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安徽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8-01-01胡久青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安徽省服务业养老

◎文/胡久青(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创新多元化照料服务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安徽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安徽省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老龄人口快速上升。《安徽省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2016)》指出,安徽从2046年开始,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这一时间比全国平均水平提前5年。根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省户籍总人口为7026.25万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096.5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5.61%;其中65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811.5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1.55%。全省1096.57万老年人口中,农村老年人口862.76万人,占78.68%。可见,当前安徽全省老年人中近八成在农村。随着农村人口不断转移或者外流到省内外城市,全省农村老年人口比例还在快速上升。因此,农村养老问题十分严峻。

农村养老服务严重短缺。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与其他国家的农村相比,我国农村老年贫困发生率要高于其他人群。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农村发展动力不足使得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当前,安徽省农村老人的养老方式主要有4种:农村低保养老、社会保险养老、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农村80%以上的留守老人依靠自己的劳动自养,但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副业的自我劳动收入往往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甚至不足以自养,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如果不能解决农村的养老矛盾,将严重影响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当前,安徽省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关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农村养老机构服务层次较低。农村养老机构与城市相比,普遍存在服务层次较低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民办养老机构,往往只能提供简单的食宿,缺乏护理医疗、康复保健、文体娱乐、感情交流等综合化服务,在服务质量、服务标准、专业人员配备等方面难以达标。二是养老服务产业投资主体单一。“谁来提供养老服务”是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养老服务业发展要兼顾事业和产业两方面,既要发挥政府的托底作用,保障好孤寡、失能、高龄等特殊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保证人人享有最基本的养老服务;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养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和竞争机制,不断提高养老服务的水平和效率。长期以来,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大部分靠政府财政支出,来自社会、民间团体投资的养老服务机构太少。三是投资收益周期较长。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是养老最核心的问题,发展养老服务业,扩大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需要老年人有足够的经济支付能力作基础。养老服务机构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因投资周期长、基础设施投资大等投入成本高的原因,服务收费价格超出大多数农村老年人的心理预期,导致养老服务机构入住率低,严重影响了民办养老机构生存和发展。

二、国内农村养老服务的成功模式

“两室联建、医养结合”模式。湖北省随州市有效整合农村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统筹推进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和村卫生室建设,以“两室联建”为载体,积极探索农村“医养结合”发展新模式,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使农村老年人较好实现了老有颐养、病有良医的愿望。

“医养一体、两院融合”模式。河北省巨鹿县地处河北南部,是国家级贫困县,财力弱、群众收入水平低、民生欠账多,社会保障任务也尤为艰巨。巨鹿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贫困县办大民生”的理念,先后探索创建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政府花钱买岗位、村村设立救助员”、五保集中供养“村居点”、“三位一体”社会化机构养老等一系列新机制,有力地保障了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

“养老服务、精准扶贫”模式。山东省滨州市作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针对部分贫困地区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幸福院覆盖率不高的薄弱环节,该市以“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部门协调、宣传推动、社会参与”为模式,推出新建百所扶贫农村幸福院建设工程,对贫困地区的农村独居、空巢、高龄、困难老年人实施精准扶贫。同时,推进养老人才培养、扶贫幸福院建设、敬老院社会化改革与精准扶贫三方面相融合,实现养老服务与扶贫脱贫的精准对接。

“居家养老、贴近服务”模式。四川省金堂县结合县情实际,构建“一中心、多站点、重巡访”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推进为老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对象均衡化,有效破解了农村养老场地、机构、人员、经费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难题。由基层老年协会通过参与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延伸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点,主动介入当地农村留守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老年协会(简称协会)低龄健康会员上门探访、巡访和为失能老人提供代购、助医、助洁等服务,为农村地区老人养老问题找到了一条低成本、易复制、效果好的新路子。

三、加快安徽省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强调,按照责任明晰化、投资多元化、对象公众化、服务多样化的原则,坚持保障基本,注重统筹发展,完善市场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结合安徽省农村养老现状和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笔者提出加快安徽省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农村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符合建设标准和资质条件、运营满一年的,由县级财政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或项目资金支持。对符合建设标准和资质条件、运营一年以上的民办非营利性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省、市、县各级财政给予运营补贴。建立和完善全省农村经济困难的高龄与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同时逐步提高70岁以上老年人补贴标准,让更多的农村老年人能够享受更好的养老服务。设立农村养老专项扶持资金,通过财政补助、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进实施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

发挥社会力量主体作用。放宽养老服务业准入,实行“先照后证”,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养老服务领域,全部向社会力量开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力量在农村社区举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餐桌等养老服务机构。鼓励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由政府通过投资建设、购买或租赁的方式,提供服务场所和设施,采取公开招标或委托经营的形式,签订服务合同,由社会力量管理和运营,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创新探索信息服务模式。坚持需求导向,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安徽省农村养老信息服务的新路径新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互联网+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借鉴外地经验,探索建立安徽省农村养老“一网四系统”(养老服务信息网+养老服务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养老服务机构管理系统、老年人智能化养老系统、农村医疗保健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本文系安徽省行政学院课题“加快我省养老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QSXY1718Z0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安徽省服务业养老
成长相册
养老生活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养老更无忧了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