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研究
2018-01-01郑大军
郑大军
(淮北师范大学 信息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为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我国制定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体育教育质量越好,国民健康计划的完成效率就越高。然而,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明显存在质量不足的现象,故本文以健康中国为视角,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展开研究。
一、“健康中国”的理论内涵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代表全民健康工作已经从思维上的认知变更为“国家战略”。该计划不但代表着我国将更加重视国民的健康水平,也意味着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等,已经逐渐成为全局性的发展理念。在此背景下,国家需要再度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而国民也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对于体育锻炼的原有观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倡导国民实现健康生活仅仅在其中充当主要论点的作用,而心理健康、精神健康以及道德健康是计划中的核心要点。在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现有手段中,体育锻炼是活动性较强、操作难度较低的提升方式。一般而言,群众开展的体育锻炼,多以自觉性为驱动方式。但在教育文化体系中,体育锻炼可以以强制带动主动、以全体带动个人,也就是说,在教育体系中展开的体育锻炼行为,专业度较高且整体性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国家从宏观角度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工作的开展,就应该将高校作为重点实施对象。从已经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而开展体育教改工作的高校来看,将高校作为核心实施对象,明显能够起到极为高效和高质量的建设回馈。
二、 高校体育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观念及目标较为落后
当前多数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原因为国家教育体系中含有体育教学,故高校便对应添加体育教学这一教育分项。而在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调查学生在体能上的差异,以及对体育教学的可取意见,仍是采取绝对主导、传授灌输等教学方式。同时,多数体育教师年纪较大,其体育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能“均等性”,不重视对学生个人潜能的挖掘与激发,未能考虑到学生心理需求。
(二)体育教学分类竞技化特征明显
高校现已开展的体育教学项目从理论上看均具有教育属性,但多数教师在开展对应教学时,都不会注重对学生体育基础的夯实。例如,在羽毛球教学中,教师仅传授一些简单的羽毛球知识,便直接要求学生组队,开展自由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不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的技能,另一方面,当学生未能掌握系统性的学科知识就贸然参与实际训练,其肌体损耗的概率会无限加大。并且,一些比较符合学生兴趣指向的街舞、瑜伽、游泳等课程大多未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普及。故当高校体育课程竞技性较强但趣味性较低时,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主动性以及教学体会便长期处在低迷状态中[1]。这不利于健康中国计划的落实。
(三)体育教学方式过于老套
“先教授、再练习”,这是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比较常见的教学结构。理论上这种教学结构比较注重“轻重缓急”,能够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后再引导其参与实践练习。但从该结构实际落实的状态来看,多数教师将这一思路曲解为“独立引导”,即教师负责教授并组织练习,学生的主体性思维无法得到发挥。高校体育教学体系所面对的受教群体为大学生,他们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遇事会更加注重对自我思维的应用。故这种完全以教师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方式若长期使用,会令大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四)体育设施及器材质量偏低
体育设施与器材是辅助体育教学的重要工具,高校应及时对体育设施和器材展开系统性的管理和更新维护。但目前多数高校并未重视相关的体育管理工作,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未能及时与体育管理部门做好协调工作,体育管理部门也不注重器材管理工作。故常出现球类课程中,学生无球可用或借用时间过长等现象。甚至在少数高校中,还会出现多个体育项目共用活动场地的情况。这种种现象若长期存在,不但会降低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效率,还会令整个高校体育部门陷入工作混乱的状态中,难以建立有序的体育教学模式。
(五)体育教学评价标准不全面
