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价值属性的出版业商圈生态探讨

2017-12-30范兴丰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15期
关键词:商圈出版业资源

王 跃,李 玮,范兴丰

(1.贵州理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2.贵州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3.知识服务与智能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121)

基于大数据价值属性的出版业商圈生态探讨

王 跃1,李 玮2*,范兴丰3

(1.贵州理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2.贵州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3.知识服务与智能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121)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致使传统纸质出版日渐衰落。数字化的网络环境、读者需求和行为变化,以及数字出版手段日渐成熟,使得出版行业在广泛引入数字化技术后,不可避免地朝着大数据应用方面发展。文章研究并阐述了大数据和出版业商圈的基本概念,同时也对大数据资产的价值属性进行相关讨论,以求通过大数据应用,来促进出版业商圈的生态发展。

大数据;出版业商圈;生态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能否通信、如何通信不再是科学界研究的重心。相比之下,海量信息资源中,研究信息内容如何快速采集、筛选、解析、运用成为热门。大数据就是这样一个工具,它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大数据所用的核心技术并不是新生事物,信息技术诞生之时便已经逐步出现,只是人们并未如今日这般将大数据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进行对待。

1 大数据

大数据的定义有很多版本,但都大同小异。据百度百科内容,大数据指的是那些无法在同一时间内利用常规的工具实现捕捉、记录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实时性强、蕴含价值大等明显特点。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也是息息相关。大数据就如同给非生物界的事物安装了一个大脑,这个大脑可以通过大量的神经网络采集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后续的行为作指导。

1.1 大数据价值属性

数据资源是通过人们借助一些工具,同时付出一定劳动力而获得。数据资源可以满足人们摆脱经验式的判断。通过专业的技术分析,大数据使人们可以用更宏观而理性的方法看待问题。一个企业能否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也反映出这个企业的未来的生存能力。出版企业的价值与其所拥有的数据资产的规模、活性、解释并运用数据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资源,最大程度上发挥数据资源的价值,挖掘其更多的使用价值,是未来不断追求的方向。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大数据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在信息化社会下,采用数据资源和大数据思维,对未来的发展将具有重大意义,并产生深远影响。

1.2 大数据发展的现状

在中国,大数据早已成为我国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相关机构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其中指出,大数据首先应该是开放的,政府主动开放数据,实现数据资源与各个部门和行业的整合,以此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其次,鼓励大数据在国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现由大数据引发的创新发展模式和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同时,大数据的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没有足够的信息安全管理,大数据可能给人类带来可能就是灾难。

数据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生产要素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随着中国4G网络的全面普及,数据不再是通过固定的网线端口传输。实时、共享的数据源源不断地从每个移动终端发出和接收,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快速便捷地通过通信网络获取到海量的互联网资源和联系在线的任何个人。随着4G网络普及的还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世界万事万物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让每件物品的状态信息都能在平台上实时记录和呈现。在大数据运用中迅速走红的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正是利用大数据分析,对每个人的喜好进行采集并分析,然后为每个用户实时推送更符合其需求的新闻内容。它的成功也为出版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从全球来看,海量数据按指数级上升,不仅个人用户产生的信息量出现井喷,企业级用户在信息数据上也出现了十分惊人的增长。全球政企都在积极推动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加速大数据在管理和商业领域的应用。早在2009年,美国政府就开始积极探索以数据为基础的data.gov开发数据平台,希望以此能够为美国政府提供更加便捷、透明的数据信息资源。在2012年,美联邦联合6个部门开展大数据研究计划,以此加速信息共享的应用范围,同时,对数据采集提出了开源、可读的要求。斯诺登和维基解密等事件频出也让美国政府意识到了大数据也存在着不少的潜在威胁,尤其是对信息安全的担忧。而英国政府在2013年就开始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大量的研发投资,积极推动医疗行业为典型代表的大数据技术应用领域,提出数据创新计划,并适时发布了该国的大数据发展战略。日本在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国际领先地位,而今也是信息产业发展前沿国家。日本将大数据视为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核心。在《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中提出,日本打算在2020年之前,将公共数据的开放视为国家信息产业的领域大数据发展的重心,希望以此促进行业各界的快速发展。澳大利亚也出台了相应的大数据与公共服务直接的融合对接,希望通过数据的开放、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政府领头的示范作用来促进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大数据技术分析

