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兽医人才的审视与思考
2018-01-01翟军军鞠晓峰王春仁
张 艳,翟军军,张 旭,鞠晓峰,王春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
兽医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不再局限在畜禽范围[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自身生活水平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关注,兽医会显现出更加突出和重要的地位。畜牧业广阔而巨大的国内外市场,对兽医专业人才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发展兽医行业,完善相关兽医体制,减少与国外兽医行业教育的差距,农业部在2009年出台并实施《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在全国5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点工作[2]。2010年,农业部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标志着我国对动物医学类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准入门槛的提高和管理的规范[3]。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要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面对国家和社会对兽医类专业学生的新要求,从传统的书本教育转型至培养综合能力、实践技能迫在眉睫。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的确立与完善,能够使高校在兽医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和模式上有更好、更清晰的调整,但是根据目前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现有的全日制兽医专业培养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引进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经过多年发展,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企业双方寻求自我发展的必经之路[4]。笔者基于培养兽医高级人才的视角,探讨了职业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的必要性、面临的困难、支持体系及有效途径。
1 执业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的必要性
1.1执业兽医制度与兽医人才培养的关系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畜牧养殖业、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宠物饲养和疫病诊治等方面对执业兽医的社会需求缺口很大。然而,长期以来受国情的影响,人们对兽医认识的偏见和肤浅导致兽医高级人才的极度匮乏。大多数发达国家对兽医这个特殊行业有很严格的人员从业要求,政府颁布有相关法律,如《兽医师注册法》来确定兽医的地位,并通过法律来规范家畜的诊疗、防疫、检疫,兽药的生产、使用、销售,动物进出口,实验动物,畜舍环境卫生,人畜共患病防治等的兽医工作行为。我国在这些方面与发达国家尚存在不少的差距,但也在不断完善。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要“逐步推行执业立兽医制度”,后来重修订的《动物防疫法》明确提出“国家实行执业兽医制度”,此后又相继出台了《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动物诊疗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2010年全国范围内实行执业兽医考试[5]。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是兽医从业人员的一种准入制度考试,其目的是为了评价兽医从业人员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以及职业道德。国外兽医的最低培养年限一般比国内长,要想在短时间培育更多的优秀兽医人才,兽医类高校必须结合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内容,设定本科教学大纲,提高高校专业人才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的通过率。因此,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兽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改进。
1.2执业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观念的快速转变,创新思维、合作共赢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校企合作也不例外,校企合作于19世纪在国外兴起,根据校企合作深度不同,将校企合作分为浅层合作模式、中层合作模式和深层、深度合作模式。浅层校企合作只涉及基本的形式合作,中层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联合制定高校教学计划和企业培养任务的模式,深层、深度校企合作是真正实现 “教学—科研—开发 ”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
虽然兽医这门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对培养兽医校企合作的模式也比较认可,但目前校企合作多处于浅层、中层合作模式。在合作中,学生在企业的学习部分,主要以参观、实习为主。对企业而言,实习生毕竟不是正式员工,完成实习后不一定会留在企业工作。企业因为担负自身的发展要务,也无暇顾及对学校学生的深度培养,而往往只是将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究其原因,从学校层面来讲,对企业缺乏深层的了解,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学校并未完全掌握。一方面,教师缺乏与企业的沟通,缺乏实践经验,实践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工作,导致其对市场和行业动态都不太了解,不能掌握最新的实践技术,所以难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度融合。一些企业认为,合作的院校就是为企业提供“暑假工”和“学生工”,其实是他们误解了高校的校企合作,学校更期望他们的“大国工匠”高级师傅为学生指点迷津,在企业受过培训的学生,不应该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而应该是一线的技术工[6]。在实践环境中,应该让学生了解该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与工作。若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与企业深度沟通,真正实现 “教学—科研—开发 ”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在我国创新驱动经济、“一带一路”国际化等战略下,迫切需要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发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优势与作用。浅层合作模式和中层合作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级兽医人才的需要。校企合作越来越需要学校和企业进行深层、深度合作,高校应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充分融入企业经济建设,企业投入资金支持高校教学、科研及素质培养,双方合作创办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融合,提高就业能力,同时双方相互渗透,达到资源互享的双赢局面。
2 兽医人才培养中校企深度合作面临的困难
