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的探索

2017-12-29邹振清彭永萍张威邹文强

农业与技术 2017年22期
关键词:服务模式

邹振清++彭永萍++张威++邹文强

摘 要:农业基层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在国家支持、农业局的高度重视、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下,一定能够顺利实施。项目建成后,必将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前景必将更加辉煌。

关键词:农业生产社会化;基层综合服务站;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214

1 项目背景及服务模式

近年来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弱,加之青壮年劳动力大举进城务工,粮食生产副业化,生产粗放化、弱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现代化科技得不到较好的推广应用,粮食进一步增产难度加大。如何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难题。

目前正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现阶段传统农业种植规模小、散,土地流转慢、无序,种植技术粗、放,经济效益低,种植人员老、弱,机械化程度偏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土地、技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粮食可持续增产,我公司自2014年开始探索水稻生产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模式,经几年来的实践摸索,总结出水稻生产一条龙服务规范化模式,即水稻生产“五个统一”的服务模式:统一机耕,统一供种(统一催芽播种),统一供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割。条件成熟后可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秧。

2 具体措施

本公司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开展和加快推进农业生产一条龙社会化服务的具体措施是:“一建立,三整合,五统一”。

2.1 一建立

建立基层综合服务站,又称村级综合服务站。以0.67~1.33km2水稻面积为1个基层综合服务站,配备基层管理人员2~4名。

基层服务站的工作任务:与农户签订服务合同;传送种植技术;组织机耕、机防和机收;发放农资;及时发现和反应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基层站人员的工资来源:农资服务收入,基层站将取代当今的农资零售商,把零售商的利润转化到基层站,该收入约40元/667m2;机械化服务收入,基层站人员必须掌握3机(耕田机、无人机和收割机)使用技术,3机服务收入约160元/667m2;入股收入,要求基层站人员每人入股3~5万元到公司,年终约15%左右分红。预计每年每站有20~40万元的纯收入。

2.2 三整合

整合农机资源,基层服务站以现有农机户为主,组织年纪轻、实干精神强、认可公司模式的有志之士加入服务站,农机由公司统一安排作业,收入单列;整合技术及资源,与相关的科研部门、专家对接,聘请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田间指导,确保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与大型农资企业对接,确保农资使用安全;整合金融及保险资源,与银行对接,确保大户的生产资金周转灵活,与保险公司对接,使种田户都购买农业保险,确保灾年有保障。

2.3 五统一

统一机耕,基层服务站的服务田块统筹安排,实行统一机耕,每667m2可以为农户减少20~30元的机耕费;统一供种(统一催芽播种),统一供种减少了农户选种购种带来的烦恼,避免了农户购买到假劣种子,确保了品种的区域性和农时的统一性,为其余4统一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统一供肥,这是推广配方施肥和实行化肥零增长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控制劣质化肥流进农户的好措施;统一病虫害防治,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消灭病虫传播的“桥梁田”,还可有效控制禁用农药及假劣农药坑农事件的发生,不但能保护生态环境,还能确保粮食食品安全;统一收割,通过统筹安排收割时间,不仅能给农户带来方便,还可为农户每667m2节约20~30元的收割成本。

2.4 实施地点和规模

项目办公室在芦溪县温埠村佰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筹所有工作。根据地理位置及面积,以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建立基层服务站,每个服务站配套无人植保机,办公室,肥料、种子、农药仓库,在芦溪县粮库建立日烘干量为300t的大型烘干塔。2015年,在芦溪镇林家坊村、塘里村建立了1个0.4km2左右连片的统一供种、供肥和统一病虫害防治的示范片。示范成功后,周边农户纷纷要求加入服务,至2016年,服务面积已扩大到了3.33km2。2017年计划在芦溪县推广面积6.67km2,并在宣风镇盘田村、竹垣村、吐下村,银河镇乌石村、天柱岗村,芦溪镇山下村、林家坊建立了7个村级服务站。2018年止,结合芦溪县实际,坚持实用适度原则,将投资450万元建立20个农业生产一条龙综合服务基层站。

