤亡和惨重的经济损失,具有重大危害[3]。事实上,消防安全管理对工程项目的价值,虽然没有成本管理那样有直接的、全面的影响,却有着致命性的影响。

(1)严重火灾事故,对建筑施工企业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代城市建筑应用大量的新型材料,如铝塑板、节能材料、装修材料、发泡材料、保温材料等,有些具有易燃性质,在施工中若电焊焊渣不慎点燃易燃材料,容易酿成重大火灾。火灾不仅损害工程项目的效益,也对建筑施工企业造成致命打击。例如:2009年2月9日,央视新址附楼火灾,大楼完全烧毁,楼内的中庭坍塌,并且造成了人员伤亡;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旧楼改造施工火灾,大楼基本烧毁,伤亡人数达100多人,施工单位有26人被判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2)火灾事故频繁发生,会造成建筑施工企业利润下降。我国每年都有数量众多的火灾发生。据国家消防局的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消防系统接到31.2万起火灾报警,直接财产损失37.2亿元。2017年1-10月,共接报火灾21.9万起,直接财产损失26.2亿元。从火灾分布上看,居民住宅火灾数量排名第一,建筑现场火灾也占有很大比例。近10年来,全国共发生城市大楼火灾就达3万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约15.6亿元,大部分火灾事故是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长期得不到改善,事故频发会造成企业的总体利润下降,有可能陷入亏损状态。

(3)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高可以排除火灾隐患,保证工程项目的价值实现。建筑业是一个危害因素复杂、风险程度高、伤亡事故多发的行业[4]。我国传统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比较粗放,直到2004年国务院发布《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建筑安全管理领域进行了细分,随后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陆续出台,安全生产管理才开始向科学管理迈进。但是,有些企业长期在安全管理理论应用、技术、组织设计和管理措施上水平较低,很难有效控制安全隐患。以消防安全管理为例,不被视为是项目管理的重点。与成本控制相比,消防安全管理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且消防还需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有些企业采取低投入的政策,应用传统的“安全岗位责任制”进行粗放式管理,无法保证在施工中不出现漏洞与隐患,其结果是事故隐患集中爆发,最终得不偿失。

3、完善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建议

改善现场消防安全管理,首先是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为指导,建立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然后围绕实现管理目标,制定和落实管理措施。

3.1完善消防安全工作制度

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确定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架构、职位职权、人员、管理措施、管理程序等内容,通过日常工作制度的运行和应急措施来对施工中所有安全隐患进行控制。在消防管理分项方面,成立“消防管理委员会”,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规范、行业标准等建立工作制度,从管理、技术和应急措施几个方面做好现场火灾防范工作。

3.2优化组织管理措施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火灾频发,主要是组织管理制度和组织管理措施上落后,如传统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并不能完全保障安全。按照系统安全管理理论的学说,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因此,在施行“安全岗位责任制”时,必须要为之做好配套工作,从组织规划、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对施工中的火灾隐患进行动态管理,减少管理滞后造成的安全事故。

3.3加强施工中行为控制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火灾发生的直接原因,其中以电焊工、电工和油漆工的不规范操作引发的火灾数量最多。项目部要对施工现场的防火进行分区,确定防火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如对明火作业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对电焊工、电工、油漆工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持证上岗,在作业过程中采取专人监控,避免由于工人违规作业行为而引发火。

3.4规范物资管理和设备管理

在物资管理上,需要采取专业的仓库管理和材料场管理制度,确保每一种材料都处于安全的状态。建立仓储和使用的科学程序,如“特种材料进场管理程序”,避免在运输中发生变化,以致在使用中引发火灾。此外,采用规范的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大功率电气设备、电焊机、切割机和氧气瓶等被安全使用。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并且进行使用培训和科学管理。

3.5全面监控施工现场环境

施工现场安全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火灾事故都是由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发生的微秒的变化,而最终酿成突发事故。因而,监控施工现场环境,除了要严禁一切违规操作之外,要重点落实监管现场施工的防火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以管理和技术两种手段相配合来管人管事和监控火灾隐患。并且支持业主方、监理方派驻安全监管人员参与消防安全管理。

4、结语

2017年,住建部对各地建设主管部门提出建筑火灾事故监管的四项要求中提到一种新理念,即强调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监管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也强调加强曝光消防安全管理上有问题的企业。因此,消防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措施,避免火灾事故发生,其直接意义在于保障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价值得以实现,长远意义在于利于企业的市场口碑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沁.消防安全管理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必要性及应用研究[J].消防界,2017(1):65-65

[2]张继东.关于消防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现场上的运用[J].华夏地理,2016(8)93

[3]湛爽.浅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7(15)177-178

[4]马博如,宋文华,王文华.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安全,2008,29(2):35-37

猜你喜欢

消防安全管理火灾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工程项目与融资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