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文明礼仪常规

2018-01-01刘云飞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礼仪文明

刘云飞

(合肥市幸福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乡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其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留守儿童处于直接监护人空缺的状态下,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若无法及时得到疏导,可能造成极端倾向,造成负面影响。而同样留守在农村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理应挑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为留守儿童锻造文明礼仪常规教育,撑起一片健康的天地。

一、探究和了解心理内涵,从内心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在身边,必然缺少家庭的关爱,也没有被关爱的氛围。此时,教师要从孩子的内心出发,真正地给予一定的关爱,让孩子明白,父母虽然不在身边,并不是不够爱自己。教师要关注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成长,关注其文明礼仪方面的健康成长。要让农村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摒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克服农村学生由特定环境带来的陋习,逐步养成合乎礼仪的文明行为规范, 并以此在学习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从而自觉养成文明礼仪。农村留守儿童文明礼仪的培养事关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落实学校教育主渠道职责,建立家庭辅助教育机制,建设好社会实践相关平台,推动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学校的教育中,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文明”校园氛围。

校园是文明礼仪教学的主阵地。在学校的围墙、走廊、花坛等地张贴了许多文明礼仪宣传语的图片,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图文并茂中学习文明,感受文明,接纳文明、使用文明。班级张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留守儿童无时无刻都感受到文明在身边,从而渗透到生活中,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

2. 榜样示范,正面诱导。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实实在在的,是鲜活的课本。首先,为人师表立规范,教师本身就要树立优良的仪表风范为学生做榜样。其次,文明个人示范作用,通过选举一些“文明礼仪小天使”为全体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并积极动员其他学生向其看齐。再次,文明之班示范作用,学校每周会评选出文明班级,以“班集体”的文明行为作为表率,创造班班争创“文明之星”的良好氛围。

3.点滴抓起,形成常规习惯。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需要从细微处入手。小事往往蕴含大道理,提醒学生在校园内衣冠整齐,课堂上自觉遵守纪律,杜绝乱丢垃圾习惯等, 文明礼仪还要注重平时培养。在校内尊重教师,团结同学,在家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知礼仪的好习惯。

4.班级每周开展一次文明礼仪方面的班会课,表演一些与之有关的情景剧。班级的教育更彰显文明礼仪的规范性,让学生体会文明礼仪之美。

教师可以整理一些礼仪要点,将它们设计成问题,让孩子从中学习和体会。

个人礼仪: (1)你有礼貌用语的习惯的吗?例如:常用“你好、谢谢、对不起、拜托了、 辛苦你了、打搅了”等用语; (2)上课时你是否经常注意你的坐姿,要求端正、自然。

公共礼仪 :(1)与长者、老师或同学交谈时,能否专心致志地倾听对方的谈话,并做出相应的回应或语言沟通? (2)在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时,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或带小孩的妇女等,你会让座或者主动去帮助吗?

大学既是科学与技术结合的熔炉,又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的思想森林,大学之大在于精神,而大学校园文化景观正是这种精神的现实载体。我国的高等教育伴随着经济发展高速前行,但由于很长时间内我们进行的为经济和行业发展量身打造的专才教育模式,只强调其学识水平、技能技术的培养,从而忽略了对其三观等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由于需要的人才众多,所以大学只强调“高、大”而不强调“尚”,导致目前吉林省的大学校园文化景观尤显缺失,生态绿色自然景观、人文民族景观完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与利用。

学校礼仪 :(1)你有随便吐痰和随意丢垃圾的习惯吗? (2)如果在校园中看到垃圾,你会主动去捡吗? (3)对同学之间的争吵、斗殴等不文明行为,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4)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和老师相遇,你是否会主动打个热乎呢?

日常礼仪:日常生活中,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你是否会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呢?

5.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习惯教育,需要从生活中的每个片段入手,事事关心,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在文明行为方面,教师更应当起到榜样作用,当学生跨进校门,提醒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好;当学生放学回家,要教育学生遵守交通秩序,注意交通安全。校内校外,时时处处讲文明,关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直至学生渐渐形成讲文明识礼仪的良好习惯,自然整个校园精神面貌好,文明风气盛。

二、要发现和发掘新礼仪教育渠道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学校和家庭应该协调合作,共同谋划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当前有一部分独生子女,由于父母溺爱,加之长辈过度放任,养成了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恶习,造成学校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时带来一些困难。为此学校老师应及时有针对性地与学生家长沟通,增强家长在教育孩子习惯上的重视,真正使学校、家庭同心合力,形成正面教育学生。对于留守的孩子来说,如何教育家长定期和孩子沟通,非常重要。教师不仅需要教育孩子,更要教育家长管理孩子的方法。在教学工作之余,教师可以有规律的进行一些家访,有选择性的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得家长和教师在教育方法上能够保持一致性,使教育更具全面性和针对性,这样可以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让家长有能力做到虽然外出务工,也能用合适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

留守的孩子主要是注意力和自控力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约束,口头表达能力差,在家里和学校没有形成适合的学习方法。再加上父母没有足够的时间加以管理。爷爷奶奶和他们之间的沟通少,得到亲人的关爱也就比较平淡。他们放学回家后,很少出门,就宅在家里,或和邻里固定的几个小伙伴在家聊聊。很少有接受文明礼仪教育的机会,我们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策,以便这些孩子能正常接受。

教育对策:

2.与家长沟通,在家里规定一个位置做作业,并把学习用品摆放好,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3.了解学生的心理,与他谈心,找出上课容易分心的原因。

三、教育效果与展望

经过教育与关注,我发现留守儿童也有开朗的一面,只是潜在的因素没有被激发出来,通过合适的教育方式,尤其是经过引导与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之后,他们外在的进步非常明显,所表现出来的交往能力、自我认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对集体的认识,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学会了如何与同伴相处、合作,一些不良的习惯也能自觉改正,性格也变得健康起来。通过老师的表扬,能自觉完成作业,课堂上也能遵守纪律,成绩也有了进步。

由此可见,教育身边的人,对大家都是互有影响的。我们身处乡村,应当用更多的时间了解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师不仅肩负知识教育的重担,更要握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盘”,为他们指明方向,让他们走向文明之路。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礼仪文明
请文明演绎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漫说文明
浅谈一年级新生文明礼仪教育
对不文明说“不”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文明歌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