3 实施效益

3.1 经济效益

通过农业基层综合服务站服务的“五统一”模式,粮食单产水平、病虫草害的防控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达到增产节本增效的目标,这1模式将会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农户效益:据调查,农户按常规方式种植1季中稻需投入600元/667m2左右:種子100元(1kg/667m2)左右、机耕费150元、农药款90元、肥料款140元(复合肥45%约40kg,2.6元/kg;尿素10kg,2.0元/kg;氯化钾5kg,3.2元/kg)、收割120元。加入1条龙服务后,农资直接按批发价供给,中稻可减少投入约100元/667m2,种子可减少投入20元;肥料可减少投入20元;机耕机收时间一致,集中连片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可减少成本60元/667m2左右。加入1条龙服务后,许多先进技术能得到更好地落实,如:统一品种,选用的是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超级稻品种,比一般品种可增产5%~10%;统一病虫害防治,选用的药剂质量高,防治适时,时间统一,消灭了病虫桥梁田,增强了防治效果,从而减少病虫害,提高水稻产量。服务后可增产稻谷50kg/667m2以上,增收130元/667m2以上。加入农业生产一条龙服务后,可以为农户直接节本增収260元/667m2左右。还有效解决了农民种粮与务工难以兼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服务站效益:芦溪县建20个基层服务站,按每个站平均服务面积0.67km2计算,种子、肥料能获利30元/667m2,病虫害防治获利30元,机耕机收获利140元,1个服务站1季收入可达20万元,20个基层服务站1a收入可达400万元;公司50元/667m2左右的服务收入,每年100万左右;再加上给农户节本增收260万元左右,通过建立农业生产一条龙综合服务站,每年可为公司、基层站和农户创造760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3.2 社会效益

建立基层综合服务站,开展水稻生产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的有效途径,生产托管服务可搭建起接受、吸纳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服务平台,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既能提高农产品产量,又能使品质得到保障。只有规模化种植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在优势,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则难以实现。

建立基层综合服务站,开展水稻生产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是推进土地规模化生产经营的一种有效方式。实行生产一条龙服务后,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推行机械化生产。整个生产过程可由农技人员把脉会诊,选用优质品种,按需、对症施肥用药,符合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的需要。

建立基层综合服务站,开展水稻生产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是确保粮食生产可持续稳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技术支持和措施到位,能够有效降低投入成本,产量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的品质好,有利于增强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推行订单农业,对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均有利。粮食的产量及质量由于集约化经营均有明显提高,有利于种植效益的稳定增加。

建立基层综合服务站,开展水稻生产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是解决粮食食品安全的一种有效途径。一条龙服务可以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及使用量,且能够有效控制高毒农药的使用,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还可以较好地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推行高效施肥,减少化肥的投入,因此较好控制药肥的投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较好改善,也是解放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高效农业和非农产业中去的一种有效办法。托管可以直接确保农民种地收入的稳定增加,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务农劳动力,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增加农民工资收入。

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建设农业基层综合服务站是政策的需要,是农业工作制度创新的需求。采取以企业、基层服务站员参股投资的形式建设,聘请专家,中、高级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灵活经营,可解决现有农技推广资金投入和技术服务上的不足。在生产各个环节中,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为广大农民服务。

建设农业基层综合服务站是充分利用芦溪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优势,整合提升农业产业的需要。设施的完善及提升,将直接受益于农业生产。但技术配套跟不上,农业生产的装备较滞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土地规模种植小、散,部分农民还存在着小农意识,土地流转无序,技术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整体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严重制约农业可持性发展,所以非常有必要建立建设农业基层综合服务站。

5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经测算,建立建设服务站共需资金450万元左右,现有自筹资金350万元,不足部分资金通过公司扩股、银行贷款及政府支持到位。

购置无人植保飞机25台,投资240万元,确保每个基层服务站有1台机子可以正常使用,5台备用机。建立日烘干量为300t的大型烘干塔,投资140万元。基本能解决芦溪县大户和散户烘干稻谷问题。购置基层服务站的办公用品、货架等,投资60万元。聘请专业水稻技术人员5名,每名负责4个基层服务站的技术指导。购置2辆送货车辆,投资15万元,保证后勤和技术指导的用车需求。组织当地有打田机,收割机的农户入住基层服务站,公司统一安排作业。

6 项目实施进度及完成时间

本公司已经跟多家大户和有创业想法的人员沟通好建立基层服务网点,目前已建立宣风镇盘田村、竹垣村、吐下村,银河镇乌石村、天柱岗村,芦溪镇山下村、林家坊7个基层服务站,已计划建设的基层服务站有13个,计划在明年5月份前完成。每个基层站至少培训无人机飞防操作人员2名,共培训40名,稻谷烘干塔已与供应方和粮库签好合同,开始动工,计划在2018年底完成。

农业基层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在国家支持、农业局的高度重视、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下,一定能够顺利实施。项目建成后,必将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經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前景必将更加辉煌。

猜你喜欢

服务模式
加强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让阅读引领未来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