目前大数据技术主要分为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呈现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技术工具作为支撑。

1.3.1 数据采集

由于大数据的特征就是数据量大,种类繁多。如何通过合理方法,快速、高效地采集到所需数据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数据的采集工作更偏向于使用自动化系统,或者在人们无意识的状态下去实现数据的采集。如常规的温度、湿度、红外、射频等物理参数传感器,也有移动智能终端图像扫码、GPS定位等信息的采集,再到互联网上,每个人的网页浏览习惯,电脑使用频率等数据。对出版行业来说,用户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平时学什么,在思考什么,喜好阅读什么,精神上缺乏什么等信息都是需要去采集和了解的。读者信息的完整采集可以使出版活动更有针对性。

1.3.2 数据整理

数据的整理的主要任务是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梳理和分类,然后根据后续的系统需要作准备。大数据的特性就是杂乱,越多越好,却又因其结构复杂,种类多样,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处理带来了较大难度。有用信息混杂在大量的数据之中,如何提取,排除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的干扰。在数据整理环节,尽可能做好准备工作,在后面的使用中将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出版领域,读者的哪些特征数据是值得关注的,同时需要进行相应分类的。

1.3.3 数据分析

大数据的量远远超过人脑的存储和运算范围,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数据分析可以将大数据转化和提炼成为我们所需的信息数据资源,从而发现信息的价值。数据分析一般包括有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智能算法、统计分析等核心内容。对于出版行业而言,大数据就是在分析出版机构和读者两者的需求,然后给出一个最优解,同时这个解对于每个个体或者某些群体都应是不尽相同的。

1.3.4 数据呈现

大数据最重要的是服务人类,让我们生活和工作更顺心,决策更准确。大数据不需要为最终的用户展示数据有多少个TB,也不需要为用户讲算法有多精妙,只需要向用户呈现出最直观、最简单的结果。在出版业商圈中,大数据可以直接告诉出版机构,读者需要什么,需要多少,读者在哪里。而对读者而言,自己需要什么,哪里能找到,自己的共同群体在哪里等等,都是可以通过系统去分析和平衡的。

1.4 大数据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是资源也是泡沫,如何将那些看起来很美,却让人遮蔽双眼的泡沫吹散,让出版的作品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厂生产的产品,而更应该像一种服务,一种能够满足人们精神世界和知识文化需求的服务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出版行业来说,大数据将极大地提升人民的阅读体验。很多优秀的图书作品中,往往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也有食之无味之处。大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值得看的。

2 出版业商圈

出版是一种常见的社会活动,从传统概念讲,它包括编辑、复制、发行这3个步骤。通俗来讲,出版就是将经过筛选和编辑的内容进行大量复制,然后通过一定的媒体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的过程。出版活动是在人类文字出现之后才开始兴起。在古代,有金文、石刻、人工抄写、刻绘书籍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出版。印刷术发明之后,我国出版业逐渐兴盛起来,一直到唐代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到了现代,出版业形式趋于多样化,出版不再是图书、报纸、期刊这些纸媒的天下,音视频、动漫、游戏、互联网等的出现,也让“出版”有了更广的意义。出版,实际上已不再是少数机构才能拥有的权利,人们在自己朋友圈、微博发一则动态,其实也算是一次小小的出版活动。

传统商圈是指以某一商业中心点为圆心,以其所能覆盖的物理距离为半径所形成的一个圆形区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商圈的概念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意义上的圆形区域,更关注的是某一个领域的中心以及其所能施展影响力的范围,这就是所谓的虚拟商圈。出版业商圈具备虚拟商圈的形态,涵盖了出版从业人员、受众群体、出版单位、出版管理机构等等。