2.1缺乏成熟的深度合作意识由于兽医专业的特殊性,应该包含许多实践的内容,但目前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仍处于自主结合阶段,双方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企业为提高知名度,相互进行的浅层合作教育。尽管校企双方有一些协定,但一些考核很难落实,深层、深度的合作困难重重,最终多流于形式。
2.2缺乏相关的法律迄今为止,我国尚无要求企业承担人才培养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相关法律机制的缺乏或不完善会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比如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惧怕承担安全风险,担心学生在企业发生意外,要承担安全责任和赔偿。此外,企业对高校师生的实践培训、高校对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等保障双方利益的法律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2.3学校创新改革难度大社会在迅速发展、升级的过程中,确实涌现出非常优秀的、顶尖的人才,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若要大量输出适应社会的高尖人才,高校必须创新改革。学校的创新改革难度很大,是一场攻坚战。一方面,教育行业需要站位高、眼光远的高尖人才在学校教书育人,这就需要相应的政策和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有待加强,只要教师本身有自我提高的意愿,就应该不论年龄和出身,为教师提供机会让其发展。一方面,学生已经是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而许多高校的一些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其教育教学的系统逻辑性还不够合理,急需创新改革,却流于形式;一些课程设置时间不长,教育模式的实例部分还需要进一步加深,人才培养目标也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在本专业领域研发的专业教材太少,研究课题也少,只是将教材的内容直接灌输给大学生,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被充分挖掘,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工作岗位、社会责任感和抗压能力上表现不足。同时,许多教材使用的都是一些过时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兽医专业亦是如此,这就促使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3 校企深度合作的体系建设
3.1法律约束,政策支持体系法律是最有效的一种支持体系,应该建立企事业单位必须承担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针对校企合作制定配套法规或将相应条款更细化,明确行业、企业、学校、政府相关部门在企业合作中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法律保障[7]。首先,法律应对实习学生身份及劳动纠纷、工伤事故处理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建立实习学生的意外伤害处理机制。对于泄露企业商业秘密、经营秘密的行为,应追究学生及学校的法律责任,从而减少企业的后顾之忧。其次,还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保障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即合同模式。该模式强调校企深度结合,但又不丢掉学校教育的教育属性,其结合主要体现在通过法律制度规范学校与企业签订合同,保证学生、专业教师到企业的实习,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设备及派遣有经验的实训教师等方面,而学校同时为学生提供普通文化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构建高校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的具体框架。
应从国家层面对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企业提供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或者其他政策倾斜的方式奖励在校企合作中表现突出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大型表彰大会宣传优秀校企合作企业的行为,鼓励其他企业向其学习。在这些法律、政策的支持下,希望学校能有备选的合作企业,改善学校“一头热”、企业热情度不够的现状。此外,要用法律约束、政策支持来保持教师队伍的前沿性、实践性和优秀性,因为大多数教师都在不断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眼光眼界将会深远地影响着他的学生。
3.2完善校企深度合作长效运行的体系建设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共同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形成校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已成为校企深度合作的共识。兽医专业的校企深层合作可以从企业、学校、学生等层面来进行体系建设。企业层面,要积极寻求政策支持,不要把培养学生当做自己的负担。企业应做好学生在企业的培养方案,并与学校教师讨论商定。同时,应该竞选出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师傅定期对学生开展现场实践教学,杜绝企业将学生仅仅当作廉价劳动力。学校层面,要重视教材更新,改革课程体系,尝试自主编写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实习工作的需要确定新教材的内容,注重引入实践案例。对于实践问题,可以通过方案设计、团体讨论和实际解决等步骤来进行课堂教学讨论或鼓励学生去企业参加实践。企业学习是实践的核心内容,学校在与企业合作前,要严格坚持实习协议先行,反复考察,确保学生实习工作万无一失。学校要鼓励、邀请企业全方位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建设生产性实训中心。通过合同、协议等形式将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技术人员的实训教学、企业管理人员的文化讲座列入课程体系建设,定期长期开展[8]。同时,学校要做好对合作企业的考核,采取末位淘汰的方式,保证深层、深度合作的顺利进行。针对教师和学生,学校应该创造环境对教师进行再教育,提供继续深造访学的机会。鼓励教师多参与企业实践,了解企业需求,建立一支熟悉企业文化的师资队伍。校企双方可以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的合作力度。企业选拔优秀的人才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学校也可将兽医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作为年终考核、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增加学生接触企业的机会和时间,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由认识性实习、上岗性实习、顶岗性实习的阶梯式实习模式,并摸索出实习的评价方式。
4 结语
执业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是培养兽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校企深度合作面临许多困难,但并非完全无法克服。校企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法律的保障、政策的支持,还需要有一套健全、长效的校企深度合作支持体系。大学和企业应站在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寻找与把握校企战略性合作的价值和利益平衡点,共同培养出更优秀的兽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