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羌族音乐类公共文化资源的构建
——以“瓦尔俄足”音乐为例

2018-01-01范雨涛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瓦尔羌族资源

范雨涛,肖 敏,刘 超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维度

(一)研究背景

尊重和保护多元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价值观。多元文化理念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体现即是尽量满足民众在文化需求上的个体差异,重视社区特殊文化资源的构建。当代西方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尤其注重个案研究和实证研究。音乐人类学家凯瑟琳·格兰特( Catherine Grant)构建的“音乐活力与濒危评估框架”( Music Vitality and Endangerment Framework),简称“MVEF”,包含12项评估指标,用以评估世界上任何一种传统音乐活力与濒危的程度,以促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12项评估指标为:(1)音乐的代际传承;(2) 精通音乐的人数变化;(3)参与音乐的人数变化;(4)音乐与音乐实践的变化;(5)音乐表演环境与音乐功能的变化;(6)音乐对大众传媒与音乐产业的反应;(7)音乐实践中的基础设施与资源; (8)音乐实践所需知识与技能;(9)政府和机构对音乐的态度;(10)族群成员对音乐的态度;(11)局外人对音乐的态度;(12)音乐记录材料的质量与数量[1]111-126。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这12项评估大都涉及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效,这说明公共文化服务的效力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的成败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

我国民族地区特殊公共文化服务是针对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所提供的满足于其对于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特殊需求的服务。民族传统文化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内涵依托,公共文化建设则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立体拓展和内容提升[2]。羌族传统音乐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之一,是羌族特色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构成。羌族目前共有九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七项都与羌族传统音乐有关,可以说羌族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与羌族特色文化资源的构建及羌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息息相关.截止到2017年4月8日,笔者以“羌族公共文化服务”,“羌族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未搜到任何相关研究成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起步晚,研究成果少,尤其是针对四川羌族地区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十分匮乏,特别缺乏微观的、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的案例研究。

2015-2017年期间,笔者及课题组成员曾多次深入四川羌区以羌族“瓦尔俄足”音乐为例,对最近12年(2006-2017)羌族传统音乐的活力与濒危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反映出羌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传承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体现在羌族音乐类公共文化资源建设方面。2018年新年伊始,四川省委省、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全面发展新局面的意见》[3],强调加快建立四川乡村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充分挖掘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加大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力度,并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在四川羌族地区贯彻实施文件精神是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二)研究的价值维度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包括音乐文化,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本,对这些民族文化资本进行有效的挖掘、整理和科学利用将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羌族民族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可以通过与羌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对接和互动发挥其对民族优质文化传承、保护的功能。羌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与弘扬不仅可以丰富羌族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也有益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本身,同时,也为培养羌族民众对于本族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自觉传承意识奠定物质文化基础。羌族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维护羌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民众特殊文化需求,以及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基本途径,有利于促进羌族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保护以及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

二、羌族音乐类公共文化资源建设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基于利用“MVEF”评估指标12对“瓦尔俄足”音乐的评估

格兰特“MVEF”评估指标12“音乐记录材料的数量与质量”用以评估与该音乐有关的记录和研究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包括有关该音乐的文字记录、音频记录、视频记录,以及档案资料和音乐知识库的可及度。作为音乐的一部分,乐谱的记录也包括在内。“有该音乐的知识库及该音乐可利用的记录材料”也是格兰特列出的某种传统音乐可持续发展的六项必要条件之一[1]124-125。

某种音乐的记录材料是该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和传播的重要物质资源,也是社区群众了解相关音乐知识、认识该音乐的价值,培养社区民众对音乐的自豪感和自觉传承意识的重要介质。羌族传统歌谣,包括“瓦尔俄足”节歌曲大都是用羌语演唱的,羌歌歌词是羌语档语言学研究的珍贵资料。随着羌族语言的日益濒危,通过羌族歌曲中的歌词来延续和记录羌族语言,成为保护日益濒危的羌语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瓦尔俄足”音乐记录现状的调查分析

