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民鱼水一家亲

2018-01-02

时代报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刘邓针线寨子

70年前,刘邓大军会师于临泉县韦寨镇吴营寨,建立淮西指挥部,在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书写出一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如今,战争硝烟早已散尽,乡亲们在这片土地上悠闲地生产生活,其乐融融。但在寨子外,合抱粗的老柿子樹穿过70年历史时空,依旧静静守望着刘邓大军在此留下的足迹;寨子里,步履蹒跚的老人们,还会时时说起那段岁月里的军民鱼水情。

现年85岁高龄的韦连庆清楚地记得刘邓两位首长当时的样子。

韦连庆说,当时的吴营寨四面环抱寨沟,寨沟内是寨垅子,寨垅里还有养鱼、防火用的加沟,防御条件很好,而且吴营寨已于1947年解放,群众觉悟很高,刘邓选择这里会师、指挥作战是有道理的。

1948年2月24日,正值农历正月十五,16岁的韦连庆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寨沟去散面灯,就看见一队人马来到寨沟前。“当时看到两个人一高一矮走在前头,后头跟二三十个人,穿着军装,也不咋样,破破旧旧的。”韦连庆回忆说,当时不知道叫刘邓大军,后来才知道。就说上面的是大官啊,来了就组织欢迎。

走近了才发现,村里人全都出来了,提着面灯夹道欢迎风尘仆仆的将士们。当时场面颇为壮观,震撼了年轻的韦连庆。老人至今回想起来都很激动:“天都黑了,还比较冷,大家都举着灯火出来了,这寨门口的路上都站满了。那真是我这辈子记得最清楚的正月十五。”

后来,部队就住到了村上,几乎家家户户住的都有人。但刘邓大军对群众财产秋毫无犯,在韦寨有口皆碑。今年80岁的韦明星记得,有一次他的母亲正在缝衣服,军队里做饭的伙夫东看一眼、西望一望地说:“老大娘,你的针能否借我用用?”韦明星的母亲就把针线递给了伙夫。待伙夫用完针线以后,他对韦明星的母亲说:“大娘,这针没给你用坏,还你。这线多少钱?”大娘觉得战士们经常给老百姓又是挑水又是扫地,所以用点针线也是应该的。但伙夫却说,大娘,这是我们的纪律,我们跟你们一样。我老家是山西的,也是像你们这样是穷人,我家里也有老小,所以知道这一针一线也来之不易啊。

战士们才来没几天,吴营寨就大不一样了。战士们把村里的杂草都用铁锹铲去,把家家户户的院落、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乡亲们随意放置的农具、杂物也被战士们收拾得整整齐齐。韦连庆说:“军队纪律好,战士们都特别勤快,他们来了以后,我们村一下子变得干净多了。”

件件桩桩,让刘邓大军赢得了韦寨乡亲的爱戴。“以前国民党骡马队也从这儿过过,村里多少果树被牲口啃死,多少东西被损坏,也没人吭一声。前后一比,老百姓心里不就很清楚了嘛。”韦连庆说。

韦连庆还经常看到两位首长在寨子里走动。“每天傍晚两位首长都会出来散散步,走得很远,一圈走下来有四五里路。”韦连庆回忆说,他们散步时经常会到寨沟旁边的一棵大柿子树下待一会儿。这棵柿子树至今还在,如今更加粗壮葱茏。

刘邓大军前后累计驻扎临泉88天。88天里,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亲如一家。这浓浓的军民鱼水情,为当时战士们行军打仗提供了坚强后盾,也长久地留在了临泉人民心中,温暖、鼓励着一代代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邓针线寨子
水泊梁山行
爱过所有的庄稼
新年小福袋
寨子
激战汝河
抢渡沙河
小平找牛
跨越陇海线
一个人远行
可爱的袜子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