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浅析

2018-01-02彭景

祖国 2017年21期
关键词:浅析习近平

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生态领域是一种新理论,该理论产生后逐渐演变成新时代的生态发展指南,指导我们迈向綠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轨道。本文将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从主要内涵、时代价值等不同层面对该思想进行初步剖析,找到其特点,寻找其意义所在。

关键词:习近平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浅析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产生的背景

资源总量稀缺现状日益凸显。我国资源的总体储备严重不足,耕地资源不到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九,水资源不到世界总量的百分之六,森林资源不到世界总量的百分之四,石油、天然气不到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二,铁矿、铜矿、铝土矿等不到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九。资源总量占比少,平均量占比更少,绝大部分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的二分之一,却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人口消耗庞大,非再生资源呈绝对减少趋势,这些都倒逼我们探寻解决办法。

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长期以来我们都在推行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我们也品尝到GDP过度崇拜所引致的苦果。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必须要进行变革。

履行大国责任的魄力和担当。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始终坚持坚持开放共享的立场,始终把国际责任扛在肩上,在生态领域、环保领域积极参与多边国际合作,尤其是持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合作,成立了专门的合作基金,促进环境保护的国际公平,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进程。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内涵

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把生态保护上升为一种全民意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扎牢生态红线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在进改革发展的实践中,要更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在参与方式上,无论是国家层面、企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注重全民参与,倡导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厘清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作过专门论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思想说明生态环境在本质上就是生产力,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改善好,就是在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没有好的生态环境作基础,一切的发展都将成为空谈。我国作为一个转型发展的大国,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强调从顶层设计上进行突破革新,用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习近平强调,“以系统工程的思路抓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突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强调一定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从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制度先后在2015年下发,这些文件及制度提纲挈领,从宏观层面、全局层面对在我国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遵循、提供了系统指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征程迈向新篇章。

强调普通群众的生态效用需求,使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产发展、经济指标、人民生活富裕曾经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物质生活不断充裕,人们不再单纯地满足于吃饱穿暖,对生产生活的环境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生态的优美与否、环境质量的好坏越来越影响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习总书记强调必须把环境的治理和改善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实事抓紧抓好,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民众需求的最基本的出发,努力让每个人都可以公平地享有最普惠的生态福祉。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为“中国梦”的内涵充实了新的重要内容。“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应有的梦想。实现中国梦,不能只是目标和口号,更需要我们现实的行动。中国梦的内涵是丰富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生态梦就是中国梦非常重要的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着眼于中国的未来,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天蓝水清”的人居环境,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梦”的最生动体现,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为 “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具体行动指南。“美丽中国”内涵丰富,既包含自然环境的美,也包含社会环境的美,是我们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提出的新目标。不可否认,经济的快速发展、持续增长依然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物质前提。但同时我们要需要制度保障、需要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最美丽的画卷,突出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突出了和谐之美,其系统科学的生态思想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详实的行动指南。

为“生态文明话语权”提供了重要砝码。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一种普惠价值观,其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站位高、视野非常广阔,一方面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生态理念、态度和声音,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话语权。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全球课题上,我们将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在生态领域的协同合作,为建设美丽和谐新世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2016.

[3]周生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5,(17).

[4]林敬雅.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析[J].党史党建,2016,(03).

[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作者简介:彭景,2015级研究生,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浅析习近平
浅析搓法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浅析明代漕运轻赍银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浅析“谯”字“酷烈”义
扶眉战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