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送我远行 我陪你变老

2018-01-01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舍小家陪伴长大

■本场考题

阅读下面的名言,按要求作文。

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3.李密《陈情表》中有言:“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上三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引擎

1.好男儿志在四方

信息社会,不能囿于一方、偏安一隅。“学成文武艺”,就该“天高任鸟飞”。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为社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应当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们深知父母“临行密密缝”的不舍与牵挂,但“我辈岂是蓬蒿人”?为实现自己的鸿鹄梦想、凌云之志,只能在实现梦想与陪伴父母之间选择其一。

2.小时我依靠你,长大后你来依靠我

我们深知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我们也不忍父母为我们牵肠挂肚。日渐老去的父母在精神上会对儿女产生依赖,还有对迟暮之年的恐惧……我们对于父母的关心要加倍。我们要陪伴在父母身边,聊慰父母的牵挂。

■佳作展示一

心在,孝就在

◎尹一凌

龙应台曾说,为人父母,就是不断地目送子女远离自己,并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是啊,随着我们日渐长大,我们终将背上行囊离开父母的怀抱,独走四方、闯荡多彩的世界。这样的结果,往往要忍受一家人两地别离的思念之苦。对此种现象,我那执着倔强的父亲常不以为然地说:“等我家孩子长大了,最好住在自己身边,相互之间能够照顾,有‘一碗汤的距离就行。”

那么,青春少年的我,以后该怎么选择呢?

确实,“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密在《陈情表》中有言:“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几句,更是令闻者伤心、见者落泪。“孝”这个字早已深深镌刻在我们的心中。所以,我们必须传承发扬并自觉践行孝敬父母这一传统美德。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年轻人背起行囊离开父母,胸怀远大抱负,为理想行走天涯,在现代社会已是生活的主流。这是社会发展的潮流驱动的,由历史前进的车轮推动的;同时,这也是当今社会对于青年人自立自强的要求。试想,毛泽东如果没有走出湘潭,他可能成不了中华大地红色中国的领袖;钱学森如果没有远游留学,就很难学得精尖科技成就“两弹一星”的功勋;铁人王进喜如果没有参加大庆油田的建设,他可能创造不出如此高的成就。正是有了革命前辈的奔走牺牲,我们的国家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正是有了众多的建设者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我们的生活才能和平安逸!作为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我们肩上承担的不仅仅是“孝”的责任,更有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的光荣使命,为社会前进负重前行的历史责任。“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是一个国家生机勃勃的不竭动力。“舍小家,为大家”,我们义不容辞!

再有,当今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日趋完善,远游的子女不必为父母的衣食过于担忧。快捷的交通可以让我们及时到家;视频通话可以让我们和父母更多地沟通交流;便捷的网上购物可以将货物直接送到父母手中;日益提高的收入可轻松携父母游遍各地名胜……

因此,“孝”与“远行”是不矛盾的。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为子女尽孝提供了多种载体,让“孝”这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也终将成为一种时代精神。而父母也将不必为目送远行的儿女黯然神伤。

孝顺,就是常回家的子女和父母团聚时,多聆听他们的心声;就是在异地和父母视频聊天时的嘘寒问暖;就是天冷时,给父母邮寄一件暖心的小棉袄……

心在,再远的距离也很近;心在,孝就在。

点评

本文开篇抛出问题:我们该怎样选择尽孝与远行?接下来从两方面进行对照分析:先大力赞扬古代的名人孝行,貌似支持年轻人留在父母身边尽孝。接着话锋突转,让新中国的缔造者、建设者为例证,阐明“为大家,舍小家”的观点;再用客观条件作支持,回应题目的观点:尽孝与远行并不相悖。

文章运用排比、对比、层层递进的手法,使文章一波三折,主题明确;善用事实说理,结尾照应题目,摆明自己主张,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佳作展示二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李 恬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随着我们的长大,有时会害怕父母离我们而去。看父母鬓角日渐变白,忽然觉得:日渐长大的我们,陪在父母身边,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始终陪伴在父母身边,就如同他们对待当年幼小的我们一样,我们是父母的挚爱,从小到大,父母用全部的爱为我们撑起未来,看我们学会走路,他们笑得合不拢嘴;看我们自己学会吃饭,他们都能对别人炫耀好几天……含辛茹苦十多年,父母抚育我们长大,他们却日渐苍老。看父母的黑发不再,看他们的挺拔不再……我没有理由仗剑天涯,舍弃父母去见识外面精彩的世界。我愿像小时候父母呵护我一样,守候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听他们晚间的声声呼唤,陪父母吃丰盛的午餐。

空巢家庭、空巢老人已经屡见不鲜。独居的老人,物质不缺少,可是精神的世界却是多么的贫乏!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孤独无依!下雨天滑倒了,谁在身边及时地扶他们一把?买的面粉很重,谁替他们背上楼?餐桌上,谁能和他们话家常、聊工作,说说自己一天的喜怒哀乐?即使做了满桌子的菜,谁来和他们共进晚餐?或许结果就是:唉,还是算了吧,不做饭了,将就吃点吧;或许,听见老年机那震耳的铃声响起,兴奋地拿起手机看是不是女儿打来的电话;或许,独自面对偌大的房子,静静地呆坐一天,直到摆在面前的孩子们的照片被夜幕笼罩,才擦擦昏黄的眼睛慢慢起身。

至今忘不了一个公益广告的镜头:在外工作的儿子回到家,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木讷地问:“你是谁?你不是我的儿子!”这则广告让多少人为之动容。当人老了,他们的精神生活越不能忽视,而陪伴在他们身边,就是最好的精神赡养。他们需要的,是儿女做的热乎乎的饭菜,是面对面地嘘寒问暖,是儿女为父母亲手端来的热水。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给父母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而忽略了“我陪你变老”。

就如同李密在官職与尽孝之间做抉择。不仅古人如此,现代社会同样有许多人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奔忙取舍。事实上两者并不矛盾,在立业的同时,可以尽可能地和父母离得近些,随时给予他们贴心的照顾,安慰父母因老去而日渐孤独的心灵。

毕竟,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点评

本文作者就事论理,围绕“孝”的主题展开论证,主题非常明确。作者晓之以情,从能打动人心的孩童时期父母的辛苦谈起,用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空巢老人现象做依据,向大家提出“老有所依”的主张,字里行间透露着对父母的心疼关爱,很有说服力。

精练的语言,由表及里、点面结合的方法,使文章层层递进,将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版供稿/翟灵花 田玉萍】

猜你喜欢

舍小家陪伴长大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陪伴”等十二则
有感三峡移民
一封家书
陪伴
快快长大
我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