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8-01-02李莹
李莹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多,艺术方面的学习也开始受到关注。本文针对当今社会对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的需求现状及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广大师范院校教学工作者一些启发与帮助。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培养模式改革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在就业竞争中,各行各业都对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更为青睐。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师范类学生的专门院校,其一般性培养目标是为我国教育领域输送更优秀的教师类人才。在社会文化发展趋势下,对艺术教育人才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都很高,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专业学生若想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就需要在理论基础及实践应用能力上作出双向提高。这就要求师范类高校在学生日常培养模式上必须进行改革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当前社会对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的需求现状
在教育行业逐渐走向市场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招聘教师时除了会参考师范生的毕业院校以及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日常表现外,还更加关注应聘者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之后的教学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高等师范院校对于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参考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上充分考虑未来的市场定位、就业需求、人文需求等方面的因素。当前社会对于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的需求呈现为人才能力细分化、人才人文素养高水准化、人才实践能力提高化[1]。人文综合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前社会筛选人才的重要标准。为了应对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高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人才未来的社会竞争力,我们就要了解当前师范类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从现有问题出发,寻求改革途径。
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对于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日常课程的了解可以发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1.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需求
虽然“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这类指导方针在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已经被提过很多次,但是在实际教学培养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落地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学校在艺术教育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中缺少对于社会需求的深入了解,并且对于学生培养目标的制定也比较模糊[2],缺少根据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及最真实的社会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及培养模式规划的意识。这种师范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导致很多艺术教育类专业学生在毕业后由于实践能力不足,而无法获得好的工作,甚至导致很多学生无奈转行,离开教育行业。所以,不适应社会需求是当前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
2.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通过对全国大部分地区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方向学生培养方案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师范类高校中的艺术教育类课程普遍缺乏特色,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浮于表面、研究型课程较少、实践应用型课程安排不足,是当前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要缺点[3]。与此同时,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学习要求略有不同,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会更高。所谓综合素质,应当包括对于音乐、美术、舞蹈、艺术史等各方面知识的涉猎及掌握。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中的一个旁支,其具有较强的人文色彩及美学色彩,对于从教者、学习者的综合基本素质要求都是较高的。在当前培养模式中,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忽视也是一项问题。
3.教学实践类课程内容较少
时至今日,在众多高等师范院校的课堂中,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这种传统授课模式仍然占据主流。很多学校在日常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技术都未能做到与时俱进,更为重要的是,教学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缺失。很多师范类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意识还较为不足,没有意识到实践能力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日常课程设置中,实践类课程、研究类课程、应用类课程内容的设置都较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艺术教育内容的現实应用能力都难以得到锻炼,这极大地影响了师范院校毕业生在艺术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以及社会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4.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为了满足学校日益增加的学生资源,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也增加了不少新教师。但是,有的新教师欠缺一定的实践能力,还有些学校仍然存在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这些均导致当前部分院校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实现对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的高效培养。艺术教育作为一门对于学习延伸及知识面宽广度有一定要求的学科,在这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培养模式下,很难实现对人才人文素养及知识面拓展的培养。
高等师范院校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
针对当前社会对于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的需求,高等师范类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时就应该紧抓以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培养、教师教研水平等各方面寻求突破与创新。
1.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师范类院校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应从市场经济需要及师范教育类人才需要进行双向培养思考,让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有紧密的联系性。虽然高等师范院校中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向一般是以从事艺术教育工作为主的,但无论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是为艺术教育传承作贡献而从事教师工作,还是以个人理想等原因为发展导向从事艺术类相关工作,都要求人才培养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即需要所培养的人才既有艺术教育方面的扎实基础,又有市场敏锐的嗅觉,能够将艺术教育基础根植于艺术教育实践中,达成符合社会及市场需求的工作内容,所以艺术教育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将艺术教育特点与市场规律相结合[4]。应在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及改革前先进行一定的市场调研,了解当前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方向。要用市场需求来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注意培养方向与社会人才需求方向的匹配度。最好能够在学生学习之初就由教师帮助学生作出一定的未来发展规划,从教师的教学培养到学生的学习探究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
2.课程设置应结合地方特色
在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为了提升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个人竞争力,在进行日常教学及课程设置时应该考虑针对高校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中的特殊化需求进行特色人才的培养[5]。中国地广物博,不同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差异相对较大,这导致了我国不同区域对于艺术教育类人才的需求标准也是有所差异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艺术教育类人才的供给,也为了达成艺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就业目标,在进行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时应该充分注意将教学内容与地方特色需求相结合,培养符合地方特色要求的教育人才。同时,在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中,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艺术教育归根结底考查的是一个人的人文底蕴、品格修养、审美情趣、艺术技法等全方面素质。只有各个方面综合能力均衡发展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具有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才能更好地达到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3.增加教学实践课程内容
在高等师范院校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之路上,若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锻炼学生在步入社会或者投身教育行业后的应变能力,就应该在当前高校教育中多安排教学实践方面的课程。在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外多设置一些学生可以实地演练操作的内容,让学生的基础知识能有作用于实践问题的机会,让实践课程及应用型技能的学习成为人才培养中的主要教学任务。
4.采用高科技教学手段强化艺术教育专业教学质量
针对当前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师资力量薄弱、高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我们应该善用电子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来弥补当前高校中优秀教师资源的缺乏。互联网的应用给师范院校艺术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更多有利环境及学习资源。例如,在解决部分高等师范类院校新教师较多、教学经验缺乏等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当前较为流行的“双师课堂”进行教学补充[6]。每个院校的日常教学中如有新教师或者教学水平有待提升的教师进行授课时,就可以利用当前便捷的互联网手段与名师网络连线。名师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远程授课,本校老师在名师授课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授课,并且在课后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践情况、知识掌握等进行追踪及帮助。这样的“双师课堂”不但能够解决当前应用型艺术教育培养中教师资源欠缺的问题,而且也为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与外界学习及交流的机会。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学习交流及知识面的延伸拓展也极为重要。师范院校培养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时采用这种“双师”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不仅使学生的艺术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得以提高,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更多的授课技巧。另外,作为师范生,授课技巧也是应用实践能力培養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结语
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艺术教育类人才的专业学校,承担着为我国艺术教育领域输送人才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社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师范院校在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与优化工作还需要不断推进,并进行更多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张亚娟:《转型大学教育中艺术教育发展的探析》,《亚太教育》2015年第22期,第93页。
[2]杨金鹤:《新建地方高校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美与时代·城市》2014年第7期,第121页。
[3]普慧:《论普通高校音乐舞蹈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北方音乐》2010年第6期,第38页。
[4]魏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下艺术专业教师内涵修养的提升》,《美术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第139页。
[5]张小玲:《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艺术素养的对策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第148页。
[6]郭玲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性音乐院校的实践研究》,《艺术科技》2017年第30卷第3期,第103页。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陕西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