1.“瓦尔俄足”音乐记录材料的质量与数量现状的调查分析

音乐记录的内容包括歌曲本身、歌词、与歌词相关的语言、与音乐有关的记录片、唱片、图片、视频,书籍、乐器、演出服饰、文物器具、报刊文献、学术文章、评论、文化交流活动、国内外的相关报道等;同时还包括相关电子文档的记录文件及互联网资料;歌词语言、语法的分析,曲库类型的分析,逐个歌曲的分析,歌曲中涉及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的解读等等。由于羌族无文字,有关“瓦尔俄足”音乐的书面记载文献很少。张志霞在对“瓦尔俄足”节调查后曾指出:关于“瓦尔俄足”节的资料相对比较匮乏,在实际的调查与文献查找中,她发现关于“瓦尔俄足”节的古文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关于“瓦尔俄足”节的图片、影音等调查资料也不太多;现在的文献资料大多只是对节日过程有所描述,缺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4]。何誉杰指出,“瓦尔俄足”节作为一个歌舞为主的节庆,缺乏系统的、能够完整地展现节日歌舞文化的相关资料和实物[5]。黄文,杨艺调查后指出,“瓦尔俄足”节无珍贵文物流传下来,仅有相关文字资料3.5万字,珍贵图片资料23幅,影像资料5份盒碟[6]。笔者2018年2月6日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后发现,比较完整地介绍羌族“瓦尔俄足”节的视频资料仅有2009年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与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拍摄的纪录片《羌族“瓦尔俄足”节》。“5.12”地震后,羌区尽管先后建立了一些宣传羌族文化的网站,例如“中国羌族文化信息网”,“中国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但目前尚未发现针对羌族传统音乐,包括“瓦尔俄足”音乐所做的专题网站或专栏来推广并传承羌族传统音乐。

笔者于2015及2016年“瓦尔俄足”节期间在茂县调研时了解到,“瓦尔俄足”发源地曲谷乡河西村的村文化室每逢节庆活动时才偶尔打开,据笔者观察,文化室内仅有两个书架,上面摆放了一些书籍,但并没有任何有关“瓦尔俄足”节及其他羌族传统文化的书籍及资料展示。茂县县城里的羌族博物馆及中国古羌城也少有关于“瓦尔俄足”节及其音乐文化的展示内容。茂县县城及曲谷乡的学校里也没有专项课程和文献资料来宣传介绍“瓦尔俄足”节及其音乐文化。2017年11月笔者再访河西村,河西村在精准扶贫活动的开展下,村文化室开通了互联网,但村文化室内及村民家中并没有电脑,村民们无法通过互联网获取羌文化包括“瓦尔俄足”音乐文化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调研期间河西村村民告诉笔者,这些年来,前来调研“瓦尔俄足”音乐的学者不少,但学者离开后再没有跟村民有任何联系,村民们没有从学者们那里没获得过任何研究成果,他们手里甚至没有“瓦尔俄足”音乐相关的文字、乐谱、歌词和音频资料可以利用。

2.“瓦尔俄足”音乐记录方法现状的调查分析

鉴于非遗的不可再生性及其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的不可预测性,我们不能仅仅将之放在博物馆里进行珍藏和保护,而是应尽可能地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将其记录和保存下来,以期后人及外界能理解并认识其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既要保护音乐的“技艺”,还应保存音乐的“记忆”。对传统音乐的记录可以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纸质或数字化多媒体方式对该音乐及相关的音乐表演和音乐知识进行真实、准确、系统和全面的记录。这些音乐记录资料应该是可以复制、可以利用及可以观赏的。此外,记录同一音乐活动的文献形式应多样化,满足不同的终端设备的应用和特定人群的不同需求。

据笔者的调查,目前羌族“瓦尔俄足”音乐记录的方法主要是运用文字和图片资料介绍该音乐,少有音频和视频记录的资料。同时,文字记录还缺乏对乐谱、歌词、歌曲背景和演出场合的系统介绍。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目前以“瓦尔俄足”音乐为代表的羌族传统音乐还缺乏对羌族传统歌曲进行多语言译介的记录材料,羌族传统音乐尚未走进世界乐库,作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一种在族际间传播。

评估结论:笔者及课题组依据“MVEF”指标12“音乐记录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对“瓦尔俄足”音乐记录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的评估级次为2:“瓦尔俄足”音乐记录的性质为不完整,仅存少量有限的、质量不一的记录材料,可及性差,族群成员在传承和传播“瓦尔俄足”音乐的实践活动中缺少可利用的相关文献及知识库。

(二)“瓦尔俄足”音乐文化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其一,当前,无论是茂县城里还是在“瓦尔俄足”音乐发源地河西村,有关“瓦尔俄足音乐文化”的记录材料都很匮乏,并且社区居民可及度低,一方面反映出相关政府管理层对羌族特色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存在不足,资金投入不够,羌族传统音乐的记录内容缺乏整合,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关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对羌族音乐文化的研究的田野回馈还缺乏相应的引导和鼓励机制,学术研究与当地社区音乐文化的实践结合度不高。

其二,对“瓦尔俄足”音乐文化的记录缺乏科学性、创新性及跨文化传播的视角。目前,“瓦尔俄足”音乐记录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利用传统的记录方式,还缺乏利用现代媒体立体记录和展示羌族特色音乐文化资源的理念和方法,以及使其能融入世界音乐文化知识库的跨文化传播的视野和实践策略。