本文将以出版行业为基础,提出出版业商圈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传统出版行业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一直不存在完美的平衡,也往往因利益驱使而出现大量行业乱象。为了理顺出版行业的正常发展,出版也应该视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活动,我们既需要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必须保证足够的经济效益,而这就需要转变思路去发展。

出版业在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同于传统商业活动,无法完全以商业利益为目标去发展。当众多企业以放低道德标准和同国家法律规章打擦边球等方法来获取最大利益时,出版行业却必须坚守自身的职责,要以社会效益为主。然而事实上,正是由于很多出版单位坚守着将追求社会效益放首位的信念,在经济效益上作出了较大牺牲。相比而言,行业中那些不守规矩的单位,将出版事业视为摇钱树,不顾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不择手段,往往在整个出版活动因资金实力而频繁活跃,以碾压一切的态势在疯狂发展。全国传统出版单位和从业人数众多,如何维持出版业商圈的稳定发展,如何制定更有意义的管理办法和引导策略,成为行业未来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传统媒体在新兴媒体出现开始,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纷纷开始关注信息技术的引入。在数字化的浪潮中,也为大数据技术的引入提供了必要条件。

2.1 供求现状

图书、刊物、影视剧、游戏、音乐等作品出现了供给过量的现象。2016年总的图书出版量为319 147本。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18~70 周岁)人均图书阅读量仅为7.86本。而电视剧作品方面,2016年1—9月共备案的数量高达892部(34 946集),算下来相当于每天有将近3部电视剧诞生。

然而,从读者角度看,我国出版作品需求远未被满足。图书生产环节与消费者的需求未挂钩,出现严重积压现象,而图书库存积压一般很难被再次消化。大量的音乐、游戏、影视剧等作品充斥在各大平台,但真正被叫好且广为流传的少之甚少。其中有很大原因是出版作品在出版前并未充分调研市场需求,未能转变以往出版社出什么读者看什么,电影集团拍什么人民追什么的错误观念。那么如何使出版行业规范化、精细化发展成为我们未来必须思考的事。

2.2 行业现状

我国出版行业乱象之多之奇可谓世界罕见。出书的不为卖,只是为了完成组织交予的任务。发表文章的不为学术交流,而是为了满足相应职称评定要求。出动漫的不为娱乐欣赏,只为获得国家对动漫这类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从中牟利。新闻报道也不为揭露事实真相,只想着今天捧红了谁,明天谁又闹了绯闻。媒体内容平台服务商不找专业媒体提供优质内容资源,自己却成为大量垃圾信息的始作俑者,成为既是选手又是裁判的信息传播把关人。当前,中国的出版,已然不再以前那种单纯的、由政府垄断的文化事业。

2.3 受众现状

在出现互联网技术之前,中国的出版业过去上千年似乎都不是以读者为中心的。作者写什么,读者就读什么,信息的不流通和有限的教育资源导致大部分人从现有的出版作品中能够获取看似足够的信息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和互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信息流通出现了极大的便利,人与人、与过去、与其他国家都能发生深度的信息交流和共享行为。信息资源开始变得更易获取和产生,也由此膨胀得一发不可收拾。此刻受众群体也不再是统一的面孔,多样、个性、独立成为他们的标志。

2.4 信息技术现状

尽管出现这么多不合理的情况,但我们也能看到,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无论哪个媒体都无法完全逃避这个社会中不断涌现的新生事物。出版业乱,但是由单一变得丰富,由大众变成小众,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一小块天地。那么为何在2016年,我国国民成人图书阅读量仅有7.86本?或许不完全是作者不想写出好的作品,读者不想欣赏到更适合的内容。而是“下厨的”和“吃客”没有充分地沟通和交流,他们都在猜测对方。因此出版业的新希望就是,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将作者和读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整个行业更加精细,让每个人都能快捷、轻松、方便地获取想要的信息。

