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榆阳区土壤粒径组成分析与改良

2018-01-01边永胜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土壤改良土壤

摘要:通过对榆阳区五种典型土壤类型农耕地的粒径组成分析,对比得出各类土壤类型间的差异;提出以“黄绵土”作为客土,垫给风沙土耕地20 cm,粒径组成可达到潮土、淤土水平;定量化指导“客土垫地”,是改变土壤质地,培肥土壤,提高耕地等级,减少化肥浪费与污染的前提。

关键词:土壤;粒径组成;客土垫地;土壤改良;榆阳

边永胜. 陕西榆阳区土壤粒径组成分析与改良[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9):34.

榆阳区耕地面积8.67万hm2,包括“占补资金”累计开发的沙漠绿洲1.67万hm2;西北部风沙草滩地区耕地约占总面积的65%-70%,成土母质以风积沙为主,质地以砂质壤土为主,土壤结构以粒状、微团粒为主,粒径组成中的砂粒含量高,风蚀严重;耕地地力等级低,是中低产田改造的主要对象。探讨土壤粒径组成,是改变影响耕地地力评价因子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本质性的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2016年秋,对榆阳区风沙土、沼泽土、潮土、淤土、黄绵土等五种土壤类型的农耕地,确定具有典型代表性、地力中等、均匀、平坦、无粪场、前茬一致的地块,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管理与技术培训教材》规定的方法,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S形布点原则,采样深度为20 cm,每个样品取15个样点,保留混合土样2 kg,经化验室晾晒、过筛、混合、装瓶、编号后,待测。合计采集各类土壤样品118份。

分析方法采用“干土样震筛法”。

二、结果与分析

选用化验室拥有的2 mm、0.25 mm、0.105 mm、0.075 mm、0.05 mm纯不锈钢土样筛,对每个样品随机称量90-130 g土样,利用8411型震筛机,震筛10 min,将通过各粒径土样分别用毛刷刷下,称量汇总,详见表1。

粒径在0.105-0.25 mm、0.075-0.105 mm、0.05-0.075 mm间的土样,占总土样质量的百分比:风沙土>沼泽土>潮土>淤土>黄绵土;粒径<0.05 mm的土样,占总土样质量的百分比:沼泽土>风沙土>潮土>淤土>黄绵土。

粒径在0.105-0.25 mm间的土样,风沙土占总质量的86.86%,沼泽土76.45%,潮土72.69%,淤土61.14%,黄绵土25.00%;粒径在0.075-0.105 mm间的土样,风沙土占总质量的7.55%,沼泽土13.45%,潮土15.53%,淤土16.41%,黄绵土30.02%;粒径在0.05-0.075 mm间的土样,风沙土占总质量的4.17%,沼泽土8.73%,潮土8.98%,淤土17.37%,黄绵土37.79%;粒径在<0.05 mm的土样,风沙土占总质量的1.43%,沼澤土1.39%,潮土2.80%,淤土5.07%,黄绵土7.20%。

由表2可以看出,西北部风沙滩地区农耕地土壤大颗粒砂粒含量普遍偏高,不利于耕地地力的提升。

三、小结与讨论

1、吸管法与干土样震筛法

“吸管法”是分析粒径组成的国家标准,但此方法“速度慢、结果相对误差较大”,而“干土样震筛法”具有直观、简单、易于操作的优点,虽然同国家粒径分析标准不一致,且数据偏差较大,但在分析过程完全一致的前提下,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也能说明各类土壤间粒径组成的差异。

2、沙地垫土

“沙地垫土”是榆林人民自创的传统改良风沙土的技术,已被收录到教科书中,以黄绵土(也可选择近似土类)作为客土,垫给风沙土耕地20 cm为例,则可以将风沙土粒径在0.105-0.25 mm间的土样,占总质量的百分数降低到55.93%,粒径在0.075-0.105 mm、0.05-0.075 mm、<0.05 mm的土样,占总质量的百分数分别提高到18.875%、20.98%、4.315%,达到潮土、淤土的粒径组成水平,为改变风沙土质地、形成团粒结构、提高耕地地力水平奠定了物质基础。

3、激光法与转化方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杨金铃提出的“激光法”与“激光法与湿筛-吸管法测定土壤颗粒组成的转换方程”,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各类土壤的粒径组成进行分析,建立“客土”与被改良土壤粒径组成间的数学模型,定量化指导土壤改良,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建议与对策

榆阳区农耕地土壤样品粒径分析,应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各类土壤的粒径组成,建立“客土”粒径组成与被改良土壤粒径组成间的数学模型,定量化指导“客土垫地”,是改变土壤质地,培肥土壤,提高耕地等级,减少化肥浪费与污染的前提,更是改变土壤的必选方法之一。endprint

猜你喜欢

土壤改良土壤
沙地幼梨树行间套作大豆高效种植技术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土壤的平行宇宙
土壤里的秘密王国
土壤来之不易
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与土壤改良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