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深度融合下的若干问题分析
2017-12-30欧书阳
黄 铃,欧书阳
(西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互联网+医疗”深度融合下的若干问题分析
黄 铃,欧书阳
(西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各传统行业广泛向着“互联网+医疗”的模式不断发展,呈现良好发展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文章通过对“互联网+医疗”进行信息、技术、资源、医疗模式等方面的探讨,为“互联网+医疗”的服务质量提供了相关对策。
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健康卫生体系
1 “互联网+医疗”概念理解
“互联网+”本质上是互联网广泛应用于生产和服务各领域,实现智能化生产和服务,个性化互联和共享,个性化产品和体验,最终表现为智慧化的创新发展形态。“互联网+医疗”就是运用信息新技术,以跨界创新理念对传统医疗领域进行深入融合、创新改造,形成“互联网+医疗”的新格局。传统医学与移动通信、互联网、社交网络、超级计算、大数据、传感器、基因组学、成像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经颠覆性的创新改造,促使传统的医疗领域呈现崭新的面貌,形成新医学。
2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机遇
2.1 远程医疗促进资源合理分配
传统医疗资源总体不足,且分布极不均衡。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8.82%,但中国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4.6%,这仅有的医疗资源中的80%都集中在大城市,而在城市中的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6: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看病难,看病贵”仍然居于中国重大民生问题的首位。面对资源分布不均衡,解决方法是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而在线远程医疗则是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2.2 线上医疗有利于医疗信息资源共享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在线医疗信息共享,提高患者医疗信息的利用率。医疗信息共享的前提则是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包括医院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换,如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图片存档及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等,也包括医院间的信息交换,如病历和医学影像的远程传输、共享等。通过“互联网+医疗”,这些信息共享之后,为线上会诊提供很大的帮助,提高线上会诊质量。
2.3 “互联网+医疗”有利于构建新型医患模式
传统的医疗一般都是“发病—检查—诊断—治疗—复查”,而“互联网+医疗”通过线上模式,把医疗服务从院内扩展到院外。通过互联网平台,患者可便捷地获取良好的院外医疗服务,医生可远程监控患者生命体征数据,也使得医生诊断及治疗过程更加透明,治疗用药更加科学,从而为构建良好的新型医患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2.4 医疗大数据有利于“精准医疗”
大数据又称为巨量资料,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医疗服务主要提供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药物。精准医疗又叫个性化医疗(Precision Medicine,PM),是一种贯穿于全过程的现代医疗理念。其是指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相关环境信息,为病人量身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门定制医疗模式。与传统的被动医疗属性相比,精准治疗通过大数据更能主动发现病情并且第一时间进行治疗。
3 “互联网+医疗”面临的挑战
3.1 “互联网+医疗”下信息安全面临挑战
全国三甲医院评审工作明确指出,医院核心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水平只有达到2级以上才能获得A类评分,可见医院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十分重视。现阶段是“互联网+医疗”概念的爆发阶段,新型医疗模式必然会带来信息的开放,信息的开发导致医疗信息安全头上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医院惮于信息安全的敏感性,始终难以放手实践,使得改革的过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障碍,进而浅尝辄止。
3.2 “互联网+医疗”健康软件应用技术面临困难
医疗健康应用软件中最常见的是移动医疗APP,是基于移动终端的医疗类应用软件,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应用软件,对自己的身体体征进行诊断以及测试,然而医疗健康软件领域尚不规范。首先是健康软件便捷性存在缺陷,国内APP大多数都处于用户积累的初级阶段,如春雨医生APP、平安好医生APP等,虽然有大量医生加入,但也只是一种轻问诊,并不能从根本解决医疗需求,医生往往只能了解到表面症状,具体情况如何仍然只能到医院实现。其次,医学背景的软件研发人员的缺失,移动医疗主体本应该是专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但是目前市场上主要是互联网技术公司在进行开发,而缺乏拥有医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士或医疗团队参与软件的深度开发。
3.3 “互联网+医疗”共享平台亟需建设
“互联网+医疗”依然是碎片化的形式,而共享平台的建设是跨越传统方式下的物理阻隔,将医疗体系内各个参与方高效、低成本连接起来,不仅提高分诊治疗率,还节约了医疗资源。如何搭建好一个共享平台,成为目前“互联网+医疗”亟需解决的问题。
4 迎接“互联网+医疗”挑战的对策
4.1 强化医疗大数据下的个人隐私保护
在“互联网+医疗”的趋势下,医院业务必然要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交换,而这些都涉及患者的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会诊信息、影像数据等隐私,这就要求医院进行更高层次的戒备。首先是医院内部信息技术部门做好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患者信息的保护,防止内外部系统遭到攻击而使得患者信息泄露与篡改。其次是合作互联网平台与医院的对接提高保密度与衔接度,互联网平台应该为医院提供更好的技术,确保医院内置部门以及医院与医院之间的数据交换安全有效。最后是相关部门出台相对应的法律,使得医院之间数据的交换得到一定保障。
4.2 强化医疗健康类软件的政府监管
作为移动医疗发展最迅速的国家,美国展开了针对移动医疗应用程序监管系统的研究,最突出的是对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在内的医疗设备分级风险监管系统。作为正在起步阶段的“互联网+医疗”,我国的政府监管尚不到位,医疗健康类软件的数量迅速增加,面对这一现状,政府部门应该及时做出一套强而有力的措施,用以规范整个互联网软件市场,保障正规软件,清扫劣质软件,使医生以及患者的权益得到保证。
4.3 构建“互联网+医疗”互联互通共享平台
“互联网+医疗”需要共享平台来将所有资源连接起来,才能使得各个阶段都能高效协作。平台将基于统一的标准、共享的数据,面向各类用户提供慢病管理与康复、医疗协同、辅助就医、在线问诊的一体化服务。医疗云平台为上层各类医疗和健康应用提供标准化服务,即统一的账户管理服务、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服务、统一的健康大数据挖掘服务、统一的平台级联服务、统一的运营支撑服务等。在支撑上层各种医疗应用的同时,深度挖掘上层应用所沉淀的海量医疗健康数据,并基于互联网信息服务模式不断衍生出增值扩展应用和服务。
[1]马云,曾鸣,高红冰,等.读懂互联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埃里克·托普.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M].张南,魏薇,何雨师,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3]中国医院协会.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邓勇.移动医疗APP兴起法律监管问题初现[EB/OL].(2014-11-24)[2017-07-25].http://www.cn-healtheare.com/article/20141124/content-464285-all.html.
[5]庹兵兵,沈丽宁,徐彪.美国移动医疗项目推进与监管措施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6(2):78-80.
[6]汪鹏,吴昊.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14(1):8-10.
[7]孙国强,由丽孪,陈思,等.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初步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5(6):15-18.
Analysis of some problems i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 Medical”
Huang Ling, Ou Shuyang
(Political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o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with the ever-changing to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widely toward the “Internet + medical”model continues to develop. It is showing goo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also faces enormous challenges. This paper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ources and medical model of “Internet + medical”, to provid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ervice quality of “Internet + medical”.
Internet +; medical; big data; health and hygiene system
黄铃(1988— ),女,四川德阳,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