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的不可靠性分析
2017-12-30吴宗卓
吴宗卓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计算机软件的不可靠性分析
吴宗卓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当代社会的日益发展引发了人们对网络建设问题的关注。分析现有状况发现,以信息时代为背景的计算机软件更新、安全以及系统性等问题不断凸显。文章以计算机软件特征为切入点,研究计算机软件不可靠性的表现与影响因素,以期推动计算机技术的整体与快速发展。
计算机;软件研发;不可靠性
1 计算机软件的特征
1.1 技术性
开发人员在进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之时为了对用户的需求予以满足,十分重视对Windows,Linux,Unix等系统的设置,这就涉及编辑器以及数据库管理、驱动与网络连接等技术的应用,进而决定软件会呈现出怎样的技术性特征。此外,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还需要有严密的组织作保证,并对组织内的分工予以明确,这会引发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以及延长时间耗费,所以,在对计算机软件进行技术分析与判断之时应对此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
1.2 功能性
在对计算机进行使用与操作之时,必然会用到计算机程序这一重要工具,其所体现的价值性不可忽视。与一般文字性创作相比,计算机程序所发挥的主要功能就是供计算机使用者使用,其功能性的充分体现以计算机程序的良好运行为前提。一般来说,计算机程序具有3个特征:执行性、序列性以及相对目的性。其中,执行性表明计算机程序是必然会被计算机等能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多种装置设备予以执行的;序列性表示计算机程序包含代码化指令序列、符号化指令序列以及符号化语句序列等内容在内;相对目的性则要求计算机在运行到一定阶段之时必须取得相应的预期效果。
1.3 相互渗透关系
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以对人类思维的模仿为目标,这就使得计算机软件的思想与形式都体现出了相互渗透关系的特征,要求开发人员在进行软件设计之时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例如,在进行高考作文自动评分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之时,应合理地对计算机软件自动识别技术予以引入,使系统能够自行判断文章的工整性,检测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比喻、排比与拟人等修辞,并在进行普通排比检测之时以分号分隔、逗号分隔以及句号分隔等判定排比句的应用效果,除此之外,系统还应具备对作文结构整齐度、文章气势等进行自动识别的功能,以真正落实对高考作文评分效率的提升,借助对计算机软件评分系统相互渗透关系的应用,向评分结果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提供保证。
2 计算机软件的不可靠性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2.1 计算机软件的不可靠性表现
第一,由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主要是通过编程人员完成的,它是由人类通过自身的思维与创造而得来的成果,这就决定软件在具体的开发与创作过程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程序员疏忽状况,致使软件在使用之时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漏洞。这些只有使用人员在对软件进行实际运用时才能发现,因此,提高计算机软件的可靠性尤为重要。软件技术在本质上更加突出人类思维的特征,其以对计算机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的满足为主要目的。在对计算机软件进行研发之时,各个环节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具有潜伏性特征的漏洞若不能够被及时地检测出来,势必会引发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计算机软件的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第二,不同的技术需要有不同的维护方式,对于计算机硬件而言,其所采用的维护手段以防护性技术为主,在对故障进行诊断之时会利用到断开失效设备的方法,若要将其功效充分地恢复并发挥出来,既可以有选择性地选用恢复性的手段,又可以借助新的技术对损坏的部件予以替换。然而,对于计算机软件而言,其损坏并不能借助以上方式进行维护,只能通过重新设计软件的方式对其予以解决。
第三,现阶段,与较为成熟的计算机硬件技术检测工作相比,软件技术的可靠性检验尚未建立起对应的体系,两者在检验方式上的差距比较明显。此外,软件技术还欠缺专业的理论做指导,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计算机硬件的开发技术已日益成熟,但其软件的开发市场仍旧处于一个完善与提高的阶段。
2.2 计算机软件不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第一,软件差错。软件的可靠性主要指的是软件在使用过程中所体现的安全性、稳定性、准确性以及流畅性等性质。计算机软件之所以没有较强的可靠性,原因在于软件中的差错会在使用过程中引发各种软件故障,这一差错是在工作人员对软件进行研发之时潜在的人为错误。软件差错有五个层面的表现:(1)需求分析定义错误,指软件研发人员没有透彻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对用户的真实意图把握不得当,致使自己与用户在理解需求的过程中出现偏差,进而引发软件差错;(2)编码错误,例如变量初始化或语法出现错误等,这种错误应归属于技术类的行列;(3)设计错误,例如计划或计算错误,这一类错误的出现原因在于软件开发人员欠缺对特殊情况的充分预料与考虑等;(4)测试错误,例如数据准备或测试用例错误等;(5)文档错误,例如文档不完整或相关的内容与版本出现不一致状况等。