高校开展的体育教学属于学分教学的一种,而一旦牵涉到学分制度,体育教师就应谨慎和细致地编制教学评价标准,进而保证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够得到应有的完善评价[2]。但目前多数体育教师都未能意识到高质量评价对学生的重要性,故教师所提交的评价指标中,类似于学生课堂表现优良、进球比例在70%之上等泛化评价较多。这类指标无法区分学生成绩之间细微的区别。但对于学生而言,成绩与能力的对比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不分体能差异而设定的评价标准,会令体能较好的同学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而一些灵活度较好但体能稍差的学生“不通过”的概率却较高,这明显违背了体育竞技精神中的“公平性”特征,也会降低部分学生的体育竞赛精神和学习主动性。
三、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思路
(一)更新教学目标
从健康中国的概念中不难发现,国家对于健康事业的要求可以总结为乐观锻炼、主动锻炼、有效锻炼三点[3]。因此,高校应针对这三点,对现有的教学目标加以多元化处理。首先,高校应更新体育教学课程。例如,可添加瑜伽教学、咏春拳教学、太极拳教学、街舞教学等当代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科目。同时,校方也需注重对教学人员的专业性审核,保证每一位参教人员都具有专业的教学能力。其次,教师需尊重学生的体能状态,尤其是身体状况特殊的学生。在开展新的教学活动前,教师应对班级内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再根据学生的体能素质制定分级教学计划,切勿导致学生身体机能受损。
(二)降低体育教学竞技属性,倡导休闲锻炼理念
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锻炼应该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但竞技属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明显不能成为长期的体育爱好。因此,高校应适当调整体育教学计划,倡导休闲锻炼理念。首先,教师需要加强理论教育,但加强不代表增加时间。教师只需将教学相关的规则和基本理论内容加以精简化处理,直接为学生提供切实可用的理论经验。而后再以学生的体能限制为参考点,设置休闲属性较强的教学活动。以篮球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在讲解篮球三分球基本规则和投球技巧后,要求男生站三分线,女生稍向前一些参与投球活动。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在维持体育竞技活动基本规则的条件下,适当按照学生的体能差异降低活动难度。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够了解基本规则,也能够得到应有的休闲锻炼。当学生在自身能够适应的状态下参与学习时,便完成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所要求的有效锻炼。
(三)增加选课自由度,扩充学生“可选渠道”
健康中国提倡高校学生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故高校可以根据“主动”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体育教学环境。例如,高校可开通“体育选课”功能,在保持体育必修课的课程状态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参与空间。大学生在校时间较短,能够参与体育教学的时间仅有三年。而当高校拓宽选课权限后,学生便可以选择多个体育课程,跨年度、跨院系都能成为事实。在体育课程培养中,学生掌握主动权,能不断积累真正有效和专业的体育技能,继而形成长期性的体育锻炼习惯。
(四)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授法难以配合大学生的学习情绪,故体育教师应创新教学思维,使用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新型教育模式[4]。例如,教师可按照当堂学习范围设定学习任务,由学生组成行动小组,通过对垒或竞赛的方式,增加课堂的活跃度。以足球课为例,教师提前与班级学生商议,将权利交由学生,让学生自发形成11人行动小组。每一对配有助理和当堂“教练员”,由学生自发管理和编排战术,完成一场专业的足球比赛。这样一来,教师既可以实现“学生主导”的教学目标,也可以通过“放权”来高度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活跃程度。
(五)教师要注重教导学生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即使体育教学以休闲锻炼为主,学生也极有可能会在锻炼过程中造成肌体损伤。针对此,教师应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一些有效的生理保护常识。同时,教师也可在实训教程开展时,针对每个技能动作可能会造成的损伤进行对照讲解。教师还可单独列出一节课,要求学生将平时所积累的生理保护常识以组别形态进行复习,或者将自身参与体育锻炼时的保护经验分享给其他学生,实现资源共享。当学生掌握足够的医学常识和自我保护经验时,就能有效保护自己肌体不受损伤。
(六)加强设施管理,制定全面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
高校体育部门应按照体育课程编排状态重新调节场馆使用场次,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可能保障每个班级可独立练习。球类以及其他体育教学素材应按照数量和完整程度妥善管理,需保障每一只球、每一个器材都有独立编号。校内人员借用器材时要核对班级人数加以配给,如若班级人数与借用球数不对等,应在借用者说明具体情况后再准许借用。在制定教学评价标准时,教师需要按照每个考核动作的肌体运动状况和学生的动作标准度来制定,切勿直接以成绩作为评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