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男子天团尖叫,“迷妹”要的究竟是什么

2018-01-02高珮莙

意林原创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迷妹巴洛歇斯底里

高珮莙

从披头士到“单向”组合,且歌且舞的男子天团总能轻易俘获无数芳心。在别人看来可能愚蠢且肤浅,但粉丝们仍然坚定地为偶像欢呼、尖叫甚至哭泣。

承认自己是粉丝,并不意味着疯狂和愚蠢

上高中时,蕾切尔·莱特在朋友介绍下看了一段“单向”组合的MV,立刻坠入了爱河。她喜欢他们“动人的旋律、完美的发型和有趣的采访”,开车时哼唱他们的歌,花好几个小时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看访谈节目和幕后花絮。她还加入了歌迷组织。

4年过去了,听了“单向”组合的5张专辑、两场音乐会后,莱特发现自己还是喜欢这个男子组合,并慢慢学会不为此感到丢脸。喜欢的东西使自己快乐,也不会伤害别人,为什么要感到羞耻?

莱特意识到,她多年来的羞愧其实源于别人的想法。其他人似乎认为迷恋偶像是愚蠢、疯狂、非理性的,充满了青春期少女的荷尔蒙,但同样疯狂的体育爱好者不会受到这种诟病。

“歇斯底里”原是对女性的污蔑

“Vice”指出,对男子天团歇斯底里的热爱始于1963年10月13日的伦敦帕拉斯剧院外。当时被兴奋冲昏了头脑的女歌迷尖叫着冲过安全警戒线,试图爬上偶像乘坐的汽车。面对她们的“洪荒之力”,披头士差点挤不进自己的演唱会现场。

就在那一刻,4个红得如日中天的年轻人将女性从“应该遵从的礼仪”中释放出来。只要听到“披头士狂热”(Beatlemania)这个词,人们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大拨“迷妹”疯狂尖叫的画面。

当男记者用“歇斯底里”来形容等待在酒店外的女孩时,他在潜意识中唤起了柏拉图对女性欲望的蔑视。事实上,远远地幻想名人令人愉快,但它只是“迷妹”尖叫的原因之一。

在“Vice”看来,粉丝只是在做一件让自己快乐的事,而且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公式”:几个留着漂亮发型的年轻男孩加在一起玩音乐,等于很棒。

粉丝要的只是归属感吗

美国心理学家古佐尔斯曾花数十年研究猴子的尖叫,还从“Youtube”上收集人类的尖叫,并让其他人辨别它们所表达的情绪——是害怕、痛苦、高兴、愤怒。

不管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古佐尔斯指出,发出尖叫的本能深深植根于人类进化史中,人类在人群中大喊大叫就像猴子在树上嘶吼,表达在某个群体或部落中的归属感。从这个角度看,流行音乐、足球和猴群没什么不同。粉丝文化的内核就在于此:在人群中尖叫意味着成为其中的一员,这是人的本性。

美国社会学教授詹宁斯告诉《华盛顿邮报》:“粉丝们的尖叫是集体身份认同和个人身份认同的同时体现,当你和众多球迷一起给球队加油助威、向某个政客发出嘘声,你是在用身体和声音表明自己属于一个团体,你们拥有共同的身份。”

2015年,泽恩·马利克宣布离开“单向”组合后,英国近500人申请了“照顾性休假”,全球各地都有粉丝在痛苦中自残。当剩下的4名成员宣布今年要休息一段時间,数百万年轻的粉丝在网络上表达了不同程度的悲伤情绪,用“歇斯底里”来形容并不过分。

这不是首次因乐团解散而引发大规模忧虑、悲痛。1996年,名噪一时的英国“接招”合唱团(take that)队长盖瑞·巴洛宣布了成员罗比·威廉姆斯的离去,粉丝陷入了集体恐慌。巴洛在气氛阴郁的新闻发布会上黯然表示“从此不再有‘接招组合”后,当地志愿机构“撒玛利亚会”专门设立情感热线,帮助那些悲痛欲绝的女孩。

当然,迷恋偶像不是少女的专利。当熟男们像小鲜肉那样组成“男子天团”,任何年龄段的女粉丝都可能爆发出“歇斯底里”的热情。

猜你喜欢

迷妹巴洛歇斯底里
埃及迷妹 为中国偶像剧痴狂
期末抢座看我的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巴洛龙有八个心脏
谭松韵高铁抵沪迷妹围追
我总想起过去
“迷妹”占领编辑部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素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