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襄汾县秸秆还田对小麦病害的影响及防治

2018-01-01梁志刚,王全亮,贾明光,梁艳,孟丽娟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秸秆还田防治小麦

梁志刚,王全亮,贾明光,梁艳,孟丽娟

摘要:最近几年,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度下,玉米秸秆实现秸秆还田,在减少秸秆燃烧,防控空气污染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秸秆还田对小麦田间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导致小麦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逐年加重,小麦根部病害严重发生,给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这种趋势,该文结合实际情况,就襄汾县秸秆还田对小麦病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来相应的防治对策,实现小麦生产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秸秆还田;小麦;病虫害;影响;防治

梁志刚,王全亮,贾明光,等. 山西襄汾县秸秆还田对小麦病害的影响及防治[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9):40.

近年来,襄汾县委、县政府将防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作为防治空气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财产安全、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的大事来抓,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农业、林业、公安等相关单位一把手参加的秸秆。在全县大力推广了秸秆氨化牲畜过腹、秸秆堆沤原料腐熟、玉米鲜秆、果园覆草等还田技术。襄汾县共有耕地90万亩,年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年产秸秆100余万吨。当前全县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92%以上,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县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良性循环。随着地区秸秆还田率的不断提升,秸秆还田后所造成一些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在下茬作物小麦病虫害防治方面,一些病虫害呈现加重发生趋势,需要我们掌握发病规律,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

一、秸秆还田对小麦病虫害的影响

1、秸秆还田为虫害发生提供了适合的环境

秸秆还田为病原菌和害虫越冬越夏以及繁殖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连续多年秸秆还田使得田间病原菌数量不断增加,进一步加重了田间小麦根部疾病的危害程度。对于玉米小麦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来讲,小麦播种前秸秆覆盖还田能够使得多种害虫如玉米螟、玉米黏虫安全越冬。相对于常规耕作的小麦田来说,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频发,危害率和危害程度进一步增加。通过对襄汾县进行调查发现,两年免耕覆盖田地下害虫危害率不到7%,三年升高到11%左右,四年升高到16%左右,而常规种植模式的危害率在4%左右。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地下害虫危害程度不断增加。

2、加重了小麦根茎病害的发生

最近几年,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耕作方式的不同对小麦根部病害的发生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小麦苗期、拔节期、穗期的调查结果显示,秸秆还田免耕和旋耕处理的小麦根部病害发生率和发病指数都显著高于深埋处理[1]。前两者的根部病害的发生率和发病指数高于后者,这说明秸秆还田免耕和秸秆还田旋耕作业模式下,小麦根部病害发生率有加重趋势。

3、小麦土传病害呈现加重趋势

通过最近几年的实际观察来看,采用传统耕作模式和秸秆还田作业模式相比较,前者土传病害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最近几年,襄汾县纹枯病、根腐病呈现加重发生的趋势,并且危害范围进一步扩大。2017年,山西省根据当前麦田病虫发生情况、小麦长势,地下害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70万亩,小麦纹枯病在南部高水肥麦田偏轻发生,发生面积75万亩。

二、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病虫害防治对策

1、田间病虫害严重的秸秆不适合直接还田

秸秆在田间分解过程不会像高温堆肥那样能够产生高温,将秸秆中的病原菌和害虫杀死,所以对于田间病虫害严重的田地不适合直接还田,可以将这些玉米秸秆经过高温堆肥,充分发酵之后,杀灭秸秆中的病原菌和害虫,从而逐渐减少田间病虫害基数,或者可以将这些秸秆用作饲料,避免病虫害进一步在田间传播。在进行秸秆还田作业过程中,要选择使用大马力旋耕机将秸秆粉碎成长度小于10 cm的秸秆段,然后深翻土壤20-25 cm,填埋秸秆,通过深翻处理也可以显著降低秸秆中病虫害的数量,提高秸秆还田的质量。

2、规范播种和田间管理,提高小麦抗病能力

秸秆还田后下麦田间病虫害加重不能将全部的诱引归咎于秸秆还田,播种和田间管理也是造成小麦病虫害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及时耕地可以很好防止粉碎秸秆水分流失变干,避免因为秸秆较干导致田间墒情下降,从而影响播种质量。在整地旋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秸秆的掩埋。播种前重点做好精细整地,足墒播种,增施有机肥,控制好氮肥的施入量,增施磷肥和加肥,培育壯苗,同时还要加强春季田间管理工作,合理灌溉,控制好春假追肥量,培育合适的群体结构,保证田间通风透光,提高小麦分蘖能力,增加小麦抗性。

3、药物预防

针对小麦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情况,在播种前,亩用40%辛硫磷乳油300 mL,加水2-3 kg,喷于25-30 kg细土中制成毒土,顺垄条施,施后浅锄,或撒于播种沟内或地面,然后耕翻,也可结合浇水施入,对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都有效果。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 mL或40%辛硫磷乳油20 mL对水0.5 kg均匀拌麦种10 kg,拌后堆闷1-3 h,待药液全部吸收后播种预防地下害虫危害。对于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在播种前可以选择使用12.5%烯唑醇乳油,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发病初期使用施20%三唑酮乳油2 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1500倍液喷雾。7-10天后再喷1次,进行防治,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刘 军,景峰,李同花,等.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腐殖质组分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5(02).endprint

猜你喜欢

秸秆还田防治小麦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