2.5 大数据现状

目前,出版行业正在进行着较大的数字化变革,大量的数字化出版技术和平台涌现。其中包括:采编办公系统、审读系统、期刊发布系统、优先出版系统、开放获取出版、DOI注册系统、开放链接技术(Open URL)、语义出版(Semantic Publishing, SP)以及ORCID等等。这些技术和平台无一不使用了数据库,而当这些数据库足够庞大和完整,那么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呈现就十分必要了,这就是大数据的基础。

3 出版业商圈生态探讨

出版业商圈的发展过程中,既需要关注内容资源的生态可持续,也应关注社会资源占用的集约化。需要对出版业商圈进行统筹管理、作者资源的培养与管理、更高效和便捷的出版流程、受众群体细分研究、现有作品资源的整理与挖掘分析,以及针对新时代的特点,出版形式应多样化。

3.1 出版业商圈统筹管理

出版业商圈在信息技术在不断进步中不断发生变革。出版业商圈内的各个组织和环节的独立导致整体效率低下。出版业商圈需要打破各个环节和组织间的障碍,把出版环节中的各个模块打散,然后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引导,将这些松散的部分通过一个更加合理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这种有机的结合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转化过程。

3.2 作者资源的培养与管理

优秀作者资源的短缺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出版业商圈的繁荣发展。就图书而言,每年出版了海量的作品数,但为人称赞的却屈指可数。出版业商圈需要有一个更加明智的、主动的培养和管理作者资源的能力。首先是对现有作者资源信息录入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广泛采集有相关潜力的作者信息,并通过对相关的作品及其他综合因素,通过大数据技术去分析和筛选,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出版业商圈的活力。

3.3 更高效和便捷的出版流程

按传统的出版业商圈模式,目前已经很难维系其生存。纸质刊物、图书的销量下滑严重,生产制造、人工成本都有了十分明显的上升,这些导致了传统出版单位经营困难局面的发生。而数字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从采编、校对、排版、印刷再到销售的优化。数字化出版平台目前已经广泛使用,但区别仅仅是从纸质搬到了电脑上操作,整个流程还是以人为主导。未来,通过大数据的引入,这些流程都将更多的使用非人工操作,而人只需要从事各个环节的把关工作,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出版工作的整体效率,并极大降低成本支出。

3.4 受众群体细分研究

不考虑受众差异这些因素的出版行为是十分盲目的。在出版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受众个体的差异以及受众不同兴趣群体的偏好。受众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人际关系、职业特点等等因素导致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特性。出版业商圈中,受众就是出版作品的消费者,如何了解受众的需求,就得利用与受众相关的数据资源,而这些数据是可以在受众群体的出版作品消费行为中获得。

3.5 现有作品资源的整理与挖掘分析

出版业商圈中,被消费的作品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保障商圈中出版作品的供应的良性发展。通过对出版行业作品的信息和摘要等信息的录入与不断更新,可以清晰了解到出版物的数量,畅销情况,主题分布,以及受欢迎的程度等等。通过数据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对作者和编辑来说,在选题和策划方面更加清晰。对读者来说,可以更轻易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而对行业管理者来说,数据越完整,越全面,对市场科学的宏观调控更准确。目前,语义出版的引入为作品资源的挖掘和整理提供了比较好的思路。运用语义出版,可以显示出文章及知识点的相关程度;知识结构图与作者的合作关系图;语义标注和基于知识的检索。而实现语义出版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新作品出版前,有作者或编辑自行标注;另外一种是利用智能软件实现对作品的语义化处理,而这种自动处理的能力往往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用语义化处理的文章,也可以作为智能软件处理的大数据来源,不断提高智能软件的处理准确度。

3.6 针对新时代的特点,出版形式应多样化

对传统出版从业者来说,纸质出版似乎才是正统,其他新兴的数字媒体是搞破坏的。然而,随着新兴媒体技术的成熟,新媒体内容资源的低劣、杂乱、不可信的现象将会有极大的转变。无论是传统出版行业还是新兴媒体,他们都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内容。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数据也可以是被出版的内容信息,这些内容信息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人类知识信息资源的提炼。