其三,羌族特色音乐文化资源的构建和传播还缺乏整合整个羌族音乐文化资源的凝聚力和传播平台。目前,羌族特色音乐文化资源的记录和传播还较为分散,个人、官方、自媒体、各公众号以及学者的研究往往各自为政,缺乏能整合和凝聚整个羌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有影响力的机构和平台。

“瓦尔俄足”音乐文化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羌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传承中共同面临的普遍问题。

三、羌族音乐类公共文化资源构建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羌族音乐类公共文化资源建设的意识

格兰特“MVEF”评估指标12将某种传统音乐是否具有各种形式的记录材料,包括视听材料作为评估其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MVEF”评估指标7“音乐实践中的基础设施与资源”中将某种传统音乐创作、表演、排练及传承音乐所需的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可及性及可利用性作为音乐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此可见,某种传统音乐是否拥有完备的记录材料和优良的记录质量以及音乐实践中的必要的基础设施与资源以供族群内外的个人和机构利用、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还应意识到羌族传统音乐也是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应注重其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传播,将一些优秀作品通过译介、传播推向全世界,使羌族传统音乐文化能进入世界乐库,成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一部分。

(二)系统整合羌族音乐记录材料,加强其可及性建设

首先,对以“瓦尔俄足”音乐为代表的羌族传统音乐的记录材料展开全面普查和建档工作,系统普查以“瓦尔俄足”音乐为代表的羌族传统音乐的曲目、乐谱、歌词、有声注释、以及相关的音乐文化的背景介绍、新闻报道、游客观感的文字、音频和视频文件记录。将以纸媒、录像、录音、电子资源等形式存在的羌族音乐文化资源收集、整理、记录下来,并使羌族乡村基层的民众也能接触到这些资源,以提升羌族传统音乐文化特色资源社区居民的可及度。通过对羌族传统音乐现状的普查、记录与建档,为羌族传统音乐的保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做好铺垫。在普查进行中,笔者建议对羌族代表性的传统音乐进行系统整理与记录,建立羌族音乐文化的详细目录和资料档案,对资料的使用方式应该是开放式的,供族群内外的人使用,并将其与国家非遗保护的数字化平台相链接,成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文献共享体系的一部分,以弘扬和传播羌族传统音乐文化。同时,笔者认为更具现实意义的手段是为社区成员提供记录他们自己的音乐文化的技能的专门训练,促进羌族传统音乐活态的保护和传承。

其次,还应特别注重羌语文字档案的保护、记录与利用,构建并完善羌语语料库,并鼓励族群成员对羌歌进行整理及创作。许红花指出,国外濒危语言保护已从语言文献本身转向有声资源的抢录,“语档语言学”的重点对象是原始声音,即“摄录少数民族各种社会情境下的言语活动”[7]。从这个角度来看,从以“瓦尔俄足”音乐为代表的羌族传统歌曲的歌词中采集羌族濒危语言的语料是建立羌语有声档案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形成羌族传统音乐有声档案与相应的纸质档案、图像档案、微缩档案之间的互补、互文、互证的内在逻辑关系,发挥其对族群内外的社会服务功能,形成村、乡、县、市以及国家各个层面数字化文献在中华传统音乐整体体系下能共享、通用。羌族传统音乐记录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可以将一些羌歌进行汉语、羌语对译,或汉语、羌语、外语间的对译,并将之纳入羌族音乐知识库,作为羌族族群成员及外界人士学习和研究羌族传统音乐的可及材料。

(三)改进及创新羌族传统音乐记录的理念和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记录的保护具体方法可分为“虚拟活态 ”和“现实活态。“虚拟活态”指通过录像将音乐类文化遗产的活态录制下来,保留在媒体中,供后人学习、研究[8]。如今,现代记录技术不断被用来储藏记录文献资料以及向当地社区及其他感兴趣的人们传播记录的成果。所谓现代记录技术,指的是利用录音、录像、电脑、手机终端等多媒体技术来记录音乐。音乐记录的现代化手段和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到传统音乐有声档案的立档阶段,还可在采录过程中使用,例如数字化录音、录像,并把音频和视频文件相应地转写为文本。文本记录语言可使用汉语、羌语、汉英对译和意译等。应该指出的是,羌族传统民族音乐有声资源的记录不仅是为本族人服务的,它的用途还应包括进行跨文化、跨乐种及跨语种的音乐文化交流的服务,所以应尽量使用国际音标、汉语拼音以及羌语来进行多重标注。对不同的羌族曲目给予基本描述、音标注释、并进行通用语,羌语、英语等的对等翻译工作,并且每一个羌族传统音乐有声文件都应说明制作人、标注人、资源格式、语言代码、创建日期等关联内容。对羌族传统音乐的记录除了借用现代化的记录手段和技术进行记录外,还应注重利用科学方法对其进行全面的记录,整理并打造出优秀羌族音乐代表作品集,并做成音乐文献样本。例如,在记录“瓦尔俄足”音乐时,应标明每个作品的出处、演唱场合、演出时间、音乐的功能,包括带汉语音标和国际音标注释的羌文、中文及外文的歌词翻译,最好做到与曲相配,进行全媒体记录与传播。以这样的方法整理完成后的羌族传统音乐文献能实现更完善的馆藏功能,并促进羌族音乐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羌族传统音乐及羌语的语料文档的社会服务功能和利用价值。

