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阅读主题多元化探析

2018-01-02刘奕含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2期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

刘奕含

摘要: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镇,而我们的阅读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过度单一化、理性化的弊病。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纠正这种偏差,探求阅读主题的多元化是一个有效途径。以《犟龟》为例,该文的主题不仅可以解读为“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通过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引导,还可有多种解读,从而深化了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实现了“新课标”强化感受性、体验性的要求。

关键词:阅读教学;新课标;主题多元化

1.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偏差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处于一种过度单一化、理性化的状态,往往以教师的精讲缕析代替学生的个性阅读。如何在教学中纠正这种偏差,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切合“新课标”强化感受性、体验性的要求?这是每一位手执语文“新课标”教材的教师不得不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2.《犟龟》的多元化解读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选用了德国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的童话作品《犟龟》。童话的主角一只小乌龟决定要去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热闹婚礼,在途中克服重重困难与阻碍始终坚持一往无前,哪怕获悉狮王二十八世去世的消息,仍然不放弃这个愿望,最终见到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与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将其主题总结为——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任何事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同时,教学参考书上更专门提出,故事开头“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 避开了“狮王二十八世婚礼”的说法,为后面小乌龟取得成功——见到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预设了伏笔,这样的安排巧妙、耐人寻味,可以此作为本文的亮点之一,供学生重点思考与品味。

笔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对话,特别是尊重和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和独创性的理解,使《犟龟》一课的教学点燃了学生个性阅读的火花,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与我一致认为,《犟龟》的主题并非如此简单,文中存在几处疑点,值得商榷。

2.1小乌龟的目标认定不明不白,随随便便,绝不值得提倡。

“去参加这场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尽管文字上没有明确提出是狮王二十八世的,但上下文所提供的信息足以说明小乌龟目标的指向显然就是狮王二十八世的,而非闭了眼瞎撞,撞上谁算谁。因此,目前教参、教者普遍使用的这种目标认定巧妙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2.2乌龟固执己见,不懂变通,这种“犟”绝不值得提倡

乌龟遇到壁虎,得知“狮王二十八世与老虎开战,婚礼暂时取消”,此时的乌龟没有丝毫触动,仍然前行;及至乌鸦告诉它“狮王在与老虎的拼杀中身负重伤,已经不幸去世”,乌龟依然回答:“很遗憾,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读到这里,难免让人起疑,小乌龟的目标——婚礼何在?狮王二十八世去世,他的婚礼都没有了,那继续前行意义何在?一个要去赴宴的人,走到半途听说宴会因故取消了,他不是及时掉头,去做别的事,而是说:“不,我就要去!”——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无疑会让人哭笑不得。何况乌龟怎会知道前方还有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在等它到来?难道它有未卜先知的神机?目标与结果之间本身就包含了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实际上给人的感觉是,乌龟此时已“犟”过了头,变成钻牛角尖,明知既定目标不再,却不愿正视现实,固执地随着惯性前进,一意孤行去向一个虚无的前方——究竟脚下的路通向开满鲜花的草地还是杂草丛生的荒野,它也茫然不知。

因此,单纯地把“犟”的意义解释为坚持不懈,就文章而言,是不严谨的。想来,也并不符合童话作者的初衷。故事內容一波三折,“犟”的含义也在发生转化,对待小乌龟的“犟”,必须分前后两个阶段来认识:在故事前半段,乌龟认定目标不畏艰难一往无前,也曾听从蜗牛的正确劝阻,及时纠正了路线的错误,这时的“犟”代表了坚持不懈的精神,的确值得肯定与发扬;而发展到后半段,乌龟面对客观现实的变化,任性固执不及时调整方向,使自己的目标清晰而有意义,这未免就显得冥顽不化,不懂变通了。

既要肯定目标认定的坚定性,也要重视发展变化是事物颠扑不破的真理。正确的要坚持,错误的应摈弃,而变化的,也要随之而变。中国古代即有“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的名句,也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处世导言。顺时、顺势而变,对待客观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及时修正目标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如果忽略了发展变化,一味强调对目标的死守,如此简单的教育,无疑是缺乏科学性与说服力,存在潜在危害的。

2.3 正确看待故事最后美丽的结尾

虽然见到了狮王二十九世的热闹婚礼,但如果以此作为对故事后半部分乌龟顽固行为的肯定,难免牵强,不仅不能令人信服,也会对学生目标的确立与认识产生误导。应该明确,这是一个机缘巧合,或说歪打正着,是偶然而非必然,只是心存美好的作者为这只可爱又可笑的乌龟作的善意安排,它代表了对美好结局的愿望,仅此而已。人生需要努力奋斗,更需要正确方向的指引。毕竟,能在命运眷顾下如愿见到最美丽的婚礼的“犟龟”,世上也许就这一只。

3.结束语

《犟龟》一文中,我们对乌龟的“犟”应是辨证认识——有褒有贬,褒贬掺半的。完成《犟龟》一文的阅读教学后,再学习“新课标”,我感触颇多,现总结、反思如下:

首先,我庆幸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阅读”,有效地落实着“新课标”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其次,采用“预习—提问”法,使教学内容对学生更有针对性,同时,真正贯彻了让学生担当学习主体的精神,对他们的努力和思考成果予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学生也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其中。

再次,正是在教师的倡导下学生养成了多思多问的习惯,不迷信书本和权威,敢于质疑、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才有了对《犟龟》主题多元的、深入的理解,让人颇感欣慰。

参考文献:

[1]陈燕.多元化阅读——走出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J].语文教学通讯,2012(12):67-68.

[2]邱红香.让个性化阅读打开教学的节奏感[J].华夏教师,2016(1):53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新课标阅读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