4 大数据对人类发展的重要启示作用

大数据本身拥有其独特的价值,而私有化的数据更难能可贵,如何充分发掘。这些数据一般都是实时动态更新,拥有相关数据采集端口是正规大数据采集的核心。而大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如何实现大数据的合理利用。出版业商圈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中将会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4.1 内容更加精细

出版的内容不再是枯燥的图片文字,超链接、注释、相关资源、专业解析等等都会呈现其中,而这些添加的内容是大数据技术处理后可以直接产生的。内容不再是独立的,是可以和外界发生联系的。

4.2 编校过程更智能

传统编校过程枯燥乏味,而大数据技术下出现的智能编校系统将能直接让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实施完成自动编校工作。作品完成即可直接发行,无需经历枯燥漫长的编校过程。

4.3 实时出版

当作者完成一部作品,能够依靠智能平台直接完成排版工作,并能实时发送到相关的智能出版平台,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出版过程。

4.4 内容针对性更强

当人们看电影或者选书籍时往往会在快要看完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有没浪费时间。而互联网大量的推荐清单也只是发布以自己的角度看到的大众评判,而那些拥有独特思维理解的读者被直接忽略。

4.5 出版形式多样化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出版过程就是将经过编辑加工好的优质内容送到受众面前的过程。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大大降低了内容传播的速度。

5 结语

海量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一个企业是否伟大将体现在其对自身所处领域的信息挖掘能力,而这种能力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水平。传统出版业日益衰落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转变经营思路,利用高新技术构建出版业商圈内的生态平衡,将成为出版业不可忽视的环节。本文研究对大数据和出版商圈两个概念进行讨论,通过引入大数据的思维,对出版业商圈的生态发展进行解析,希望以此促进传统出版业向未来新型出版业商圈进行转变。那些坚守社会责任、顾全大局、不以商业利益为首的单位反而受到排挤,出现经营困难等情况。这些问题不断警醒着我们,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又有多少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被忽视。就出版行业而言,我国出版乱象可谓层出不穷。这些乱象无一不实实在在地伤害着我国文化和科技领域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解决中国出版行业中出现的问题呢?或许“大数据”是一剂能够调和阴阳、疏肝利胆的良方。

[1]俞涛,厉亚,王道平.出版生态化是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出版科学,2008(6):43-47.

[2]刘智慧,张泉灵.大数据技术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6):957-972.

[3]潘文.我国大数据发展现状与趋势[J].领导科学论坛,2017(4):28-44.

[4]任娟.读者行为挖掘与分析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J].编辑之友,2017(1):31-34.

[5]王关义,谢巍.我国出版业供给侧改革思路[J].中国出版,2017(1):11-14.

[6]程艳林,庞燕.数字出版生态的维护与治理[J].中国出版,2011(20):53-56.

[7]袁润,姜晔.图书馆数字出版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2016(1):48-52.

[8]殷克涛.媒介融合下出版企业生态位的再确定[J].编辑之友,2016(2):27-30.

[9]徐漪.大数据的资产属性与价值评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97-99.

[10]张兰廷.大数据的社会价值与战略选择[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Discussion o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business circle based on the value attributes of big data ecological values

Wang Yue1, Li Wei2*, Fan Xingfeng3
(1.Economic Management School of 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iyang 550003, China; 2.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 College, Guiyang 550004, China; 3. Knowledge Service and Intelligent Key Laboratory, Chongqing 401121, China)

Th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rehensive popularization of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caus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paper publishing. The digital network environment, readers needs and behavior changes, and the digital publishing means increasingly mature, all of these make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inevitably face the big data develop toward big data applications after introducing digital technology. This paper studies and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 of big data and publishing business circle, at the same time, the value of large data of big data assets is discuss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industry import version district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big data; publishing industry business circle; ecological discussion

王跃(1986— ),男,贵州贵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市场营销。

*通信作者:李玮(1987— ),女,贵州贵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商圈出版业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商圈商业的秘密:创新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商圈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