国外一些传统音乐记录与传播的创新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一些传统音乐研究人员拍摄视频网站上可以播放的濒危音乐视频剪辑,向社区发放用当地的语言制成的音乐资料,把录音资料提交给一些国际音乐文化档案机构,并与一些项目和相关机构合作,给本地音乐保护网站建立超级链接,与世界接轨等。例如,数字喜马拉雅 (digital Himalaya)及世界口头文学项目,他们在喜马拉雅及其他一些地区收集、储存以及发布歌曲及一些口头文化的数字资料来宣传及推广地方传统音乐。目前,手机应用软件、微课、慕课等成为广受年轻人欢迎的获取新知识的媒介,应积极利用这些新媒介的互动性及共娱性来记录羌族音乐及羌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开发相应教学课程和学习软件,把羌族传统音乐的记录与教育充分结合在一起。

(四)凝聚社会各方的资源和力量,完善羌族音乐类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建设

羌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良好发展态势的前提是羌族群众对本族文化的执著与坚守,同时也离不开外界的支持和参与,这是羌族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因。最近几年,川内一些媒体机构为推动四川音乐类非遗的保护做出了有益的创新尝试。例如,自2015年起,四川岷江音乐频道与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共同策划开展了《寻找天籁之音——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声音档案》人文记录专题音乐节目;该节目充分利用图文、音频、视频、乐器实物和传承人现场活态表演等形式,通过现代媒体立体式地对我省包括羌族传统音乐在内的音乐类非遗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记录,对四川省音乐类非遗项目及传承人信息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展示。

羌区民间也有不少身体力行地自觉去保护传承羌文化的人士。例如,来自汶川县月里村的羌族青年赵健康,近年来坚持传承和复兴羌文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道搜集和整理了月里村200余首传统民歌,并拜师村里德高望重的赵邦兰释比学习释比史诗唱经;百度贴吧、羌族QQ群、羌族微信群及羌文化微信公众号里也聚集着一批热衷于羌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播的羌族青年。

外界也有一批热心致力于羌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记录、传承与传播的爱好者和学术团体。政府及相关机构应采取措施凝聚民间及各方的资源和力量以完善羌族传统音乐公共文化资源的建设,建立起网络和现实虚实相交的现代媒介传播平台,汇集各方研究成果,使族内外民众能够共享羌族音乐文化文资源,促进其传承与传播。对有突出贡献的,无论是民间的还是体制内的相关人员都应给与一定的精神或物质上的表彰和奖励。

此外,在构建羌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重视。在对羌族传统音乐记录、利用与传播中应重视羌族音乐文化自身的权益问题,包括知识产权、资源发布权和使用权、改编权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第七条强调: “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群体或个人应从源于这类遗产的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的保护中受益,特别是社区成员或其他人对其使用、研究、立档、宣传或改编。”[9]。应明确羌族传统音乐记录的成果属性问题。羌族音乐文化资源不属于记录团队和学者专家的独享成果,羌族音乐文化所属的社区和民众有从对其利用和研究中获益的权利,以促进其作为羌族社区一种特殊文化资本而得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结语:

羌族音乐类公共文化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其建设成效与羌族传统文化、羌语、民俗、教育、及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针对当前羌族音乐类公共文化资源建设还十分薄弱的现状,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完善羌族音乐类公共文化资源的构建,提升羌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从而使羌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切实满足羌族民众的特殊文化需求,促进羌区新农村传统音乐文化建设以及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Grant, Catherine. Music Endangerment[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2] 李少惠, 余君萍.西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及其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3).

[3]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全面发展新局面的意见[Z].2018-01-22.

[4] 张志霞.对阿坝羌族祭塔的调查与初探[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5).

[5] 何誉杰,娜措.民族节庆旅游开发的比较研究——以瓦尔俄足节和火把节为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6] 黄文,杨艺.灾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共生研究——对阿坝州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实践解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7] 许红花.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档案建设的可行性探讨[J]. 贵州民族研究,2015,(10).

[8] 宋瑾.在保护与发展的交织中探索——2008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3).

[9] 巴莫曲布嫫,张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J].民族文学研究,2016,(3).

猜你喜欢

瓦尔羌族资源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童话般的美好世界——菲比·瓦尔作品欣赏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阿坝州羌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自强研究
羌族人物线描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