第二,尚未构建起一个对软件技术质量进行检测的有效机制。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针对军用计算机软件制定了一些开发与技术等方面的规范,这些规范在软件的质量测试、评价修改以及技术改良等方面存在欠缺,没有构建起与硬件开发相类似的完善且系统性的“三检体制”,完全以软件的自我开发为中心,过于强调只涉及软件开发人员的自我设计、自我编制以及自我测试等工作。不仅如此,针对软件技术的开发与配置,国家也没有进行严格的软件配置体制的构建,这使得整个软件的开发与创作环节都面临着技术管理欠缺的难题,技术人员也因规范体制的不健全而随意制定自己的设计内容,设计工作往往文实不符,使得软件在开发阶段频繁地出现错误。由此可知,对于计算机软件而言,其自身的开发模式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无法对软件质量及其可靠性提供切实的保证。
3 解决计算机软件不可靠性的途径
3.1 避免软件差错,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
针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潜在人为错误所导致的软件差错,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软件工作人员的专业文化素养,使其以对计算机软件及其可靠性定义的理解与分析为基础,真正地把握用户所提出来的多样化需求,并加强对变量初始化、语法等各种技术错误的重视。此外,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对计算与计划等的注意,在软件的开发与试运行过程中进行丰富的思考,以技术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切实的分析,直到软件的最终版本、内容以及文档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3.2 建构软件技术检测体系
为了营造计算机软件的良好应用环境,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软件技术监测体系制定工作的重视,在体系完善的过程中明确软件错误检测、软件错误定位以及软件错误关闭等标准,借助于验证以及确认等工作对软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除此之外,还需以体系的构建为基础引入软件回归、功能、易用性、兼容性、安全性、内存泄漏以及信息流等多项测试内容,高效化软件测试的流程,在体系内部设置单元测试、结成测试以及系统测试等功能,对软件的不可靠性进行最佳判断。例如,在设计高考作文自动评分系统之时构建Trie树,对检索步骤(根节点搜索→对关键词的第一个字符进行查找→选择对应子树→转为子树查找→查找不成功→对第2个步骤予以重复)予以严格地遵循。附加性地,还要对皮尔逊相关系数、平局误差、全局准确率以及召回率等概念进行引入,以实现软件的最佳检索功能。
3.3 组织并完善软件开发各环节的评审工作
为了对软件开发不同环节与各项要求相符的工作予以保证,使软件的开发工作真正地按照流程化所规定的顺序予以开展,预防跨越阶段等现象的发生,需要在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展开及时的软件评审活动,对不同阶段的对应标准予以明确。软件评审组的工作人员应将总体人员、设计师、管理者以及质量保证师等同时囊括在内,最为重要的,各阶段的评审工作需要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不能出现评审专家单一化的现象。对于评审组人员而言,其主要动作是对开发人员所提交的软件文档进行审核,判断其是否对上一环节软件文档的标准与要求予以执行。在评审工作结束以后,评审组人员需要以书面的形式提出相应的评审意见与解决方案,以此为依据,交由软件质量保证师予以处理。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中,上述内容都是避免其出现不可靠性现象所不可或缺的评审工作,对于软件产品今后的安全可靠性而言,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目前,计算机软件存在着多种不可靠性问题,对其应用的稳定与安全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基于此,为了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良好空间予以拓展,应避免软件差错、建构软件技术检测体系、组织软件开发各环节的评审等各项工作,以达到软件应用的最佳状态,使计算机网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高晓宁.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分析及抗不可靠性方法[J].航空计算技术,2003(3):73-75.
[2]熊浪,娄必伟.计算机软件技术中不可靠性的分析与判断[J].无线互联科技,2016(15):56-57.
[3]张才华,冯法池,任军.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分析[J].煤炭技术,2013(3):210-212.
Analysis on unreliability of computer software
Wu Zongzhuo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 710300,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network construction problems gradually caused human’s attention. It is found through analysis of existing conditions, problems of software updating, security and system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age. The paper start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software, makes an analysis on its presentation performance and influence factor of unreliability, aiming at promoting overall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computer;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software; unreliability
吴宗卓(1987— ),男,山东德州,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