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碎片化学习背景下项目化微课程资源建构

2018-01-02詹芳香杨柳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2期
关键词:分析法知识点文献

詹芳香 杨柳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碎片化学习资源研究方面的情况,结合课堂实践,以解决目前学生碎片化学习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出发点,总结和完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索将传统的系统教学课程向项目化微课进行转变,希望以项目化课程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围绕完成项目为核心进行知识点架构,并将这些知识点转化成微课程资源。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项目化微课资源

一、研究意义

本研究以课堂实践经验为基础,不断反思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文献阅读,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课程实践,以解决目前学生碎片化学习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出发点,总结和完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索将传统的系统教学课程向项目化微课进行转变,希望以项目化课程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围绕完成项目为核心进行知识点架构,并将这些知识点转化成微课程资源。最后,本研究将以《珠宝绳艺编织》课程为案例,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总结出提高项目化微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分析

在碎片化学习资源的研究方面,有学者认为微视频是碎片化学习资源中较好的形式。王觅认为碎片化学习资源需要微型化、碎片化、灵活化,而微课程满足了以上要求,该作者在文中从心理、艺术、教育、社会等视角分析了微课程的内容设计并付诸实践。李平认为满足碎片化学习需要的是微课,主要以“李平现代文学欣赏”系列微课为例,来阐述文学类微视频的科学性、教学性、艺术性等特点。刘超开发了高中语文(主要针对文言文、古诗词)手机学习平台,经过运行反馈总结发现:高中生能接受利用手机学习平台学习文言文及古诗词,且这种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碎片化学习在国外开展的较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学习实验试图将移动电话教学,应用于外语学习中,锻炼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经过实验发现:学习者在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是分散的,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与在固定场所进行的大容量、系统性学习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碎片化学习要求学习材料相应的零散花,每个学习时间控制在30秒至10分钟之间。日本山内佑平2008年开展了“Narikiri English”(“彻底英语”)项目,面向企业员工的英语移动学习,这个项目开发了基于手机的移动教材,该教材有两大特点:第一注重听力训练,第二根据企业性质开发不同的教材。该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研究目标

目标一:丰富碎片化学习的课程建构模式,探索将传统的系统教学课程向项目化微课进行转变,希望以项目化课程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围绕完成项目为核心进行知识点架构,并将这些知识点转化成微课程资源。

目标二:以《珠宝绳艺编织》为案例,总结出提高项目化微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去。

四、研究内容

本研究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碎片化学习以及微课程设计开发的研究现状和成果并进行综述。同时,本研究以课堂实践经验为基础,不断反思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文献阅读,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课程实践,以解决目前学生碎片化学习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出发点,总结和完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索将传统的系统教学课程向项目化微课进行转变,希望以项目化课程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围绕完成项目为核心进行知识点架构,并将这些知识点转化成微课程资源。最后,本研究将以《珠宝绳艺编织》为案例,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总结出提高项目化微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去。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目前国内外对微课程设计开发的研究现状,找出点击率、学习率最高的几个课程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分析如何设计制作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视频。

第二,碎片化学习背景下,现有课程存在的不足,如何将其转化为能够吸引学生的微课程。

第三,以项目化课程教学方法为基础,如何组织和实现微课程资源转化。

五、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根据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本研究首先在先期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网络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问卷和访谈调查法。

第一,文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研究文献形成对事实的认知。文献分析法将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本研究在广泛细致的分析现有文献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碎片化学习、微课视频、微课课程等相关领域的已有成果及主要观点,以使研究面向实际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第二,网络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实质上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变化进行分析,大致可以分为文本分析、视频分析、声音分析、图像分析。本研究中主要对网站及视频资源进行内容分析。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代表性的微视频课程,分析视频课程模式及其特点,归纳当前微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现状,对本研究中的案例提出启发。

第三,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是在一个或多个案例的特定情境脉络下进行了解、分析、归纳和描述解释,以解决情境和现象建的复杂难题。通过设计和开发微课程资源案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跟踪和调查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应用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第四,问卷和访谈调查法。在《珠宝绳艺编织》案例中,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队微课程资源内容设计的效果及其学习效果进行调查。

六、研究过程与步骤

本研究从理论出发,结合当前学生碎片化學习的实际情况,以项目化教学模式构建微课程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应用到实际课堂中,并检验其效果。

本研究的过程和步骤如下:

第一,分析碎片化学习时代学习方式的转型及微课程资源。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及网络内容分析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总结国内外碎片化学习、微课视频、微课课程等相关领域的已有成果及主要观点。通过网络内容分析法对当前国内外代表性的微视频课程进行分析,主要分析视频课程模式及其特点,归纳当前微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现状,对本研究中的案例提出启发。

第二,主要运用个案研究法,根据前期分析的结果,对《珠宝绳艺编织》课程进行重构。根据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完成一个具体作品为导向,对课程内容进行构建。将每个作品的过程分解为一个微课程资源,并通过共享渠道对学生进行共享,让学生可以随时进行碎片化学习。

第三,运用问卷和访谈调查法。在《珠宝绳艺编织》案例中,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队微课程资源内容设计的效果及其学习效果进行调查。

参考文献:

[1]王兆璟.碎片化的教育研究及其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6):3-5.

[2]单莹.从慕课、微课看碎片化娱乐化学习[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18-19.

[3]王承博.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27-30.

[4]赵树海.大学生碎片化网络阅读行为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2016(22):61-63.

[5]黄建锋.基于互联网的碎片化学习策略研究——从“碎片”到“整体”的嬗变[J].电化教育研究.2017(08):78-82.

[6]于海燕.碎片化学习背景下微模式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9):134-136.

作者简介:

詹芳香(1984-),女,湖南衡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绳艺》课程编织课程教学

猜你喜欢

分析法知识点文献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